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打误撞的福,89年妈收留一个迷路小男孩,20年后他成了家里靠山

庆庆说情感 2024-11-01 04:11:58

都说天上没有掉下来的馅饼,但是却有误打误撞的福报,好像是命运特意安排的一样,可以改变一个家庭,影响着家庭中的每一个人。

弟弟黄春明就是我们家的福报,1989年他误打误撞来到我们家,从我们姐妹最开始的排斥,到慢慢接纳他,如今回想起来,感觉都是老天在眷顾我们,给我送来了一个好弟弟。

当年他还是四岁小男孩,没想到20年后,他成了我们家的靠山,也是作为我们姐妹三人娘家人的底气。

如今我们姐弟妹都已经步入中年,父母也已经远去了,再回首年少往事,心中五味杂陈,感慨万千。

经历过时间的洗礼,岁月的沉淀,见过太多人间冷暖,才明白姐弟妹间的感情才是最真挚的,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亲情。

口述:王素琴,文:舒云随笔

文章素材来源:作者身边的事,为方便采用第一人称叙述。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我是王素琴,今年44岁,我来自广西桂西北的一个农村家庭,我排行老二,家里有姐妹三人。

小时候记得很清楚,从小妹出生后,我们家就成了村里人最大谈资,村里人给我们三姐妹起了个外号,叫‘三朵金花’。

要是换作不知情的人,咋一听这个这个外号,还以为是夸奖我们三姐妹的呢,可了解实情的村里,分明就是在嘲笑我们家,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家没有男孩。

时代时刻都在变迁,人的思想也会发生转换,如今要是谁家生了三个女孩,大家都羡慕,夸赞女孩父母有福气,可放在那个年代,可就不怎么让人开心了。

我父母也是一样的,母亲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还是没能给家里添上一个男丁,心力交瘁,当时计划生育,我们家也已经超限了,父亲不忍母亲太过辛苦和煎熬,他主动提出,三个女儿就够了。

幸运的是,虽然父母选择不再要孩子了,可我还是有了个弟弟,事情还是得从1989年的那个冬天开始说起。

1989年的冬天,当时我5岁,年少的很多事情我记不清楚了,可一些印象深刻的事情,我还是记得一清二楚的。

那年冬天特别异常寒冷,我父亲是一名水泥工匠,带着一个队伍在十里八乡的村子上给人修建房子。

我母亲没有正式工作,她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打理好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还有就是照顾我们姐妹三人。

母亲的手很巧,在我们小的时候,衣服可不像现在有条件的人家,一天一套的换,喜欢哪套穿哪套,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是穷得叮当响,光是要解决温饱,都成问题,哪里还顾得上穿新衣。

我们家就是很典型了,大姐的衣服小了就留给我穿,我穿了几年最后也会变小,就传给了小妹,以至于小的时候,小妹经常抱怨没有新衣服穿,都是穿姐姐们剩下的。

家里这么多张嘴等着养活,不能全靠我父亲一人,我母亲也有自己的办法帮到家庭,她的针线活很好,平日里白天干农活,晚上她就纳鞋底,还给人缝补衣服,靠这些补贴家用。

每隔一个赶集日,母亲就会带着她缝制的物品去集市售卖,那天我一直吵闹着要跟母亲一起去集市。

母亲本不愿意带我,因为家里小妹也要人照看,大姐见我都要哭了,她就让母亲带上我,小妹她一个人在家也可以照看好的,母亲这才同意带上我。

我打小最喜欢去赶集了,一个是人多热闹,新奇的各式各样的东西,我都看不过来,第二个就是有好吃的,母亲每次售卖完物品后,她都会给我买一份云吞吃,我吃过后,她还不忘打包一份给家里大姐和小妹。

那天赶集和平时一样,不到中午就卖完了最后一双鞋垫,母亲还是带我去吃云吞,我从没有见过母亲吃,每次问她吃不吃,她总是说她不爱吃,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母亲并不是不爱吃云吞,而是怕花钱。

吃完打包两份回家,那时候我家只有一辆自行车,父亲每天是要骑车的,所以我们去赶集只能徒步走路去。

临近腊月,天气也是异常寒冷,我的鼻子被冻得通红,好在我吃过东西了,身上热乎乎的,倒也不觉得多冷了。

母亲拉着我快步往家里赶,在经过一个小林子的时候,发现个小男孩蹲在林子旁边,大冬天的他穿得很单薄,两件长长卫衣脏兮兮的,看上去已经穿了好几年了,脚下的鞋子也破了洞,看上去可怜的很。

我看到他这副样子后,瞬间觉得自己很幸福,母亲也看到那男孩,她突然停下了脚步,望向那男孩,可几秒后,母亲还是拉着我继续向前走。

母亲边走边紧紧握住我的手,没一会儿我们就走出了小林子,我转回头一看,瞬间把我给愣住了,那小男孩竟然也跟着出了小树林。

我看向他,他也看着我,我感觉有点不对劲,于是拉了拉母亲的手,对她说道:“妈,你看他,一直跟着我们!”

