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中国的文化历史是非常悠久的,但如果要提及到具有魅力最独特的文化发展时期,绕不开的必然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百家争鸣,不同的文化学派出现融合交流,形成了一个最为独特的历史时期。
但其实很多人会很好奇,尽管每个人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独特的时期,却并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个时期会被称为春秋战国,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
一、大分裂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就是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独特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之所以这个时期被称为是春秋战国时期,是因为这个混乱的政治时期包含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在春秋时期,政治改革与变法是家常便饭,国家政局处于长期不稳定的状态当中,而政治变革的周期也很短。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也是在这一年,春秋时期结束,迎来了战国时期。相比较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就从变法革命更多的转为战斗革命。
二、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在目前的学术界普遍认为,之所以得名于春秋,是因为当时鲁国史官所编撰的编年史《春秋》,这个作品问世,对当时社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这部史书记录的是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14年的历史事件,期间涉及了240多年,孔子对于这一著作进行了修订,并且使这个著作成为了儒家经典。
在历史学上,一般会将周平王东迁到三家分晋之间的历史时期,统称为是春秋时代。这一时间段和《春秋》所记录的时间基本一致。
春秋时期,周王氏势力逐渐减弱,当时诸侯群雄纷争不断,出现了春秋七霸,不过,学术界一般认为,这一时期比较有分量有代表性的应该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和楚庄王这五霸。
在春秋时期,各个国家之间的兼并和斗争是非常常见的,尽管变化和斗争不断,但是各国和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网上文化交流一个射线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反而加速了不同族属之间的接触和融合。
而在这个时期大批量的变化变动加上文化融合,国与国之间的兼并,使得原本几百个小国逐渐融合成七个大国和周围的十几个小国。
三、战国时期
如果说春秋时期更多的侧重点是在变法和文化融合的交流上,那么到了战国时期,这种趋势就变得更加的明显,甚至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也开始更加激烈平衡,一度形成了战国七雄的局面。
和春秋时期一样,战国时期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在当时西汉刘向编著了《战国策》,《春秋》是记录历史事件和文化思想的史书,而《战国策》则是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以及外交文化的史书。
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475年,结束于公元前221年,也是在这一年,秦国开始统一六国,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战国后期,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与战争都开始变得更加的频繁。形成了战国七雄,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国。
但是在商鞅变法过后,秦国开始逐渐成为这七个诸侯大国之间是最强的国家,随着实力壮大,也开始了建功,不断拓展势力的政治方向。
一直到公元前四世纪末,秦国的疆土基本和楚国接近。等秦国凭借商鞅变法,经过一番翻天覆地的改革,国力逐渐发展变强,而楚国的改革却并不彻底,再加上楚国地区广大,人口众多,后续为了抵抗秦国,楚国和齐国联合。
只可惜这个联盟并不牢固,联盟破裂之后,楚国向秦国发动攻击,最终却大败而归。为此以后秦国便开始正式扩张,很快就完成了东向大发展之路。
到了公元230年,秦国灭韩,公元前221年灭齐,原本的战国七雄除秦外全部都被消灭,被秦统一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华夏民族第1个中央集权国家,秦朝自此建立。
结语
秦朝的建立也意味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百家争鸣的时代,正式被画上了句号。这个时期虽然动荡变化不断,但是在文化和思想学术上的空前繁荣,也对后世文化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一度奠定了中国的基本文化发展方向,具有非常高的研究意义。
信息来源:
[1]春秋战国历史简介 历史网
[2]春秋战国 百度百科
[3]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原因 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