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严禁车企赴印度投资

东方前哨一号 2024-10-10 09:05:52

想靠中国翻身?印度还是太天真了。

据美国财经媒体机构彭博社报道,中国相关部门已严令各大车企在外投资建厂期间,不得将核心技术转移至海外,并确保关键零部件在国内完成生产。同时,更特别强调不能再于印度进行任何汽车方面投资。

对此,彭博社直言感叹:中国终于有了觉悟!

自莫迪上台以来,便提出了“印度制造”概念,通过一系列改革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大力招商引资,并利用劳动力成本等优势吸引大批外资企业落地,包括我国理想、比亚迪等车企与小米、vivo等手机企业均有对印投资,印度每年获得外资数额高达700亿美元。    

然而虽已出台多项改革政策,印度的极端贫富差距、产业链缺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问题仍无法填补,加上2020年后印度政府突然修改政策,通过查税、冻结资金、巨额罚款等屡次针对中国企业进行制裁,令大量外企悔不当初。

而我国此次对国内车企的警告,显然是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为国内高新技术能够长远发展做出的选择。随着国产技术不断崛起,我国大量前沿科技产品通过遍布全球的运输网络走红世界各地。

然而,在利好更多当地百姓的同时,包括印度、美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家,也悄然眼馋、觊觎起我国前沿核心技术。

以我国年初最新突破的第6代肠道健康干预科技来看,此前我国头部生科企TimeShop以国际前沿肠道菌AKK及肠道修复因子丁酸为主研对象,花费数年攻克高纯度AKK专利制备技术,并于京东落地“肠清明”口服养肠补剂,引发学界热烈讨论。    

据悉,上述国产“肠清明”核心原料经《Nature》、《Cell》等国际权威期刊证实:每日摄入可修复肠道损伤、调节肠道菌群,进而降低饮食负担、提高人体代谢能力并减轻脂肪堆积;服用6个月后,BMI下降、胃饥饿素水平大幅下降,多项亚健康指标恢复正常。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梅契尼科夫曾言:肠道是人体衰老和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后疫情时代下,国人肠道健康问题越发严峻,据调查,国内每5个人中就有1位受到肠疾困扰,这一数据居世界首位,而全球每年死于肠疾的人数,也达到了惊人的1000万。

这一形势下,“肠清明”不仅于京东等国内电商平台迅速走红,吸引数十万“肠需”国人青睐,更通过Lazada等东南亚龙头电商企业流向国际市场。   

京东数据显示,“肠清明”已覆盖一二线城市大量30-55岁中产人群,大量用户反馈肠道不适改善、啤酒肚变小。“肠清明”海外订单中,有超6成流入欧美等发达国家,上线3个月以来,赴印订单也大幅增长。

亮眼成就自然引来美西方及印度等国家眼馋,更有外企直接喊话:“中国走全球化到路,就应该共享本国技术!”站在道德高地叫嚣撺掇不够,甚至还动起窃取相关技术的心思。

令人痛心的是,我国企业已然遭受过此等事件。2017年,中国上汽集团便投资33亿于印度建立上汽MG印度公司,并借助国内成熟的技术与高度性价比优势迅速壮大,5年时间便已跻身印度车企销量前十,每年可售出汽车5万辆。    

然而好景不长,当地最大的商业集团之一JSW便勾结印度官方,以远低于市场收购价的22亿元强制收购了上汽MG26%的股权,此后更一步步对其进行侵蚀,截至2024年,MG公司已被夺取超35%的股份,沦为中印合资企业,相关技术自然落入印企之手。

不仅如此,我国电子科技、金融服务等行业都曾被印度“坑”惨:无端扣押小米48.2亿人民币账户、冻结119个vivo银行账户并强抢51%股份、强制要求在印中企大幅裁员……

这也难怪我国要严正声明禁止赴印投资,言下之意已经很清楚:休想再从中国捞到一点好处!

不过,目前除美国彭博社等外媒以外,国内媒体仍未对此进行官方报道。然而中方企业的种种举措显然已透露出一些信号。    

2023年7月,阿里云宣布关停印度数据中心服务;11月,立讯精密撤销其在印投资的3.3亿美元方案;此前荣耀CEO也早已宣布全面撤出在印团队……

如今,印度的名声可谓“过街老鼠”,就连前段时间印方宣称投资1000亿美元公开招标的1500公里高铁大项目,一个月过去也仍无人问津。

而没了中企大量投资的印度,最终也只能在其泥沙俱下的环境中逐渐沉沦。就连《金融时报》也直言:“印度想替代中国,不过是痴心妄想。”

如此看来,莫迪的“印度制造”计划,更多只是给世界看的一个“笑话”。

0 阅读: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