他曾是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下岗工人,摆过地摊、当过三轮车夫。然而38岁时,他迎来了人生的逆袭。
在来自北大、复旦等名校的三位教授的联名推荐下,他被复旦大学破格录取为博士研究生,轰动一时。
面对外界的质疑,古文字学家裘锡圭先生亲自为其撑腰,“他好不好,等以后学术成果出来,大家自会知道。”
他就是被媒体称为“复旦史上以高中文凭考上博士的第一人”,蔡伟。
那么,他究竟有何过人之处?从车夫到博士,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结识泰斗
1993年,连云港东海县的尹湾汉墓出土了一批竹简木牍,其中包含一篇名为《神乌傅》的俗赋。
该赋又名《神乌赋》,讲述了一对雌雄乌鸦筑巢时,遭遇“盗鸟”侵掠,雌乌不屈而死的悲惨故事。
其内容所含的意象和思想之丰富,以及主题之多面,在文学史上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所以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1997年1月,著名古文字学泰斗、现任复旦大学教授的裘锡圭先生,在考古类学术期刊《文物》上发表了文章《〈神乌赋〉初探》。
整篇文章主要有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这篇赋译文的注释。但是里面的“佐子”一词,裘教授并未给出明确的解释,称其义有待考究。
这之后的一天,他收到了一封来自辽宁锦州的信件。来信者是个叫蔡伟的青年,他在信中提到了自己对“佐子”一词的理解。
他觉得“佐子”应当读为“嗟子”,亦即“嗟嗞”,是一个表示悲伤或遗憾的叹词。
看完信后,裘教授茅塞顿开,结合《神乌赋》所讲的故事,他认为此种解释颇为在理。
于是,次年,在第三期《文物》期刊上,他采用了蔡伟的这一解释,并称其言甚为可信。
事实上,据裘教授所说,蔡伟带给的他的启发远不止如此。比如,郭店楚墓中出土的竹简《老子》里,有这样一句话,“莫之其亘”。
这个“亘”一般被认为是通假字,通“恒”,但它的词义是什么,很难解释。而蔡伟就提出,楚简经常把“亘”写成“极”,译为“终极”。
这种说法,让裘教授深受启发,以至于后来他直言道:“很多教授都不如他的水平。有些地方,我也没有他的水平。”
这不禁让人疑惑,难道这位蔡伟是古文界的隐藏大佬?学术造诣相当深厚?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当时的他,不过是个仅有高中学历的下岗工人,一个为了温饱到处打拼的普通人。而之所以能提出那些独到的见解,全都源于他对古文字学的热爱和刻苦自学。
自学成才
这份热爱,似乎是天生就有的,有着很深的根基。
蔡伟自幼就喜欢书法,小学时,他专门练过几年毛笔字。期间,只要看到不懂的繁体字,他就会抱着厚重的字典来回翻查,这也成为他爱上古文字的启蒙阶段。
直到高二,他在季刊《文史》上,无意间看到裘教授的一篇文章,彻底迷上了古文学。
为了看古书,他恨不得住在图书馆,曾用一年的时间,看完了300多本晦涩难懂的书。
但这也造成他严重偏科,语文成绩一直遥遥领先,其他学科却一塌糊涂。结果可想而知,高考落榜,他无缘大学。
这之后,他只能在一家橡胶厂当工人。工作之余,他还是会泡在图书馆里看古书。
当时在锦州,这些书市面上根本就没有,只有图书馆能找到,而且一般情况下,还不外借。为了可以反复研读,蔡伟开始抄书。
比如中国第一部记录方言的著作《扬子方言》,以及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单语言词典《尔雅》,他都抄过。
1994年,由于厂子效益不好,蔡伟下岗了。对于没背景、没技术的他来说,眼下能养家糊口的方法,无非就是继续出卖劳动力。
他在食堂后厨当过一年的临时工,每月工资100元,主要就是做馒头。攒下钱后,他买了一辆三轮车,做了点小买卖,每天去商场门口摆摊。
天热的时候,卖雪糕和冷饮。天冷的时候,就卖炒瓜子,生意并不好,赚的钱业只够解决个温饱。
摆摊的十几年里,他极少添新衣,锦州冬天零下十多度,家里也从没交过暖气费,房间冷得就像冰窖,夜里被冻醒都是常事。
即使生活如此艰难和不易,蔡伟也没有放弃过古文字,坚持学习。因为比起物质生活的富裕,他更在乎精神世界的充足。
那时,买不起昂贵的新书,他会省吃俭用买旧书。并且每隔两三天,他就跑趟图书馆借书看;借不到的,他也还是抄写。
摆摊的空当,他就读书。有的时候,路人随手丢弃的烟盒,里面的锡纸都可以成为他的本子。
