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小利浦
编辑:望梅止渴!
一村无声,两里寂静,三春过尽,四季变迁,五畜皆空,六老七少散尽,九月十年悲泪茫。
——【序言】——昔日热闹的村庄,如今只剩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青壮年纷纷离乡追求城市梦,留下的是一片寂静、荒凉和无尽的乡愁。
现代化的进程,将乡村的温情和生机消磨殆尽。这是一幅触目惊心的画面,面对这片凋零的土地,我们该如何让它重焕活力?
如何拯救这份被抛弃的乡愁?
——【正文】——小时候,我的农村生活总是充满了活力与欢声笑语。清晨的霞光洒在田野,与露水交相辉映,我们一帮孩子光着脚丫在泥土小路上追逐嬉戏。
清晨的村子是一天的起点,
鸡鸣犬吠此起彼伏,母亲已经在厨房忙碌,手巧的她总能变着花样准备早餐。
早餐过后,父亲挑着担子准备下地,母亲则赶鸭子去田边觅食。
而我,会捏着母亲的衣角,跟到村口,再被她温声呵斥,头也不回地朝学校的方向跑去。
上学的路上,周围是一片青翠的稻田,微风下稻浪如海,就像是村庄的呼吸声。
我们几个小伙伴一路欢歌笑语。有时候,我们会顺着小溪去捉鱼,或是追逐蜻蜓。这条记忆中的小溪,承载了我们太多的欢乐与秘密,盛夏时,我们还会畅游其中,直到太阳落山。
村里的生活虽然简单,却充实而快乐。白昼时分,大家都忙碌在田间,乡亲们互帮互助,碰见了总要喊一声,然后聊着家事农事。
在丰收时节,田野上总是一片繁忙景象。
夜晚,村民们则会聚集在村头的老榕树下,小孩子们玩着自制的游戏,大人们则在纳凉休闲,或者聊聊村里的大事小情。那时候,乡村的每一天都好似在过节,每个黄昏都伴随着炊烟与欢声。
然而,岁月流逝,那个热闹而温情的村子渐渐发生了变化。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外出务工,城市里的高楼大厦与亮丽的街灯成为了他们记忆中新的风景。
年轻人在村口上车,再也不见回头,老人们望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无言而神色复杂。村子开始显得有些寂寞,那些熟悉的面孔一个个消失,甚至连村口的那家杂货铺也少了光顾的人群。
每当回忆起这些变化,我不禁唏嘘不已。
我的父母也在这样的潮流中,为了我们兄弟姐妹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到城市打工。
村里留下的,更多是老人和小孩。
每天的家务从农田收割转到了院落拾掇,从瓜果成熟转到了鸡鸭喂食。
村头的老榕树下,那些曾经属于我们的笑声变得稀薄。甚至有人说,连冬日的寒风都带走了曾经的喧闹与热闹。
乡村的经济形态不可避免地被现代化卷入,
这带来了阵痛。
很多田地,因为无人耕种而荒废,杂草丛生。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村里的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孩子们有了更好的开端,却也被迫告别了童年时的玩伴。我的几个玩伴为了能在城市站稳脚跟,努力学习,远走他乡,我们在不同的城市追逐着各自的梦想。
但即便是远离故土,这份情结从未消失。
每年春节是乡愁最浓的时刻,回村过年成了每一个离乡人的心愿。村里在那时迎来了久违的热闹,外出务工的人们带回了城市新鲜的事物和故事,与村里的老人们分享。
孩子们围绕在一起继续未完的游戏,而大人们则热衷于讨论这几年的变化与未来的希望。
尽管村子因为生活的变迁而多了一分安静,却也多了一种新的繁荣。
近年来,国家开始推动乡村振兴,让村里的年轻人看到了一丝回乡创业的希望。
农村的土地上重新种起了绿色的庄稼,合作社和农业项目为乡村带来了新的活力。
村里的老人不再只是守着炊烟,更开始参与这些新型农耕方式,年轻人返乡,和留在村里的老人共同奋斗,致力于重建家乡的辉煌。
我常常站在那棵老榕树下,希望这里的变化能成为新故事的开端。尽可能长地留住那些离家的孩子,是每个村里老人心中的期盼。他们试图让每一个走出去的年轻人知道,乡村不仅仅是儿时玩耍的场所,也可以是追逐梦想的舞台。
人生如海,岁月如帆。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乡村的变迁让我更加珍惜那些简单的日子。我的家乡,是我梦开始的地方,也是重拾温暖的港湾。
愿这些经历可以让每一个听到的人明白,乡土的魅力在于她与生俱来的那份真挚与热情。
不管我们走得多远,乡村的那份宁静总能让我们不忘初心,在每一个疲惫的时候,为我们的心灵送上一份安详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