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什么说:中医是中国对世界的三大贡献之一

另子维好故事 2024-03-22 22:58:50

1974年,毛主席已经是81岁高龄,四肢和身上的皮肤开始出现针头或者黄豆大的红斑点,而且还有血丝扩成一片,经常痒的难受。

经过医生诊断是老年人常患的牛皮癣,但毛主席公务繁忙日理万机,他起初并不在意。一直到毛主席去南方考察,遇到了著名的中医皮肤专家赵炳南教授。

毛主席就开玩笑说:“我的病很顽固呢,今天请你看看,治好也成,治不好也没事。”

赵大夫笑着说:“主席,牛皮癣这种病很普遍,好治也不好治。”

毛主席回笑说:“你这是害怕了,留后手吧。”

赵医生经过诊断后,给毛主席开了一副药,让工作人员每天帮毛主席擦涂。

果然,不到半个月就好转了,毛主席惊奇的很,果断配合医生不吃辛辣的食物,也很少吸烟。

他对工作人员说:“看嘛,还是要相信中医的,中医对某些病很灵的。”

而实际上,毛主席除了在晚年生病,在他中年时期很少得病,尤其是1971年之前。即便如此,当时他已70高龄,身体依然很健康,不失当年风采。

所以这让中南海的一些保健医生很想不通,为什么毛主席一直高强度的工作,甚至吃饭和睡觉都没有规律,身体还这么好。

按照医学理论来说,人的大脑皮层持续处于兴奋的状态,会导致人体功能失调和紊乱,从而引起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但毛主席却什么事都没有,除了失眠时吃点安眠药,其他一切正常。

保健医生坦言,从人的寿命来说,一个人要想长寿,首先要有遗传的先天基因,另外就是后天条件:比如运动,环境,饮食等等。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其实很喜欢锻炼身体,他平生两大爱好,一是登山,二就是游泳。

强健的体魄是革命的关键。

毛主席和卫士说,他在湖南一师读书的时候,常常在冬天都坚持冷水洗澡。而且是遇山就上,遇水就游。

比如1959年回到韶山,他看见韶山水库,高兴地游了一次,1966年,毛主席又横渡长江。1974年,毛主席81岁高龄,在长沙休养期间,也多次去湖南游泳馆游泳。

美国的罗斯·特里尔的《毛泽东传》以独特的视野对毛主席进行了研究,重点通过一些毛主席人生轨迹中的经典故事,阐述了毛主席的生活习惯、个人性格和心理分析等。

第二章“为何求知”中写道“毛泽东和朋友们一起去长沙附近爬山,冰凉的池塘里游泳,有好长一段时间一天只吃一顿饭,晒日光浴,他认为这会给他的身体带来能量,有大半年的时间不在宿舍就寝而在学校院子里睡觉。这都是为了使他的身体更加健壮。”

毛主席在青年时期,曾在《新青年》发表过一篇《体育之研究》,其中写道:“勤体育则强筋骨,强筋骨则体质可变。弱可转强,身心可以并完。”这些都足以说明,毛主席对有一个好身体特别在意,他把一个好身体当成革命的关键。

但是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毛主席在晚年,尤其是70年代,他身体已经出现了各种病症,但是仍然不会影响他的日常工作,这让工作人员十分不可思议。

张玉凤离开中南海后,在接受采访时曾无意间说了一个细节,说出了毛主席长寿秘诀之一。

崇尚中医

早在50年代,毛主席就发出了“中国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该努力发掘”的号召。所以当时中医事业在全国得到了空前发展。就他自己来说,也非常推崇中医。

1936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很多战士因为爬雪山过草地,都患上了关节疼痛,毛主席也例外,经常感觉到双腿发麻,膝关节上有股冷风在吹一样,而且有阵阵酸疼。

更加严重的是毛主席的手也麻了,天气一变就像是刀割一样。卫生部得知后,给毛主席派来了最好的医生。但是吃了药片一连数月都不见好转。

这时候党中央非常着急,有人给毛主席推荐了一个中医,名叫李鼎铭。

李鼎铭出生于1881年,是陕西米脂人,早年也是革命先驱,后来弃笔从医,开始钻研中医。他来到毛主席窑洞后,看到毛主席在吃西药,就说:“主席,这里有个药方,包您的病马上好。”

毛主席打趣说:“老先生有什么仙丹啊,不妨说说看。”

李鼎铭先生说:“主席,西药是治标,中药是治本,我给您讲讲华佗和李时珍吧。”

