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大爷藏有一怪异古玩剪子,有人出价20万不卖?转手送走了

李傕谈文化 2024-10-16 10:12:43

王大爷,一位地道的北京老人,家中藏有一件传家宝——一把看似普通却暗藏玄机的老剪子。这把剪子据王大爷所说,是祖上传下来的,历经数代人的呵护与传承,如今已成了王家的象征。由于这把剪子采用的是珍贵的犀角制成,材质特殊,需要精心保养,否则容易干裂风化。因此,王大爷平日里总是小心翼翼地用油擦拭,并将其密封保存,生怕有丝毫损伤。

这把犀角剪子外观古朴,线条流畅,虽然历经岁月洗礼,但仍能感受到其不凡的工艺水平。每当王大爷拿出这把剪子给街坊邻居看时,总能引起一片赞叹。大家都觉得这把剪子做工精细,绝非寻常之物,但具体来历和用途却无人知晓。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来自上海的古董商人听闻了王大爷的犀角剪子,专程赶来想要一睹真容。商人一眼就看出了这把剪子的不凡,当即出价20万想要购买。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巨款,足以改变一家人的命运。但王大爷却不为所动,他觉得这把剪子是祖先留给自己的宝贵财富,是家族荣誉的象征,不能轻易卖掉。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把剪子的价值,王大爷决定寻求专家的帮助。他找到了故宫博物院研究院的陈老师傅,希望陈老师傅能帮他鉴定一下这把剪子的真伪和来历。陈老师傅是故宫博物院的资深专家,对古代艺术品有着深厚的造诣。他接过王大爷手中的剪子,仔细端详了一番,随即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陈老师傅告诉王大爷,这把剪子是一件非常珍贵的犀角雕制品,而且工艺水平极高,很可能是清宫造办处出品的皇室御用之物。他仔细观察了剪子上的雕刻,只见一只颔首低眉的狮子栩栩如生,宽鼻阔口,隆眉凸睛,眼珠还特意染成了黑色,显得威严而神秘。狮子的颈部鬣毛卷曲成朵朵小涡,前后腿巧妙地支撑在刀架边缘,整个造型既美观又实用。

更令人惊叹的是,剪子的尾部还延伸出一根多节的柱状饰物,每节都刻有精美的几何状莲瓣纹。柱顶高浮雕着一头小狮子,前置一个镂空多孔的绣球,小狮子与绣球之间以绦带相连,绦带延伸后衔于大狮口内,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刀轴则巧妙地隐藏在大狮的腮部,刀身短而阔,虽已锈蚀但仍能打开约30°角,单手即可操作。大狮臀部还设有一个圆钮,似乎是为了方便穿系佩带而设计的。

陈老师傅给这把剪子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犀角雕狮子形铡刀”,并断定它是清初期的作品,全国仅此一件。他建议王大爷好好保存这把剪子,因为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听到这里,王大爷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喜悦。但他也意识到,这么好的东西如果仅仅留在自己手里,实在是太可惜了。于是,他决定将这把犀角雕狮子形铡刀捐献给北京故宫博物院,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这件珍贵的艺术品,并了解它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在角雕艺术品的市场中,存在着不少作伪现象,而材质作伪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由于犀角资源的稀缺性和珍贵性,自清代中晚期开始,犀角就已经变得十分稀有,导致许多工匠开始寻找替代品来仿制犀角雕。

其中,水牛角是一种常见的仿制材料。水牛角的外观与犀角有些相似,但仔细辨别就能发现其断面并无犀角特有的鱼子纹,而且往往会被染色以掩盖其本色。这种仿制品虽然工艺可能不错,但由于缺乏犀角的自然纹理和质感,因此比较容易鉴别。

真品

除了水牛角外,还有一些工匠会采用骨粉、角粉等原料,掺合树脂后进行染色和横压处理,再经过雕琢来仿制犀角雕。这种仿制品的纹理往往生硬机械,缺乏犀角那种自然流畅的感觉,而且同样没有鱼子纹这一重要特征,因此也比较容易辨别。

下面欣赏一些作者漠草收藏的真品老犀角雕。

以上真品老料犀角由作者漠草收藏,欢迎到评论区与作者交流更多角雕秘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