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年日本三大悬案之一,毒可乐连环投毒事件,至今无法破解

北街老酒 2024-11-17 13:58:06

我们从小就被谆谆告诫,不要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因为那看似平常的馈赠背后,或许潜藏着不为人知的危险。就像那包装精美、却不知从何而来的可乐和巧克力,谁能想到它们竟会成为夺命的凶器?

1997年1月4日凌晨,日本东京平川车站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6名在新干线餐车上辛苦打工的青年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像往常一样朝着宿舍走去。路过一个距离约200米的公共电话亭时,这里总是人来人往,人们在打电话时常常会粗心遗落物品。

就在这时,一名女孩惊喜地发现了一枚10元硬币,正想和伙伴们分享这个小幸运,她又看到了旁边的一瓶玻璃瓶装可乐。可乐包装完好无损,里面红棕色的液体仿佛在召唤着人们,在这寒冷的夜里,那瓶可乐就像是一份诱人的礼物。女孩收下硬币,因为自己不喜欢可乐,便把它递给了16岁的桧垣明。桧垣明刚上高一,为了赚取零花钱,在家人同意后在新干线餐车兼职。每天工作到半夜,他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节奏。回到宿舍后,他把可乐放入冰箱。

由于第二天不用上班,大家聚在宿舍二楼的休息室里,一边喝着啤酒,一边愉快地聊天。凌晨1点多,桧垣明感觉口渴,突然想起了冰箱里的可乐。他拿出来喝了几口,却立刻被那苦涩的味道刺激得喷了出来,赶忙跑到水龙头前用自来水漱口,并向大家抱怨这可乐味道怪异。同事们都很纳闷,这瓶捡来且未开封的可乐怎么会有这样奇怪的味道呢?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仅仅过了5分钟,桧垣明突然倒地抽搐起来。同事们顿时惊慌失措,急忙呼叫救护车。10分钟后,救护车风驰电掣般赶到,但此时桧垣明已经失去了意识,医生拼尽全力,却依然无法挽回他年轻的生命。刚刚还在谈笑风生的伙伴,怎么转眼间就阴阳两隔了呢?同事们的目光纷纷投向那瓶可乐,这瓶带来厄运的苦可乐到底隐藏着怎样可怕的秘密?

警方接到报案后迅速行动,对桧垣明的遗体进行了详细检查。结果发现,他的身上出现了大面积粉色红斑,这很可能是食物中毒或者过敏的症状。警方推测,这极有可能与他生前喝下的可乐有关。经过仔细检验,剩余的可乐中竟然含有剧毒物质氢化钠。氢化钠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但它同时也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剧毒物质,哪怕只是微量吞入,都可能在短短几秒到几分钟内致人死亡,而且一旦中毒,即便及时送医,抢救成功的概率也微乎其微。

到底是谁策划了这起令人毛骨悚然的无差别投毒事件呢?警方对现场展开了地毯式的调查。然而,毒可乐出现的平川车站人潮涌动,却偏偏没有监控设备,这给调查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而且这瓶可乐经过了多人之手,仅根据指纹也无法确定嫌疑人的身份。无奈之下,警方只能暂时将此次调查搁置,他们原以为这只是一起孤立的悲剧事件。

但他们错了,这仅仅是一场噩梦的开始。就在桧垣明离世的当天早上,一名身穿灰色衣服的男子倒在了平川车站的电话亭旁。民众发现后迅速报警,并将其送往医院。经过检查,医生发现该男子的症状和桧垣明一模一样,都是氢化钠中毒。警方随即在电话亭旁发现了一瓶喝了一半的可乐,在不远处的路灯下也找到了半瓶可乐。经过化验,这两瓶可乐都含有剧毒。仅仅一天之内,就有两人因可乐中毒身亡,警方意识到,这是一起极其恶劣的连环谋害案件。

当务之急就是找出放置这些毒可乐的人,可是没有任何目击证人,也没有明确的调查对象,该从何处入手呢?警方决定从毒可乐这唯一的物证上寻找线索,寄希望于新发现的可乐瓶上能留下嫌疑人的蛛丝马迹。在当时的日本,只有有犯罪前科的人才会在公安局留有指纹信息。警方抱着一丝希望进行了比对。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现有的数据库中,竟然找到了其中一瓶可乐上指纹的主人。指纹主人是金源博,46岁,他曾犯下两起盗窃罪和一起诈骗罪,已经被警方通缉了13年。再过两年,他就将超出最高刑事有效期15年,届时即便找到他,法律也无法对他过往的罪行进行定罪。难道这次的毒可乐事件和他有关?他会因此再次现身吗?

然而,警方经过进一步对比受害者的指纹后发现,那名灰衣男子竟然就是金源博本人。这一结果让警方陷入了更深的迷雾之中,难道凶手另有其人?这起无差别投毒案一日不破,民众的恐慌就会与日俱增。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警方迅速组织了一支约200人的特别行动小组,对案发地周边展开了全面、彻底的搜查。

警方一方面希望能够找到关于嫌疑人的更多信息,另一方面,他们必须尽可能地找回仍在社会上的毒可乐,防止更多的悲剧发生。功夫不负有心人,1月6日中午12点50分,在距离东京平川车站600米处的一家商店旁,警方又发现了一瓶可乐。这瓶可乐从外观上看与普通可乐毫无差别,密封得严严实实,但它却被随意丢弃在路边,这让警方的心再次悬了起来。经过检验,这瓶可乐中同样含有氢化钠。

