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中印关系迎来了转机。印度外长苏杰生宣布“中印两国已经达成边境协议,并正式脱离接触”之后,双方领导人又在喀山会谈,会谈结果非常好。当前正值拜登任期结束之际,印度在方向选择上向中国靠拢。印媒提到拜登政府上个任期对印投资基本上都没有兑现,包括环中东铁路、对印投资项目和新加坡港口工程等。莫迪此番转向,也有一些向特朗普继续“要价”的意思,他们很自信印度战略地位重要,是肯定会得到拉拢的。
《经济时报》12月7日报道,印度和中国的特别代表预计将于本月在北京会面,这将是三年来两国的国家安全官员首次在特别代表机制下会晤。在这之前中国和印度高层已经完成了接触,如果说之前印度还是在“骑墙”飘摇不定的话,那么线下会晤之后,双方安全接触氛围会增强很多,对于中印都是很好的解决办法。但这样一来,印度想要“骑墙”的目的就难以维持下去了,他们想保持战略模糊,莫迪左右“打太极”的手段就是只表面上和平,不和中国进行会面。尤其是这次的会晤将重点讨论降级边境紧张局势、边界问题等,看起来有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决心。
然而印度国大党对此不同意了,开始炒作莫迪政府“过于亲中”给印度带来不好的前景。国大党是印度最大的反对派,当前情况下也是一直支持对中国强硬的一方;他们要求印度立刻举办辩论会议,针对和中国会晤问题解释清楚。印度执政党现在也有一群人对中印合作不满,莫迪的行为引发了很大的争议。预计本周所谓的“辩论会议”就会开始,针对印度到底应不应该靠近中国的问题上,双方的分歧还是非常大的。
之前中印会晤时莫迪对华做出保证,首先就是双方外交意义上的互利性和发展前景,现在印度政府看情况不对又想“骑墙”,是否会对双方关系有影响?说到底各政党为争取选民支持常高举民族主义大旗,对华强硬姿态有时沦为选举工具。在野党抨击执政党对华政策“软弱”屡见不鲜,执政者为稳固权力根基,不得不迎合部分民意,在涉华议题上时而激进表态,像无端指责中国企业投资安全威胁、限制中国产品准入等,致使双边关系变化很快。印度的政策连贯性缺失,摇摆于合作与对抗两极发展,难以锚定理性长期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在拜登上台之后,美国将印度视作“印太战略”关键拼图,许以军事合作、高端技术分享、国际组织话语权提升等诱饵,试图拉拢印度围堵中国。但特朗普马上要执政,印度既想搭乘美国战略便车,从美制华棋局中捞取实惠,如军事装备升级、国际舆论偏袒;又担忧激怒中国致边境局势失控、经贸关系崩塌,毕竟中国是周边稳定及印度外向型经济不可或缺支柱,他们现在难以选择一个确定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