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加大学生社会慈善行为,新型社交媒体慈善捐赠能做些什么?

水绿看历史 2023-06-11 00:28:01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个体的社会化是个体作为社会成员的必然途径,其内容复杂而宽泛,包含道德社会化、情感社会化及社会角色的培养等。

慈善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对于培育公民的同情心与责任感,促进个人成长成才,完善社会治理机制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慈善的生成动机和文化源头被赋予了鲜明的道德意义,因此,慈善本质上属于社会场域的道德内涵。

个体参与慈善就是进行道德积累,就是道德社会化的过程。所以,慈善行为是一个与个体的社会化行为无法剥离的现象。

效仿:社交参与、他人比较与亲社会

社交是个体认知和了解社会的一种重要渠道。

研究表明,通常对社交行为表现出苦恼情绪甚至是主动回避的个体不会主动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只有在未被他人所知的情况、紧急情境特别是突发的令人猝不及防的情境下,被逼无奈才会做出助人行为。

因此,社交回避个体在主观上缺乏社交勇气、知识与技巧,从而导致与他人交流较少,对他人情绪和情感的识别相对比较滞后,缺乏移情能力,也就不容易表现出亲社会行为。

心理学研究证实,个体的“移情”能力是构成其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

所以,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技能和化解冲突的技能,是提升亲社会动机和表现出助人行为的先决条件。

从社会比较的角度而言,个体做出参与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在轻熟人社交模式下,用户与转发者、求助者或捐赠者存在一定的社会联系。

例如,我们可能会在朋友圈里看到那种不咸不淡的交往对象发送的捐赠链接,出于“凑人头”的考虑支持和参与捐赠行为。

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慈善理念对新型社交媒体上的慈善捐赠影响较大。

因此,一些消极社会热点事件虽然层出不穷,但也并未影响大学生对新型社交媒体上慈善捐赠的意愿。

慈善捐赠的群体意识对大学生新型社交媒体慈善捐赠影响较大。

社交范畴内,同辈群体对青少年慈善参与的促进作用体现为有助于慈善知识的传播与慈善理念的内化。

同辈群体是成员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组成的社会群体,彼此认知相近,交流不受约束。

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交流,能将个体的慈善认知传递给同伴,激发同伴的兴趣,在同伴的帮助下理清慈善的概念,加深对慈善的理解和相关理念的内化。

创新:社交媒体平台的慈善行为

社交传媒拓宽了大学生的交往渠道,同辈群体在获得特定的公益服务信息后,会通过发微信朋友圈、微博等方式转发或邀请朋友参与。

这种虚拟世界里的捐赠行为是建立在现实关系基础上的。

熟人的号召、出于对好友的信任会产生很大的示范效应,激发慈善行为的扩大化。

即使一些成员起初是迫于群体压力,为了避免被群体孤立而被动地参与到慈善行为中去,也能够起到唤醒参与意识和间接强化慈善实践再现的作用。

在同学和好友的带动下,青年学生投身于慈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增进和朋友之间的感情,在参与和分享的过程中,还能够进一步坚定亲社会信念,使慈善行为以相对固定的频率持续生成。

大学生群体大多数刚刚成年,其心理结构、社会资源与社会认知发展并不完善。

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慈善捐赠行为的产生是通过“互动仪式链”,而情感能量是“互动仪式链”形成的关键。

如果公益项目没有唤起他们的情感反应,捐赠动机和行为就无法形成。

同时,情感能量的形成受到个体所认同的抽象符号的影响,负面信息披露会对捐赠的互动产生重要影响。

当大学生关于负面信息披露感知越不敏锐,越容易产生共情,捐赠中的“互动仪式链”越容易形成,此时个体无论持有何种捐赠动机,捐赠行为都会产生。

反之,当大学生感知到了新型社交媒体平台的负面信息,骗捐、诈捐之类的消息,他们就会认为自己“做好事没帮助到应帮助的人”。

此时,负面捐赠信息披露极有可能对个体的共情产生破坏性作用,进而无法产生捐赠行为,还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令他们不敢参与慈善行为。

动员:青年人慈善参与的引导和培育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一向强调善良、仁爱其中儒家文化的传承一直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主流文化。

大学生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他们有爱心,懂感恩,乐于为社会奉献爱心,回报社会。

亲社会行为可以基于自我指向的能动性路径来实现,也就是说,完全由个体的亲社会动机导致。

也可以从社会交往的角度,即基于他人指向的社交性路径来实现,比如通过社会示范、社会比较。

这两种路径都能满足个体的自我增强需求,实则殊途同归。人们会根据知觉到的人际关系类型与亲疏,针对不同的对象而设定相应的行为准则。

我们总是倾向于在既定的关系框架内满足社会亲和的需求,所以很难在更大的群体范围内扩展社会关系。

因此,“关系影响力”可能会冲淡在宏观层面上相对松散的“社会影响力”。

舆论宣传一直是突发事件背景下社会动员强有力工具,类似地,慈善事业的发展更离不开社会媒体的舆论引导。

学校可以以组织志愿服务为路径,以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为载体,动员广大青年在主动参与活动中拉近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距离,增强成就感、幸福感和满足感。

众筹平台可以借此来设置相应的活动,例如对捐赠者或转发者赠送慈善值或爱心卡等,以此来增加用户粘性。

传统的捐赠方式一般是学校牵头,组织学生进行捐款。

相比起传统捐赠,借由社交平台的新型社交媒体捐赠由于不受时空限制和形式丰富多样,更为流行。

大学生参与新型社交媒体捐赠的形式主要包括支付平台金钱捐赠、转发默认信息免费捐赠、公益宝贝按比例捐赠。

多样的捐赠形式使得大学生在新社交媒体上通过不同方式助力慈善,推动着大学生群体的慈善捐赠朝着多样化、常态化、规律化的模式演变。

此外,还可以同高校合作开展正规的慈善教育,从源头上培育大学生群体参与的慈善意识。

结语

个体不仅从自身动机上生成亲社会行为,也会从社交互动中演化形成。这似乎给慈善工作可以带来新的思考。

既要注重培育个体的内生动力,也要发挥所处群体的优势。

借助于社交媒体平台扩大影响力,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慈善氛围,就能够为平台持续吸引关注发挥积极作用,也能为慈善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亲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与生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