说了很久,毛主席听得也十分入神,老先生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经几百年中医的实践、验证和发展,远远超过了西药的使用价值,许多西药解决不了的病,中草药完全可以治好,比如跌打损伤用的云南白药,就是中药,由几种植物组成,比西药强得多,马上能够止血,又具有生肌长肉等功效。

谈到这里,李鼎铭就给毛主席开了个药方,几天后就把药材送来了。

但问题是,当时李鼎铭并不如傅连璋等人出名,很多人就议论,这李鼎铭要是治不好毛主席,反而要了毛主席的命,岂不是罪人了。很多人也劝毛主席,不要乱吃药。

但毛主席却很相信李老先生,果断让工作人员去煎药。

等煎好了,毛主席一闻就说:“这药这么苦,肯定不是毒药,良药苦口利于病啊。”

毛主席吃了四副中药,果然四肢不怎么疼了,李鼎铭先生用自己的中医术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最后他被派到八路军队伍,为战士们治病,为中国革命和中国的医学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据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除了李鼎铭,还有刘惠民等中医,长期为毛主席治病,他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地多次为毛主席、周总理和中央、外省市其他领导同志诊病治病,这是他一生努力学习中医所做的贡献之一。

毛主席视为“精华之精华”

毛主席晚年时,时常看一些中医方面的书,那时毛主席身边的医生主要是唐由之大夫,唐大夫也是一个中医专家,和毛主席聊起天来十分合得来。

毛主席老年患有严重的气管炎,一到冬季咳嗽得整夜睡不了觉。发病时,服用过橘红丸和一些复方汤剂。

据张玉凤回忆,此外平日里,毛主席吃桔子从来都是连桔子的毛毛一起吃下去,他说这是有营养的药物,可以治疗咳嗽。这也足以说明,毛主席本人是对中药桔络化痰止咳功能是有所了解的。

1958年毛主席曾到中国科学院参观自然科学成果展,来到一个布满黑点的人体面前,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介绍说:“这是针灸穴位和皮肤电位分布的比较,试验证明,祖国医学上的经络学还是值得重视的。”

毛主席听后,满意地点点头说:“这就有了科学了,不能再说没有科学喽!”由此可见毛主席对中医学的重视和亲切关怀。

南方日报曾刊有《1965年毛主席三次关于医疗卫生工作的谈话》,其中写道,毛主席认为,中医是中国对世界的三大贡献之一。

1954年6月5日,毛泽东同周泽昭等谈论中医的发展,他认为中医“不只是给几个人看好病的问题,而是文化遗产问题”,中医对全世界都有着重要贡献,那种重视新来的外国东西,轻视本国的东西,看不起中医的思想作风是“很坏的,很恶劣的”。

不仅如此,毛主席还重视培养中医人才,他提出成立中医学院,从1950年开始,就在全国先后创办了很多学院,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中医学人才。

所以说,毛主席在平日里推崇中药,其实也是不知不觉地遵从了中医的养生长寿之道。

当然,毛主席在那个年代之所以高寿,除了这些客观的因素,还有他本身体质比较好,这和他的日常健康饮食分不开。

遇事不怒,基本吃素

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的工作人员,日后回忆起来毛主席的日常起居以及饮食,都十分的感动。

毛主席的生活向来节俭,从来不追求什么享乐,在饮食方面更不讲究。

他喝过的茶残叶,常常用手指扣在嘴里吃掉,平日里也喜欢吃粗粮,比如玉米、红薯,一年四季不离口,对精米精面却很少食用。

一次他与保健医生徐涛争论说:“人吃饭是补充能量,工作是消耗能量,光吃不干不行,光干不吃也不行,要搞平衡。”他还说,“我也有个原则:‘遇事不怒,基本吃素,多多散步,劳逸适度。’”

毛主席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从来都保持着一个农民的朴实,纵然无规无矩。

工作人员以及儿女们,和他聚在一起,常常会说,希望毛主席永远不死,永远活着。

毛主席就笑着说,人哪有不死的,做寿也不会使人长寿。所以他很少过生日,顶多是在晚年时,儿女们非要热闹热闹。

与寻常百姓比较,毛泽东的生日似乎更少一些隆重与丰盛,然而他一生对此都十分满足。这普通的生日饭菜里凝聚着克勤克俭的民族传统,凝聚着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彰显着一代伟人的卓尔不群。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这种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对生命的追求,都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2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