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国人,在中国教武术、养生和瑜伽为生,艰难且坚定地前行!

惰惰的瑜伽 2024-05-18 06:11:15

每天凌晨2点,李东峻老师会准时起床,进行阿汤自我练习。差不多5点,他会乘坐公共交通从东直门赶往翠微路,为6:30的阿汤mysore课做准备。

这样的作息时间,会让很多人瞠目结舌,但对于阿汤授权老师而言,这很像一种标配的生活模式,早已习以为常。

李老师是韩国人,曾在北京待过12年,学习针灸、推拿、理疗、康复、气功等课程。目前,他主要依靠做瑜伽老师、教气功和养生课程谋生。

虽然李老师的日常收入并没有很高,但若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并能覆盖每年2个月去印度Mysore的费用,他便很知足。

此前的10多年,他一直保持着每年回到印度Mysore追随掌门人练习的习惯,除了疫情那几年的特殊情况。

机缘巧合,去年年底,北京内研瑜伽在招募阿汤老师。跟他的妻子,另一位阿汤授权老师洪贤援老师商量之下,两人来到北京,分别坐阵内研瑜伽翠微店和东直门店的阿汤mysore课。

在业内大家都知道阿汤授权老师有点“穷”,但他们似乎安于现状,乐此不疲。李老师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他们坚定前行呢?

改变对瑜伽的固有成见

从小,李东峻老师在父亲耳濡目染的影响下,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武术很感兴趣。高中毕业后,他来到北京中医药大学进修。经过12年的学习,他拿到了硕士学位。

由于到了服兵役的年纪,他回到了韩国。2年,一晃而过,他开始为自己的未来担忧,因为他在中国获得的行医资格在韩国不被承认。

在朋友的建议下,他决定去其他国家试试看。他曾有几次准备启程去加拿大,却被印度之行拖住了脚步。

就这样,跟随着命运的指引,李老师在不知不觉中与瑜伽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他最初接触的是传统哈他瑜伽,那时他在部队上班,每天工作10小时,外加刚从中国回到韩国,内心多有压抑的情绪,便想通过参加瑜伽课程调整状态。

他本以为瑜伽老师都是温柔的女老师,但走进教室,他遇到的是一位严格的男老师。起初,他觉得自己不会喜欢这样的课堂,可当他发现这位男老师可以轻易做出后弯、扭转的体式时,激起了他“战斗”的欲望。

在此之前,李老师已经习武20年,身体的力量和柔韧性都很好,倒立、劈叉不在话下,但遇到后弯、扭转的体式,他便会摸不到头脑。

由于他学习中医和武术多年,对身体很了解,他逐渐意识到这样的体式练习远比看起来要意义深远。这也让他因此对瑜伽有了很大改观。后来,他在韩国学了瑜伽老师RYT200小时课程,只因为喜欢瑜伽。

第一次准备启程去加拿大之前,他决定先去印度瑞诗凯诗看看。他发现那里的瑜伽老师很严格,要求学生练习时专注,避免因走神而受伤。有些脸皮薄的女生,总会被老师骂哭。这种严师出高徒的理念,李老师是认可的。

印度虽好,但他花光了自己的积蓄,导致第一次去加拿大未果。李老师回到韩国后,开了一家瑜伽馆,并接触了阿斯汤加瑜伽。那时,他跟着馆里的老师在中午练习,一周三次,总觉得效果不好。