据了解,氢化钠的致死剂量仅为0.15 - 0.2克。截至目前,警方总共发现了4瓶毒可乐,经过化验,他们发现了一个更可怕的事实:凶手似乎在逐步增加氢化钠的含量。导致桧垣明死亡的第一瓶可乐中,氢化钠含量为1.4 - 1.6克;第二瓶致死可乐中的含量增加到了1.9克;第三瓶达到了3克;而在商店前发现的第四瓶可乐中,氢化钠含量竟高达9克,人只要喝下4毫升这样的毒可乐就会死亡。幸运的是,这瓶毒可乐没有被人拿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在调查过程中,有在平川车站晨跑的居民向警方反映,从去年11月开始,车站附近就陆续出现这些可乐瓶,每次大概有六七处,而且每隔两三天,它们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警方对此感到十分疑惑,从去年10月至案发这段时间内,并没有收到任何中毒报案,为什么在这短短几天内会突然发生这么多起可乐中毒事件呢?结合报案情况,警方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可怕的猜想:罪犯会不会是在进行某种恐怖的实验?他在测试可乐放在哪些地方被人拿走的几率最高,一次次转移地点和增加氢化钠的含量,难道是在公然挑战警方的权威,想看看警方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发现他的罪恶行径?

如果找不到罪犯,这场恐怖的实验可能会继续下去。警方了解到,氢化钠在镀金领域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而巧合的是,从发现毒可乐的平川到川崎一带沿路都是镀金工厂。警方推测,嫌疑人有可能是镀金厂的员工,但也不能排除普通民众潜入镀金厂偷取氰化钠的可能性。这起案件涉及的范围太广了,要如何才能确定嫌疑人呢?

目前,警方唯一能采取的措施就是通过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向民众宣传可乐中毒事件,提醒大家千万不要捡路边的可乐。很快,这起案件在全日本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的警惕性大幅提高,一时间,日本的可乐销量暴跌,仿佛那一瓶瓶可乐都变成了可怕的恶魔。

然而,悲剧并没有就此停止。2月13日早上6点20分,在日本大阪,39岁的申琪正匆忙赶去上班。他在自动售货机买烟准备离开时,目光被售货机顶上的一瓶可乐吸引。尽管他并不想喝可乐,但一种莫名的冲动驱使他拿起了那瓶可乐。同事们得知后,极力劝阻他,因为上个月东京连续发生的可乐中毒事件还历历在目,警方到现在都还没有抓到凶手。但申琪却觉得同事们是大惊小怪,不就是一瓶可乐嘛,能有什么大不了的。于是,他不顾劝阻,喝了一大口。

果然,不久之后,他就出现了中毒症状。同事们赶忙叫来救护车,幸运的是,这次因为送医及时,而且可乐中的氢化钠含量不算多,他保住了性命,第二天就出院了。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申琪出院后不久,竟然在家中自杀了。据他的家人说,他是为自己的莽撞行为感到羞愧。不过,也有人产生了怀疑,之前的可乐谋害案会不会和他有关呢?

不过,随后发生的事情打消了人们的疑虑。2月14日情人节,在东京车站一个地下商业街,有人发现了一个遗失物体。这次不是可乐,而是一整箱共40盒巧克力。鉴于之前可乐中毒事件的巨大影响,发现巧克力的男子心中疑窦丛生,怀疑这巧克力可能被人投了毒,于是立即报警。

警方接到报警后,考虑到是情人节,推测或许只是有人不小心遗忘在此,便没有贸然拆开巧克力,而是将其当作一般的遗失食物放入了储物室。按照日本的食物处理规则,发现遗失物体后,警方会代为保管10天,如果10天后无人认领,就将物品退还给制造商,并拿回零售价退款,等失主出现后再将退货款归还,如果6个月后失主仍然没有出现,这笔钱款将作为酬金送给捡到物品的人。

10天后,这箱巧克力依然无人认领,警方按规定将其退还给生产商。生产商收到巧克力后,仔细检查发现,每盒巧克力虽然包装完好,但都有被拆过的痕迹。联想到一个月前的可乐中毒事件,生产商顿时意识到情况不妙,赶紧将巧克力送去化验。结果让所有人都大惊失色,每盒巧克力中都混入了一颗含有氢化钠的有毒巧克力。

难道罪犯已经不满足于在可乐中混入氢化钠,还要将毒手伸向其他食品吗?巧克力生产商急忙将这个消息告知警方,警方也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这个歹徒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每次遗留有毒物品都有暴露的风险啊。

更让警方感到迷惑的是,他们发现每盒巧克力里都藏有一句话,是用日语假名写的。经过仔细解读,内容为“我要用天珠,来消灭卑鄙又自大的日本人”。由于现场没有监控设备,而且这些文字是印刷上去的,警方无法根据内容确定嫌疑人的身份。他们唯一能确定的是,此人对日本人有着极深的敌意,这难道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复仇事件?

由于调查线索严重不足,警方只能在现场寻找目击证人。经过一番询问,警方得知,情人节当天在另一个车站的卫生间也出现了一盒有毒巧克力。捡到这盒巧克力的男子没有将其交给警方,而是带上车吃了一些,不久就晕倒在地。路人发现后帮忙叫了救护车,医生确认是食物中毒。男子当时就怀疑与巧克力有关,但因为觉得丢脸,所以没有报警。幸运的是,他送医及时,第二天就出院了。警方对这盒巧克力进行化验后,果然发现其中含有微量氢化钠。

这个神秘的下毒者在毒可乐中不断增加氢化钠的含量,又突然转换投毒目标,从可乐到巧克力,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难道真如他所说,要用“天诛”来消灭日本人?在之后的十几年里,日本警方再也没有接到类似的报案,毒可乐事件也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可乐包装的变化,渐渐被人们淡忘了,可那背后隐藏的罪恶与恐惧,却如同阴影一般,始终笼罩在人们的心头。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