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老师又说道:“从秋分至立冬,是空气湿度下降,气候干燥而清凉的季节,为燥气主令。燥气与肺脏系统密切相关,又称为阳明燥金当令季节。”
小王拿起笔,记录下谢老师的话语,然后问道:“老师,请问燥邪为病有哪些外燥内燥之分呢?”
谢老师微笑着回答:“外燥是指感受外界燥邪而发病,多从口鼻而入,常由肺卫开始。外燥又分温燥和凉燥。秋天有夏季火热的余气,所以我们多见温燥;而秋天也有接近冬季的寒气,所以有时也会见到凉燥。内燥则多由汗、下太过或精血内夺,导致机体阴津亏损。”
小王点点头,继续记录:“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哪些呢?”
谢老师继续解释道:“燥邪干涩,容易耗伤人体津液,导致阴津亏虚,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皲裂、毛发不荣、大便秘结、小便短少等症状。而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最易伤肺,使其失去津润,导致肺气宣发与肃降功能受影响,出现干咳少痰,或胶痰难咯,或痰中带血,喘息,胸痛等症。”
小王专注地听着,不时地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了。
“另外,燥气太盛还可能导致肝木受邪,”谢老师继续解释道,“因为金能制木,所以出现两胁痛、少腹痛、目赤、眦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