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西双版纳避暑,却成了购物团的“逃难”之旅?杨女士一家原本期待的轻松旅行,却因为导游的强制消费和恶劣态度,变成了一场噩梦。她的经历不仅让人心痛,更让人警觉这样的旅游陷阱,你是否也曾遇到过?
导游强制消费,逃离西双版纳如逃难8月12号,杨女士一家自驾到昆明,与其他一百多人汇合,乘坐公司安排的大巴前往西双版纳。本来开心的旅行因导游的恶劣态度和强制消费,让他们提前结束行程,连夜返回重庆。
记者联系活动组织人员未果,杨女士希望以此经历提醒大家警惕类似陷阱。
杨女士及其他游客尝试向公司负责人讨要说法,但公司表示对此事件感到遗憾,且无合同关系。
8月14号,抵达西双版纳后,参加了长达7小时的公司产品宣传会议,感到失望。
留在旅行团的游客证实后续行程仍以购物为主,整个行程持续到8月17号。
8月15号,杨女士及其他几家人选择逃离,经历了一场像逃难般的旅程,连夜返回重庆。
杨女士的经历提醒人们,不要轻信亲友的推荐,尤其是涉及公司组织的活动。
第二天,旅游行程变为购物,先后被带到翡翠店和乳胶床垫厂,导游施压要求消费。
杨女士于8月中旬计划带孩子去云南旅游,因亲戚介绍参加公司组织的免费西双版纳风情游。
游客集体维权,公司无视诉求8月12号,一百多位来自重庆的游客从昆明出发,前往西双版纳景区。这原本是一场躲暑的说走就走的旅行,但当抵达目的地后,他们才发现整个行程竟然都安排在购物店里。
原本规定15号结束的行程被迫提前结束,连夜返回重庆。
杨女士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表示,“我们到了景点根本就没玩,整天都是待在翡翠店和乳胶床垫店里。我们不买东西还要遭到导游的白眼和骂声。”
更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即便选择逃离旅行团,也并非能够顺利离开这里。
原本计划自由行的他们,在返回重庆后得知自己车辆被拖走了,而拖车罚款竟然高达5000元。
这是后续还留在西双版纳的游客提供的信息。
他们选择自行逃离的时间比杨女士一行人晚一天,但遭遇基本相同。
先是被强制消费,再遭到人生攥抑的恐惧,如同逃难般连夜返回重庆。
面对公司无视诉求,《消费者报道》记者试图联系相关负责人进行求证,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与记者电话沟通的还有几位参加该活动的游客,他们提到已经尝试多次向公司负责人反映问题,但都遭到拒绝接待。
出行前所说的“亲切服务、零购物”在抵达景点后变成了“恶劣态度、强制消费”,如此强烈反差让他们无法接受。
互联网时代需要警惕旅游陷阱面对《消费者报道》记者的采访,杨女士提到自己也是听亲戚介绍才报名参加这次活动的。
原本放假带孩子出去走走,顺便去看看亲戚介绍的风情景点。
报名时他们还特意向公司工作人员确认了能否按照宣传页上说的零购物规定行事。
而且因为活动本身是由熟人介绍的,所以报名时也没有签任何书面合同。
虽然官方网页上明确写着不收任何费用,但作为从业多年的老总了解行业规矩还是很清楚的。
像这种不明不白免费送你去旅游的活动几乎都是要变相消费的。虽然自己没有签任何字据,《零购物、亲切服务》是他们出行前唯一能够拿到手的证据。
而活动方则在拒绝退款时表示,“我们没有任何书面文字承诺和你们。”
杨女士提到,“现在想想当初报名真是太冲动了。只是听亲戚说话觉得有些靠谱就参加了。”
她提醒大家不要轻信亲戚朋友圈转发的旅游活动信息,“更别说像我们这样通过朋友介绍报名的了。”
其实她也知道自己亏在哪里,“如果有书面凭证我怎么会这么被动。以后再收到类似推荐就算是朋友圈转发的信息我也要求对方出具书面证明。”
在回忆这段经历时,她提到自己之所以能够顺利离开西双版纳其实得益于社交媒体和微信群。
尽管先后遭受两次重大打击(一次是被强制消费,另一次是车辆被拖走),但至少能及时联络上其他被困者让他们心情好了许多。
有位老哥甚至开玩笑说自己已经算是走运了,“幸亏我们不约而同选择了逃跑。如果第一次被强制消费没有警惕可能就不会有后面的车辆被拖走。总之这趟本来计划中的旅行是泡汤了。但能和大家平安抵达重庆已经算不错了。”
这其中所谓“不能算不错”的艰辛或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曾经怕怕的心理压力和导游的言语威胁都令他们闻风丧胆。
如果不是及时得到朋友圈里其他朋友提供的建议和支持,“被困者”可能就会真的按照导游说的那样乖乖待在西双版纳直到17号。
侄女被限制人身自由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整个“被困者”事件发生后,《消费者报道》收到了一位来自上海的读者来信。
信中提到类似强制消费导游限制人身自由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只是大多数游客遇到这种情况并不知道如何维权。
他们害怕得罪导游或者旅行社会付出更大代价。我们看到身边朋友圈晒出来那些美美的风景照时有时还真得替他们捏把汗。”
而能够引起上述读者共鸣并非杨女士一行人被困这件事。她信中提到,“我侄女也遇到过类似困境。虽然不是被困在旅游景点,
但其实两者之间并没有太大区别。关键是她也是通过熟人介绍才走进这个陷阱。”
上海读者在信中详细描述了侄女遭遇过的类似“被困者”经历。侄女原本计划在外地玩几天后返回上海,
毕竟暑假还有段时间可以好好利用。她去的地方是陕西省铜川市附近一个号称“集美食、景点于一体”的小镇,
而且据说镇上有一家酒店开在山洞里非常有特色。正是这些听起来魔幻又有吸引力的元素才让侄女答应去玩。
但当她真正抵达目的地时才发现酒店根本没有传闻中那么有特色。更让她感到恐慌的是,在短暂参观后酒店竟然直接关起门来,
并且明显告诉她不能走。“直到我收到侄女发来的视频和求救信息时才意识到她已经被困在那里。”
上海读者提到收到求助信息后曾多次试图联系侄女所谓的“熟人”但都没有任何回应。“对方应该早就知道酒店会这样对待侄女,
否则不会那么顺利地把‘免费’住宿机会转给我侄女。”
虽然经过上海读者多方奔波才将侄女从酒店解救出来,“被困者”事件算是圆满解决。
但她信末表达的担忧却引起了《消费者报道》记者的共鸣。“互联网时代旅游陷阱越来越多,
尤其像我们这样听信熟人介绍报名参加活动的更容易掉进去。”她认为除了自身警惕外媒体和相关部门也有责任对这些陷阱进行曝光,
让更多潜在受害者能够提前做好防范。
结语旅行本该是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时刻,结果却被消费陷阱搞得心力交瘁。杨女士的经历提醒我们,选择旅行活动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特别是那些“零购物”的宣传。大家在旅行中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或者点个赞支持一下,让更多人警惕这些旅游陷阱!
