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曾经作为民国第一夫人,她的一言一行自然也就颇受关注,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她富贵讲究的生活。
尤其是在蒋介石去世后,她带着多个箱子和仆人去往美国,并且在美国的生活品质依旧非常好,不仅有多人照顾起居,更是住在别墅里。
她也活到106岁才去世,而她去世后,人们最好奇的还是她到底有多少钱,继承她遗产的是她的外甥女孔令仪,她将银行卡余额公布了出来,这数字却十分令人惊讶。
少得可怜的遗产2003年,一个消息突然从美国传开,这个消息也让世人为之惊讶,宋美龄去世了,享年106岁,可以说是相当长寿了。
不过,除了羡慕她的长寿外,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她的一生可以说都过得十分富贵,而且本人也非常会赚钱,还是民国第一夫人,当年她离开台湾去美国时,光是箱子就有非常多个,前后还拿了好几次才拿完,因此,人们对她拥有的财产数量也非常好奇。
在她漫长的生命结束后,孔令仪也就是宋美龄的大姐宋霭龄的女儿,继承了她的遗产,在铺天盖地的报道下,她最终还是选择满足世人的愿望,公开宋美龄的银行余额。
然而,随着宋美龄银行卡余额公布后,所有人却都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因为卡里仅仅只有12万美元,换算人民币才不到100万。
对于常人而言,这可能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存款,但对于宋美龄来说,这个数字就有点太少了,而且可以说是少得可怜的程度。
不过,银银行卡里的余额虽然不多,但并不代表宋美龄就只有这么多的财产,因为她喜欢购买珠宝和收藏字画,而这些自然也就被留了下来,这些东西才能够说得上是真正的遗产所在,毕竟这些东西都是非常昂贵的。
富贵讲究的生活其实,从这也能够看出她的生活是十分富贵并且讲究的,而这则是和她小时候的生活有很大关系,因为宋家在当时也可以说是十分鼎盛。
民国有四大家族,宋家就是其中之一,负责的就是财政这一块,并且在此之前,宋家就已经在经营生意,各个方面来说,给予宋美龄富贵的生活可以说轻轻松松。
所以从她开始上学,就读的学校就是贵族学校,在稍微长大一点后,就直接被送去了美国进行学习,而她也是个非常聪明的女子,在学习上非常认真,除了自身应该学习的课程外,她还选修了很多自己喜欢的科目,在精通琴棋书画的同时,还精通六国语言。
这就足以证明她强大的学习能力和优渥的生活,毕竟学习这些东西都需要请专门的老师来教授,在价格上自然也就并不便宜。
如果说婚前她还有所收敛的话,婚后,则是不再掩饰自身的需求,衣食住行自然不用说,基本上都是当时最好的程度了。
她还有很多“烧钱”的习惯,比如喜欢收藏珠宝,罗斯福夫妻曾经送过她一枚时大克拉数的戒指,还弄到了慈禧凤冠上的珠子,并且直接将珠子 用在了自己的歇息上。对于翡翠之类的她同样有所涉猎。
宋美龄的珠宝几乎都是一顶一的漂亮,并且非常保值,这自然离不开她“毒辣”的目光,而这份能力同样蔓延到了她的衣服上。
因为当时的时代原因,旗袍是非常流行的女士服装,宋美龄自然也不能免俗,她非常喜欢旗袍,而且对旗袍的做工,布料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其中一种布料更是为称之为面料“软黄金”,很贵但效果却非常不错。
俄这样的习惯即便是她去了美国之后也并没有任何改变,在美国的日子依旧能够十分精彩,为了自己的好生活,她不仅住进了别墅里,还带着一堆人伺候她。
而那个时候,她还非常喜欢举办宴会,邀请美国的上流人士来参加,吃的用的自然都是最好的。
可见,宋美龄无论是在小时候又或者长大,历经一生,她都非常懂得享受生活,而且也有相应的钱财来支撑她的消耗。
疯狂敛财这个时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宋美龄的钱究竟是哪里来的?事实上,她虽然很会花钱,也是非常会赚钱的一个人。
比如盛极一时的扬子公司,虽然看上去和宋美龄没啥关系,但她却是公司的大股东,并且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为扬子公司的发展提供了不少帮助。
而她的钱也可以分为不同的时期来看待,比如在婚前,她的钱大多数都来宋家,而在婚后,她的钱一部分是在政府做工的收益,还担任着蒋介石的秘书,想要弄到钱也就变得更加容易。
而宋美龄也非常有胆识和头脑,在这方面从不加掩饰,而蒋介石对于妻子的行为基本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程度。
所以宋美龄的各方面动作就还是比较顺利的,慢慢积攒下了十分丰厚的资产,这也是她的生活能够一直非常富贵的最大原因。
哪怕是去了美国,宋美龄依旧没有多余的想法,因为外甥女或者外甥又或者侄子侄女之类的亲人总是会来看她,并且也会给她带来大笔现金,让宋美龄能够用于日常生活。
在多方努力下,宋美龄虽然并没有生下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但是她却并没有感觉到孤单,因为身旁总是能够有亲人进行陪着她。
直到她的老年,她的生活才出现了比较大的改变,虽然依然能够拿到钱,但是看着亲人一个个离开,她心里感到非常痛苦,虽然已经有人对她进行照顾,可她依旧感觉到非常孤单,而这份孤单也陪着她一直到自己生命结束的时刻。
参考资料:
“民国第一夫人”宋美龄. ——档案时空
宋美龄身后财产知多少?.—— 招商周刊
跨入106岁de宋美龄. ——广西粮食经济
民国一姐宋霭龄的“远见卓识”. ——文史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