而这些笔记,后来也成了他诸多论文著作的素材来源。
可外人很不理解蔡伟的做法,时不时就说,“饭都吃不饱,还有功夫看闲书,真是不务正业。”但好在家人没有过多反对和干涉他。
经过心无旁骛的自学,他对古书中的字词、语法以及古人的语言习惯,可以说是了如指掌,甚至对古人的行为思想都能感同身受。
有一次,有人拿着一幅古画让蔡伟鉴别真伪,他只是通过画中的文字,便一眼看出那是赝品。
可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身为一个底层的老百姓,纵使蔡伟才高发抖,也难有用武之地。但幸运的是,他遇到了自己的伯乐,并因此改写了人生。
完美逆袭
1995年,24岁的蔡伟,第一次尝试寄信给裘锡圭教授等学者,向他们虚心请教,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而后,裘教授回信称赞他:“不计功利,刻苦潜修,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我十分钦佩。”自那时起,两人经常通过书信,探讨交流各种典籍文献。
2003年,蔡伟凑钱买了一台电脑,连接网络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搜索古文字。
之后,他开始在国学网上陆陆续续发表一些学术思考。
虽然量不大,但胜在质优。比如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董珊教授曾说,“蔡伟一两句就可以解决一个问题,而且还很精准,一看就对。”
这种干脆利落的风格、以及对古书的了如指掌,当时的论坛,恐怕只有蔡伟一人。
所以,很多时候,即使他“披着马甲”发帖,也会被人私信,“你是蔡伟吗?”
但从2006年开始,曾经活跃的蔡伟,突然在网上有些沉寂了。因为他的妻子病倒了。
为了给妻子治病,蔡伟蹬起了三轮,从早跑到晚,一天十几趟,中间不敢歇息一下,这也让他的读书时间越来越少。
生活的重压和糟糕的境遇,让蔡伟头一次有了无力感。在和董珊的一次书信往来中,向来只谈学术的他,忍不住讲述了自己的境况。
但他并不是在向对方寻求帮助,或者抱怨,而是在抒发对生活的感慨。
董珊为此十分动容,于是就想拉他一把,经过裘教授几人的商谈,临时聘请蔡伟加入《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的编纂工作。
进组一年后,蔡伟在古文字学上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潜质,大家有目共睹,并为之惊叹,而他对古文字学的热爱,也让人心生敬意。
拥有自主招生权力的裘教授,不忍这样珍贵的人才被埋没,所以,想让蔡伟攻读博士。
之后,他联名北京大学的李家浩教授和吉林大学的吴振武教授,给教育部写了推荐信,请求特批蔡伟报考博士,并获得了批复。
但有了报考资格,并不代表蔡伟就一定可以上,他必须通过入学考试。可对于下岗都十几年的人来说,重拾学习,又谈何容易。
他从零基础开始学习日语科目,经过一段时间的突击,最终顺利过了线。
2009年,38岁的蔡伟,成了复旦大学第一个以高中文凭考上博士的学生,从事裘教授。一时间,“高中毕业的三轮车夫,怎么能被复旦录取”成了热门话题。
对此,裘教授表示,“他是不是真的好,等以后学术成果出来,大家自会知道。”
读博期间,蔡伟是班上年纪最大的,档案最薄的,但也是做的最多的。因为他是自学,没有系统的知识体系,需要补修本科、硕士的基础课程。
毕业时,在写论文时,也要学着去适应标准的学术表达方式。所以,别人博士毕业最短用了3年,而他用了整整6年之久。
2015年,博士毕业后,蔡伟又被安顺学院破格引进,从事古文字研究工作,同时担任一定的教学任务。
而在工作期间,蔡伟一如既往很低调,从不向别人讲述曾经自学时的苦难生活。
如今,52的他,仍旧与古书为伴,破解古老文字所蕴含的意义。他还坚持一年发表一到两篇论文。用他的话解释,就是:“如果没有真知灼见,就干脆不写。”
结语
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人生迟早会到来荣光时刻。
蔡伟的成功,不仅是靠他自身的努力和坚持,还与裘锡圭教授这样的伯乐,以及复旦大学“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格局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