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博学多才,或者成为专家学者,陶弘景的理念与做法值得借鉴

周明明的精彩生活 2023-06-09 14:27:20

您想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专家学者吗?来听听我们今天主角陶弘景的故事吧,他的理念与做法,一定会值得你借鉴的。

详情请听下面分解:

一.婉言谢绝为官,隐居专心学问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于公元456年,出生在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的一个南朝士族家庭。他的祖父陶隆,好武功,通晓药性。父亲陶贞宝,字国重,文武全才。

受这样的家庭熏陶和教养,陶弘景从小就聪明好学,四五岁时,他常以芦荻为笔,在灰沙上学写字,到6岁就能书写条幅,7岁开始读《四书》、《五经》,作文立意新颖。

在10岁读葛洪《神仙传》一书时,陶弘景“昼夜研寻”,从此立志学医养生。他对人说:“仰青云,睹白日,不觉为远矣。”15岁著作《寻山志》。

陶弘景兴趣广泛,通晓音律,爱好弹琴,写得一手好字,特别擅长草隶书,其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19岁时,他长得“神仪明秀,朗目清眉”,可谓才貌双全。

起初,齐高帝招聘他为诸王侍读,侍从诸王读书。可陶弘景虽身在朱门,却心向道术,拜孙游岳为师,学习道家符图经法,继而又远近博访,游历大洪山、太平山、天台山等地,谒僧访道,学习炼丹术和医药学。

齐武帝时期,陶弘景在32岁时被诏为奉朝请(是大臣朔望上朝请命于皇帝之意)。由于当时正值南北混战,朝政昏乱,骨肉相残。陶弘景厌倦了这种官场生活,于永明十年(493年)37岁时,毅然请求隐退。齐武帝感其至诚,赐以丝帛,敕命所在月给茯苓五斤、白蜜二升,以供服饵。

陶弘景离开京城的时候,朝廷公卿们在征虏亭为他饯行,酒宴规模盛大,送行人的车马阻塞了道路。大家都说,自宋、齐以来,还没见过这么盛大的送行场面。足以见得他是深受朝野人士爱戴的。

在摆脱官场束缚后,陶弘景一直隐居茅山(即江苏句曲山)华阳洞,修道炼丹,为人治病,著书立说,过着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他自号“华阳陶隐居”。

二.拥有“一事不知,深以为耻”的探索精神

陶弘景不仅聪明,而且自学能力很强,在拜师之前,应该都是自学的。他学东西很认真,脑瓜子可以同时接纳几种不同的学术思想、宗教流派,俨然是个认真、踏实、追求完美的超级学霸。

大概30岁左右,陶弘景才拜道士孙游岳为师,学习符箓等,辞官后,他游历名山大川,隐居茅山,创立了茅山宗,是上清派的重要传人;并擅长辟谷导引术,到80多岁的时候,还看起来非常精神与健壮。

陶弘景对自我的要求很高,他拥有“一事不知,深以为耻”的探索精神。在读书时,如遇到难以理解的事,他总要反复思考,多方寻觅,直至找出正确答案。

有一次,陶弘景读《诗经》,在《小雅·小宛》中“螟蛉有子,蜾蠃负之”的诗句,说有一种叫蜾蠃的土蜂,有雄无雌,不能繁殖,它把螟蛉衔回窝内抚养,把螟蛉当“义子”。

螟蛉是一种绿色的小虫,又称双带夜蛾,稻青虫、粽子虫、量尺虫。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高粱、玉米、甘蔗、茭白等作物。

蜾蠃是一种寄生蜂,长得象蜜蜂,但比蜜蜂小。头部呈球形,腰细,这种小腰大屁股的土蜂,巢多筑于树枝、树干、石上、地上及建筑物等处。因为蜾蠃无后,人们就把包养的儿子叫“螟蛉子”。

读到此处,善于思考的陶弘景对螟蛉“义子”的解释产生了怀疑:螟蛉和蜾蠃明明是两种不同类的虫,其长相和大小有很大不同,为何对于这两样不同的东西产生如此说法呢?

带着这一疑问,陶弘景首先查阅了不少书,只见汉代扬雄《法言·学行》说:“螟蛉之子殪而逢蜾蠃。”魏晋诗人刘伶《酒德颂》中又有这样的诗句:“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

虽然所有的记载和《诗经》中一样。但倔强的陶弘景还是决定要查个究竟。于是,他找到一个蜾蠃的巢,用竹片小心地把巢拨拉开,发现里面有蜾蠃,竟然雌雄俱全,还有它衔来的螟蛉和许多条小肉虫。但他观察这些小肉虫是什么东西时,看了好久,也没有弄不明白。

一天,不服气的陶弘景又去看这窝蜾蠃,看见小肉虫在咬一条螟蛉,那些被咬的螟蛉,只剩下半个身子。再过了一天,他发现窝里的螟蛉已全被吃掉,小肉虫变成了蛹。再过两天,蛹化成小蜾蠃,从巢里飞走了。

此情此景,让陶弘景恍然大悟:蜾蠃是有后代的,它先是那些小肉虫;螟蛉是被蜾蠃衔来给小肉虫当食物的,而不是当“义子”。原来,蜾蠃用尾巴上的针刺入螟蛉体内,注射使其麻痹,然后将它置于蜂窠内,作以后由蜾蠃卵孵化出的幼虫的食料。

蜾蠃卵孵化出小幼虫后,就以螟蛉作为食物。古人却误认为蜾蠃不产“子”,就喂养螟蛉为“子”,甚至用“螟蛉’比喻义子。就这样,“螟蛉义子”的秘密,终于被陶弘景揭穿了。

从这则小故事可以看出,陶弘景探究事物确实很仔细,而且他是用科学的态度来探究事物的,充分相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博才多学,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三.在尊重古人成就的基础上,勇于创新

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应是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这本书大体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神农本草经》,一部分是《名医别录》。在编写《本草经集注》的时候,陶弘景收集了大量的医学、药学典籍专著,“苞综诸经,研括烦省”,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专业知识,选取他认为有价值、正确的条目,以方便用药为目的,进行编撰。

为了尊重古人原著,陶弘景用朱、墨两种颜色,分别书写《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他创立了“诸病通用药”分类法(药物治疗性质分类),方便临床用药;首创分总论、分论叙述的本草著作法,论述药物的产地、采收时间、炮制、用量、服法、药品真伪等与疗效的关系;这些在指导后人临床用药、药物质量控制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

总之,陶弘景凭借淡泊名利、一心向学;拥有“一事不知,深以为耻”的探索精神;尊重前人成就,但不迷信而勇于创新等学术态度与刻苦钻研的品德。终于成长为南朝齐、梁时的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其理念与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本文由“老吴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