母亲听到我的话后,也停了下来,转回头一看,那男孩也跟着停了下来,母亲没有说话,她继续拉着我向前走去,我们刚一走,那男孩也跟着走,我们停他也跟着停下来。

母亲直接向小男孩走去,那男孩下意识地向后退了两步。

母亲蹲下身,微笑地问他道:“小弟弟,你怎么跟着我们啊,你的家人呢?”

那小男孩听到我母亲问他,但是并没有回话,而是看向了我,我在一旁看见他老不说话,都着急了,于是问他:“问你话呢,为啥跟着我们!”

那男孩听后直接摇摇头,我母亲看了看我,见他还是不说话,也不再说什么了,拿出一个大米糕点给他,这大米糕点本来是买给我父亲的,他最爱吃这个了。

那男孩显然是饿了坏了,一把接过大米糕点,就直接塞进嘴里,我在一旁看着气得直跺脚,嘟囔地说道:“哎呀,这是买给我爸吃的,你看全被你吃了!”

男孩狼吞虎咽,突然呛到了,母亲给他轻轻拍着后背,好一会儿他才咽了下去。

母亲见我还在生气,笑着说道:“米糕点我们下次买就行了,这小弟弟一看就已经是很饿了,就给他吃吧!”

本来我还在生气,见到母亲又偏向他,心里更加恼火,拉着母亲就走不想见到那男孩。

走出几步后,我悄悄回头想看看他还有没有跟着来,发现他还在原地蹲着,我心里大喜,对母亲说道:“妈,那脏脏的小孩没有跟上来,太好了!”

母亲对于我这样称呼那小男孩,她很不满,教育我说道:“老二,你可不能这样说人家,他有可能是家里困难,或者迷路了,他也是他爸爸妈妈的宝贝!”

听到母亲的话,我低下了头也意识到自己确实过分了,就想着再回头看他一眼,我刚一转头,嘿,这小男孩又跟在我们后面了。

母亲也没有阻止他,他也一路跟随我们,直到我们进入村子,他才停下了脚步,母亲把我送回家,然后又转身出门去了。

半个小时不到,母亲再次回来了,她身后还跟着一个小男孩,我仔细一看,这不正是之前一直跟随我们的那个小孩吗?

还没等我弄清楚发生了什么,母亲便让大姐去烧热水,她自己则是进屋里翻箱倒柜,像是要找什么似的。

我抱着小妹,来到那男孩跟前,没好气问道:“你咋跟回到我们家里了,你怎么不回你家!”

我一直紧紧盯着他,以为他也像之前一样不说话,没想到他竟然开口了,他稚嫩的说:“我没家,不知道去哪里!”

我听到他的话,心想还好这也不是哑巴,心想他估计就是迷路了,不知道家在哪里,于是继续对她说:“那你总知道你的名字吧,你叫什么啊!”

那男孩听到我的话,挠头想了一会儿,才缓缓说出了两个字:二狗。

我听到后,差点没笑出声来,哪有这样起名字的啊,再说了,这孩子家长得多大的心眼啊,起这样的名字。

那男孩见我不相信,还有些笑话他的意思,于是再次跟我确认说道:“我就叫二狗,真的……””

我正想反驳她呢,这会儿大姐已经将水给烧好了,母亲也从房间出来了,她手上还拿着一件破旧的保暖内衣,一件破棉袄,这棉袄是我父亲小时候穿过的,历经这么多年来,还流传了下来。

母亲给他洗了澡,洗干净脸后,我才发现这小男孩和刚刚有点不一样了,变得秀气了不少。

母亲全部给他弄好后,趁着妈妈倒洗澡水的功夫,我悄悄跟大家说:“姐,你知道不,妈带回来那个小男孩,他名字叫二狗,你说好笑不!”

大姐一听也是觉得很不可思议,随后也跟着我哈哈大笑起来,母亲听到了我们的谈话,她黑着脸,骂我们两姐妹,说道:“你们这叫什么什么话啊,有这么取笑人的吗?”

母亲还特别点名了我,她生气地说:“老二,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你给人家起外号是不是,是不是要我收拾你一顿啊!”

我听到母亲责备我,顿时觉得很委屈,因为这本来就是他的名字,我想反驳,可又说不出来,只能嗷嗷大哭起来。

母亲见我大哭,本还想继续教训我,可这时那男孩却主动站了出来,他大声说道:“我是真的叫二狗,真的……”

母亲听到后,她突然愣住了,不过她很快就反应过来,带着那男孩去洗澡了。

我见母亲不在面前了,就没再哭了,但也记住了这男孩算是讲义气的。

洗过澡,收拾好后,这男孩一改之前的脏兮兮形象,没想到看上去也挺文文静静的。

晚上父亲回到家,看到家里多了一个小男孩,他直接有些懵了,母亲将今天发生的事情都跟我父亲说了,父亲轻叹一整晚,说道:“哎呀,你想得太简单了,万一人家父母不见了小孩,找不到,那不是让人家着急了!”