免费团?你可真会玩,下次再有这种事麻烦你不要再拿出来说了,你自己的智商可能会让大家难受
自由行会死吗,都自驾到昆明了
都想白嫖,谁都不用吃饭,其实成团的时候都心知肚明……贪婪而已
免费旅游还包吃包住,那是白日做梦。
怎么不想一下自己的贪心?自己算下成本不行吗?谁会无缘无故的给你服务?
在重庆热昏头了!跑到一个冬天都穿短袖的地方避暑![点赞][点赞][点赞]
西双版纳避暑?春节都 30 度的地方你去避暑?
你这个亲戚也拿着拉人头的提成呢!把你们给卖了!这样歹毒的亲戚,回去不找它算账还等什么呢?
想白嫖还拿出来说事,脸大如盆
免费游,奉劝想占便宜的心态就别出来丢人了,你会免费为别人安排车辆人员物件,忙前忙后的吗?[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首先天上不会有免费的午餐,你不贪心会去报这种旅游行程吗?不从自身找问题,他们才会利用你这贪小便宜心理(不,不是便宜,是免费)
贪便宜,活该,不知道有纯玩团吗
贪小便宜,活该被骗!
便宜不好占的。
贪便宜去的呗。
占小便宜吃大亏
太孬了,那么多人,为什么不把旅行团的人暴打一顿,往悬崖下一推。
想占便宜,活该,恶人还须恶人磨
天下没有免费午餐[呲牙笑][点赞]
这个月份去西双版纳避暑?没长脑子吧,再说便宜无好事,旅游都不看攻略的吗?虾逼[笑着哭][笑着哭]
我想说像你们这样被骗了的人,怎么还有脸说出来?前一段时间还有个什么40块钱,三天两夜的跨省旅游,出门都不带脑子的嘛。
一个毫无信用的社会
这种破事说了多少年了,还有人上当,只能说活该。
没办法,能外出旅游的也就是有钱没地方花的,穷苦百姓现在连工作都没有,怎么去旅游
一百多人打不过一个导游?
云南
免费的东西最贵
只想说“活该”
云南是不敢去
便宜的东西除了便宜到处都是毛病
拉倒偏僻处,强制买东西有多少年了?至少三十年!为什么越演越烈?不痛不痒的处罚,导致收益大于处罚。
一塌糊涂
天下哪里会有免费的午餐嘛![敲打][敲打][敲打]
天上不会掉馅饼!不会掉馅饼
旅游遭遇陷进可能是真的,但作者的叙述有点语无伦次。
贪便宜就应该预料到这个情景
整个大西南地区民风都被噶腰子国污染了。
人家凭什么给你免费,搞公益还是扶贫?,你想占便宜结果反被宰
富甲天下的广东人不也经常报云南这种套路团吗?发图文视频说每天两顿泡菜连吃一个星期[呲牙笑]
钱钱钱
什么公司,一直沒说,是云南的、还是重庆的?
没有人管理,啥东西都会出现!
免费你也信
这是也好意思拿出来说,贪便宜
我曾经报一个100块钱的团云南10天游。还没有购物这一说你们信吗?
奇怪为什么不报警呢?
我出去旅游都是先自驾或者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到达旅游景点后花几百块钱请个当地的野导游,哪是纯玩的
这么多旅客应组织起来反击组织者
应该是误入传销(直销)团伙组织的活动,原因从自身方面找,第一,不要贪便宜吃大亏,天上不会掉馅饼,建议不用跟团,想去哪里去哪里。第二,勿需恐慌,可以报警。作为走遍云南的云南人就没碰到过这类怪事。
不是说有困难找警察吗??
又贱又活该
这公司合伙整人
这是自由市场经济?
我就想知道这事政府到底管还是不管?
用脚趾头想想吧,免费提供车带你吃带你喝给你提供酒店住,又不消费,你不是占便宜吗你怎么脸那么大?天上能掉馅饼吗?
撵走这些外地骗子,国内诈骗犯[笑着哭][笑着哭]
黑社会
免费的就不要抱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