之后,那位老师带他去了一个练阿汤较为成熟的社团。在那里,李老师可谓是大开眼界,他深深被练习者的状态吸引,他们的呼吸很精细,体式好轻盈,状态很自如,能量场好强。

他们便是他想成为的样子,老师告诉他,若是这样,他需要坚持规律练习阿汤,即一周6天。从此,他找到了当时在韩国为数不多的阿汤授权老师,开始认真规律地练习阿汤。

1年后,他的瑜伽馆经营不理想,他便又想去加拿大闯一闯。可出发之前,他还想去印度看一看,因为几年前在印度的经历实在是太美妙了。

这次,他去了Mysore,那里有全球阿汤练习者心中的神圣殿堂印度阿汤总院,跟着掌门人开始练习阿汤。

总院的阿汤能量场更强,毕竟那里都是10年、20年、30年的阿汤练习者。原本他计划居住1个月,又被拖长,直到他花光了随身携带的积蓄。

幸好,天无绝人之路。李老师凭着自己扎实的中医和针灸知识,开始给阿汤练习者看病,大家的反馈都很好。没过多久,他就把花掉的钱都赚回来了。

另一大收获是,跟阿汤练习者相处时,李老师竟然找到了久违的归属感。在他看来,练习者的性格各有各的古怪之处,在社会上有点像奇葩,很难被世人理解。

可当这些奇葩聚集在一起时,大家的相处方式很舒服,似乎也更懂彼此。当然,李老师也深知跟大家相处的默认规则,不能打破规矩。

自此之后,李老师每年都会去印度Mysore,一边跟掌门人学习阿汤,一边帮阿汤练习者医治身体,同时还能跟老友们尽情叙旧。

这十年间,他和妻子曾去过泰国、印度、韩国、土耳其、马来西亚等国家旅居生活,教授阿汤。曾经,李老师想在泰国帕岸岛(Kho Phangan)开一间自己的mysore教室,怎料,疫情过后,那里的租金变为之前的3倍,让人望而却步。

生活依旧要继续,收到内研瑜伽老板的邀约,李老师很开心回到北京,传播阿汤。

一方面,他可以传播阿汤,用传统、纯正的方式带领学生练习阿汤;另一方面,他又能跟随大师继续学习他热爱的中国功夫。

掌门人只要求练习者规律练习

在韩国规律练习阿汤一年后,李老师对阿汤有一些疑惑。他发现很多阿汤老师教授的内容与核心跟他的理解有出入,他差点因此放弃阿汤。幸亏,他第二次去了印度,且目的地是Mysore。

见到掌门人后,李老师有种发自内心的臣服。他能清晰感受到掌门人了解他的身体,他也可以跟掌门人产生连接。

虽然掌门人不算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修行者,他要兼顾学校和家庭,但他传递的阿汤精神与修行的本质如出一辙。

“修行应该是自然的过程,所以练习者需要回归到一个本能的状态。”这是李老师的观点,当然其中也包含了他对阿汤练习的理解。

他觉得,阿汤一序列练习需要至少练习一年或两年以上,练习者才能对自己的呼吸系统有感知,才能很好地践行串联,而这一切的发生都是水到渠成的。

每周口令课之后的分享会,李老师必定会全神贯注地聆听。在跟随掌门人学习期间,他此前对阿汤的疑惑也都被逐一解开了。

他发现掌门人从来不会讲所谓的体式技巧,或者身体哪里该发力等,只是要求练习者规律练习。

随着时间的推移,练习者的身体会被打开,也会收获掌门人发的新体式。这个过程,与修行颇为相似,即不要违反自然规律。

李老师认为,在阿汤练习中,体式是一个工具,练习者每天做的是呼吸练习。通过日复一日的重复,练习者会渐渐了解自己的身体。用这种正确的方式持续练习,练习者一定会从中受益。

遗憾的是,一些阿汤练习者急于求成,练习方向可能不对,那样的后果不堪设想。如果练习者接触阿汤的企图不对,呼吸不对,那么在练习中大脑会一直处于兴奋状态。

倘若每天练习2个小时,一直都保持兴奋状态,时间长了的话,练习者一定会变得肝火旺盛。由于李老师有中医理疗的背景,他认为这种肝火旺盛跟修行中的走火入魔会有相似之处。

此外,阿汤体式练习之后的休息术至关重要。基于中医背景,李老师会从阴阳的角度看待阿汤的体式练习。

他认为阿汤一序列中的站立体式属于阳中之阳,坐立体式属于阳中之阴,轮式像一个过渡体式,结束体式是阴中之阴。之后,练习者需要让自己的状态慢慢沉下来,心率恢复到正常状态,同时,让心平静下来。

如此这般练习阿汤,才会长久。毕竟,阿汤不是为了在短时间内突破高难体式。虽然很多练习者最初尝试阿汤,是被高难体式吸引,但若真想潜心学习这个流派,就需要看到练习的本质。

“在阿汤练习中,呼吸、体式和凝视点,如果能做到三位一体,练习者就会创造出能量场,那是一种动态冥想的状态。这与中国气功中讲究的调心、调息、调身,即气功态,有异曲同工之妙。”李老师补充道。

这种练习状态,不仅练习者自身有感觉,身旁的老师也能敏锐地捕捉到练习者的真实状态。

李老师认为,练习者对阿汤的理解,不应是只停留在口头上的夸夸其谈,铺开垫子练一场,才是最为精准的证明。

很多时候,阿汤练习者会因为自己练习状态的起落导致情绪的上上下下。从李老师的亲身经历来看,练习并非只是发生在垫子上的2个小时,练习者的饮食、睡眠等,都会直接影响到第二天的练习质量。