母亲看了看那男孩,无奈说道:“我要不带他回来,这么冷的天,他能去哪里,今晚先让他住一晚,明天我到村委会报备,看这是谁家的孩子,我给人送回去!”

父亲看了一眼屋外一片漆黑,寒风凛冽,只好点点头,同意留男孩在我们家住这一晚上。

晚上我们家吃的是火锅,因为天气冷,煮的饭菜容易凉掉,虽说是火锅,可也没有什么菜,只有一块在集市上买的肥猪头肉,加上自家种的青菜,再下点米粉,就是一餐。

母亲给男孩打来满满一碗米饭,然后猪肉和青菜都给他打了不少,在那个年代,在天寒地冻的晚上,能吃上这样一碗饭菜,也是很幸福了。

我记得很清楚,男孩那天晚上足足吃了两大碗米饭,又吃了半碗米粉,这才心满意足放下碗筷。

第二天一早,目前就给我们煮好了早餐,然后母亲将我们全部喊起来,她却一个人出去了。

直到我们吃过早餐后,母亲才回来,大姐问她这一大早要去哪里,母亲打了一碗我们吃剩下的面条,边吃边说道:“想去村外面看看有没有人找孩子的,可出去转了一圈,没听说有人丢孩子!”

当天,母亲她去找了村委会,村委会干部帮忙联系了邻近几条村子,终于打听到了,在邻村的一户人家,走失了一个孩子。

母亲得知后,她大舒一口气,亲自给男孩烙了三个木薯饼,给他装好,然后就送她去邻村,交给他的家人。

到邻村后,找了村委会打听,终于找到了男孩家,让我母亲没想到的是,男孩的父母早亡,他是在大伯家住。

男孩知道被送回去,他很抗拒,直流眼泪,就是不说话,他那大伯母见到男孩被送回来后,非但没有感激我母亲,还拉着个脸,自顾自地说:“唉,这又多了一张嘴,饭都吃不饱了,像个讨债一样,又回来了!”

我母亲听后当场就气得不行,可一想到自己与男孩无亲无故的,也没有办法,毕竟这是人家的家事,自己一个外人根本管不了。

我母亲看着哭得不成样子的男孩,心里也难受,她也知道这大伯家肯定对他是不好的,可她也没办法,只能一狠心,对他大伯母说:“孩子我给你送回来了,孩子小,不管怎样,都要对他好一点,没了爸妈的孩子!”

母亲转身离开后,没想到这男孩竟然跑过去抱住了我母亲的大腿,一直在哭,这把我母亲的心也揪了起来,她都不忍看那男孩。

男孩大伯母并没有过来拉,而是站在原地冷笑道:“跟着走最好了,反正我家是没有那么多大米养了,爱去哪里就去!”

母亲再也受不了,她一把将男孩抱起来,笑着给他抹了抹眼泪,然后走到他大伯母跟前,狠狠地说道:“这孩子我养了,可你要记住今天的话,以后你这个家的任何事情,不能再来找他,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了,能做得到吗?”

他大伯娘一听我母亲要养男孩,她高兴得差一点就蹦起来了,连声说道:“好,我巴不得有人养他呢!”

母亲得到保证后,转头去了他们村的村委会,报备了这件事,村干部也知道男孩家庭情况,他们见我母亲也是个善良的人,就同意领养男孩这件事,还给我母亲开了证明。

当天晚上,父亲得知了来龙去脉后,他这次却没有生气,而是摸着男孩的头,笑着说:“选择我们都是一家人了,你就是我们家的老三,也是家里的小男子汉了!”

父亲给男孩取名王志伟,就是希望他长大以后,志向远大,能成就一番伟业。

第二天,母亲带着弟弟志伟就去派出所入户口了,因为有了村委会的证明,一切都很顺利。

虽然弟弟志伟并不是父母亲生的,可他们对我们姐弟妹四人都是一视同仁,姐姐考上了医专,后来进入了县城医院上班,我也考上了大专,毕业后在县城的财政所上班。

弟弟志伟高中毕业差两分考上大学,我和大姐都愿意供他复读,可他却不乐意了,也没有出去外面打工,而是在农村老家弄起了养殖业,用他的话说,就是父母年纪大了,他不能离开。

志伟的养殖业越办越大,2009年,他才24岁就已经成了村里的首富了,我们家也是第一户建别墅的。

村里人都羡慕我父母,说他们有福气,养老个这么好的儿子。

其实他们说的也没错,志伟真的是很孝顺的,我们三姐妹嫁人后,很少时间能够回家照顾父母,全部都是志伟在替我们承担,他成了我们家的靠山。

父母先后离开了,也是他披麻戴孝,尽心尽力送走两位老人。

父母离开后,我们三姐妹只要有时间,都会回娘家团聚,因为弟弟志伟就是我们在娘家最大的底气。

当年那个跟在我们后面的小男孩,如今已经成为了我们家的顶梁柱,这一段误打误撞的福气,成就了我们深厚的姐弟感情,只要弟弟在,我们的家就还在!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