他也是经过了10多年的练习和调整,才能做到为了让自己保持良好的练习状态,而放弃掉一些固有的生活习惯。

阿汤练习就像制作面包的过程

这次回到北京,李老师发现来到馆里的阿汤练习者有一些共性,比如他们似乎耐心不足,会想尽快打开自己的身体。

可是,阿汤练习属于串联系统,每个体式只能停留5个呼吸。练习者们最好要有打持久战的心态,即体式做不到,关节打不开,没关系,今天不行,明天不行,后天可能也不行。

其次,馆里练习者的髋关节很容易歪,打开能力比较差。以前,在全球旅居生活时,李老师去过很多亚洲其他国家,比如越南、泰国等,可能当地人保持着盘腿而坐的习惯,明显髋关节打开得更好。

这也就意味着,馆里的练习者需要给自己更多时间打开髋关节。若是在体式练习中,硬逼着自己,也许能短暂做到体式,但之后身体一定会出现不适。

“阿汤练习就像制作面包的过程。面粉是练习者的身体,水是呼吸,发酵的过程是时间。做面包,若是发酵时间短,面包一定不好吃。同理,练习阿汤,如果没有经过时间的千锤百炼,又怎能练好呢?”这是李老师对阿汤的比喻。

很多人以为阿汤练习是为了让体式好看,其实不是。阿汤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帮助练习者打开髋关节和脊柱的空间,而呼吸是一把重要的钥匙。通过持续地练习体式和呼吸,练习者才能从僵硬的状态逐渐变为松弛的状态。

在传统阿汤的练习中,需要结合mysore和口令课两种形式。其实,口令课更像是对日常mysore练习的检验。

李老师认为,阿汤初学者最好先规律练习mysore一个月以上,再根据老师的建议参加口令课更有效果,因为阿汤授权老师对口令课的要求,与普通瑜伽馆里阿汤口令课的要求大相径庭。

在普通瑜伽馆,瑜伽老师上阿汤口令课时,对练习者的呼吸、体式、vinyasa几乎没有要求。练习者的更多感受就是上阿汤很累,能出汗。

在李老师的课堂上,他的口令实则在数呼吸,练习者必须清楚知道哪里该吸,哪里该呼,不然无法抵达动态冥想的状态。

此外,练习者也不能随心所欲地一直跟着口令做体式,而是只能做到日常mysore练习中被卡住的体式。这应该也算是阿汤众多规矩中的一条!

面对卡住自己的体式,学生们多少会心急。在此,李老师分享道,他也会被某个体式卡到,有可能还会被卡住两到三年,他是一种完全接受的态度。在他眼中,只有练习者具备了类似的心态,才有可能真正迈进阿汤练习的门槛。

与此同时,他也很理解,一旦学生通过了被卡住的体式,会特别地高兴,因为他也是练习者,他也曾感同身受。

若是练习者愿意听李老师的话,遵守阿汤练习的规矩,心态放松,练习中以呼吸为主,每个体式都做得很舒服,耐心、持续地练习,体式必然会进步。

阿汤授权老师这样的称号,本该带着某种荣耀或光环,但有时,李老师却感受到压迫感与责任感。正如一些阿汤老师所说,拿到授权之后,自己的阿汤之路才真正开始。

无论怎样,李老师还在传播阿汤的道路上往前走。即便前路艰难重重,迷雾蒙蒙,他会坚定地遵循掌门人的教导尽力为之。

如此信服于掌门人,并非盲目的崇拜,而是李老师在跟随掌门人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阿汤练习中所体现的古人的智慧。这些智慧与他在中医、武术之中学到的东方文化的瑰宝竟然不谋而合。

于是,在阿汤之路上走下去,他更为笃定了!

采访后记:

李东峻老师是接受我采访的第一位来自国外的阿汤授权老师。每次接触阿汤授权老师,我都会发出诚挚的邀请,但此前,已经被拒绝很多次了。

这次,听说李老师愿意跟我聊一聊,我有点喜出望外。采访那天,见到李老师后,我更是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因为老师很坦诚,毫无保留地跟我分享他的人生经历和阿汤故事。

李老师此前在中国生活了十几年,当天跟我用中文无障碍沟通,尽情分享他对阿汤的认知。想必,在课堂上跟学生讲阿汤的内容,一定也很流利。

用传奇来形容李老师的经历,一定也不为过,或者说其中透着某种洒脱的气质,有点像今朝有酒今朝醉,可能李老师本身对物质也没有太高的要求。

我不确定这样一种生活态度是老师浑然天成的,还是跟后天接触中国武术和阿汤有密切关系。

那天,我们聊了将近2个小时,但可以深入的话题太多了,明显时间不够用。

在我看来,李老师的特别之处,在于他的中医和武术背景,我其实很好奇老师如何看待太极与阿汤的相似与不同。

希望未来还有机会继续跟李老师请教阿汤、中医和武术。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