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军区政治部方唯若副主任赠书200余册,从此186团有了图书室

我亦不堪烟火 2024-12-11 11:52:14

1981年深秋,在西北军区的一个团级单位里,一个不起眼的"指导员之家"悄然成立。当时,图书资料稀缺,政工干部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如何提升基层指导员队伍素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1982年春天,一位军区首长的到来,为这个基层单位带来了转机。兰州军区政治部方唯若副主任不仅带来了200余册珍贵图书,更带来了对基层建设的关怀与期望。从此,186团的"指导员之家"开启了新的篇章,一支素质过硬的基层政工队伍在这里崭露头角,一段培养军队基层骨干的动人故事也由此展开。

军营寒冬盼春来

1981年的中国军队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遍神州大地,军队建设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那时的基层部队,特别是西北军区的许多连队,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基层指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升。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86团的政治处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1981年11月3日,他们在团部建立了"指导员之家"。这个决定看似简单,却为日后的发展埋下了重要伏笔。

建立之初的"指导员之家"十分简陋。一个小小的资料柜,零星几本教材,就是全部家当。政工干部们渴望学习,却苦于没有足够的学习资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团里开始多方寻求支援。

他们首先从本团收集院校教材和相关资料。这些材料虽然数量有限,但为指导员们提供了最基本的学习资源。政治处的同志们没有止步于此,而是继续寻找各种可能的渠道。

他们打听到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思想工作的艺术》,立即购入50本分发给每位政工干部。这本六万字的小册子虽然并不厚重,但内容切合基层实际,很快成为指导员们的必读书目。

政治处还主动与军队院校建立联系。他们向石家庄陆军学院求援,争取到了《军事教育学》等专业教材。同时,他们也没有放过地方资源,在新华书店搜寻到了《普通心理学》《教育学》等基础书籍。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来之不易的资源,186团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每周二被定为业务学习日,指导员们可以在"指导员之家"阅读学习,但图书资料必须妥善保管,不得带出。

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在当时的军营中并不罕见。改革开放初期,全军上下都在摸索如何提高部队战斗力,如何培养新时期的军事人才。186团的这些努力,正是这一时期军队基层建设的缩影。

他们的做法看似平常,却体现了军队基层单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资源匮乏的条件下,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搭建起了一个学习平台。这个平台虽然简陋,却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春风化雨润军营心

1982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二月的一天,兰州军区政治部方唯若副主任带着一支工作组来到186团视察工作。视察过程中,方副主任注意到了"指导员之家"这个新生事物。

看到资料柜里零星的几本书籍和整齐摆放的学习笔记,方副主任驻足良久。通过和团里干部的交谈,他了解到基层指导员们渴望学习却苦于没有足够资源的困境。

没过几天,方副主任就派人送来了一批珍贵的图书。这批图书多达200余册,其中不乏马列经典著作。这些在当时都是十分稀缺的资源。

收到这批书的那天,186团政治处的同志们立即着手调整"指导员之家"的布局。他们搬来了新的书架,重新规划了阅读区域,让这个空间变得更加适合学习。

在整理这批书籍的过程中,政治处的同志们发现了许多之前从未见过的马列著作。这些书籍的到来,大大丰富了团里的学习资源。

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图书,政治处专门制作了借书证。这个小小的证件,标志着186团的"指导员之家"正式升级为图书室。

新图书室的墙上,挂上了十个醒目的大字:"做启迪美好心灵的匠师,当点燃理想之火的红烛"。这句话成为了团里政工干部们共同的追求。

图书室建立后,团里制定了完整的管理制度。借阅规则、保管方法、学习时间安排等都有了明确规定。

方副主任的这批赠书,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体现了上级机关对基层建设的重视。这种重视给了186团莫大的鼓舞。

团里开始组织政工干部系统学习这些书籍。他们不仅自学,还邀请有经验的同志进行辅导和经验分享。

为了让学习更加系统化,团里向西安陆军学院求助。在兰州军区政治部的协调下,陆军学院派出了优秀教师前来授课。

这些教师根据院校基层政工干部培训计划,为团里制定了详细的在职培训课程。他们还建立了考核制度,确保学习效果。

图书室的建立,为186团的政工干部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通过这些书籍,他们接触到了更广阔的思想世界。

这些来之不易的图书很快就发挥了作用。政工干部们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就会来到图书室查阅相关资料。他们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提高业务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一批又一批的基层政工干部在这里成长。他们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同心筑梦育人才情

1982年春末,186团的图书室已经成为了团里最受欢迎的场所之一。在政治处的精心组织下,基层指导员们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每到周二的业务学习日,图书室里总是座无虚席。指导员们手捧着方唯若副主任赠送的珍贵书籍,认真研读做笔记。

为了让学习更有针对性,政治处组织了多个学习小组。这些小组按照不同专题划分,有的专攻马列著作,有的研究军事理论,有的钻研教育心理学。

团里还邀请了军区和陆军学院的专家来授课。这些专家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理论知识,还结合自身经验为指导员们答疑解惑。

学习小组每月都会举行一次研讨会。指导员们在会上交流读书心得,分享工作经验,探讨遇到的实际问题。

政治处还开展了"学习之星"评选活动。每季度评选一次,获选者的事迹被张贴在图书室的荣誉墙上。

这种良性竞争机制调动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指导员们不仅在业务学习日到图书室,空余时间也会来这里查阅资料。

为了让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能力,团里开展了"理论联系实际"活动。指导员们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中。

他们在连队开展思想教育时,不再是简单照本宣科。而是结合所学理论,用更生动的方式向战士们传递思想。

有的指导员开始尝试用心理学知识帮助战士解决思想困惑。有的则运用教育学原理改进连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这些变化很快在连队中产生了积极影响。战士们的思想觉悟提高了,军营的文化氛围也更浓厚了。

看到这些成效,团里决定进一步扩大图书室的影响力。他们邀请优秀的指导员走上讲台,向其他同志传授学习经验。

图书室还建立了学习档案,记录每位指导员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轨迹。这些档案成为了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

随着时间推移,186团的指导员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了上级机关的认可。

军区首长在视察时专门表扬了186团的做法。他们认为这种重视学习、注重实践的方式值得在全军推广。

在这种良好氛围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基层指导员把图书室当成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在这里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能力。

图书室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政治处根据实际需求,继续添置新书,更新设备,改善学习环境。

这个由方唯若副主任的赠书而起步的图书室,逐渐发展成为了培养军队基层政工干部的重要阵地。它见证了一批又一批指导员的成长,也推动着部队建设的进步。

星火燎原耀军营光

1983年初,186团的图书室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小有规模的基层文化阵地。这个由200余册图书起步的场所,如今藏书已超过2000册。

军区首长再次来到186团视察时,看到的是一个焕然一新的"指导员之家"。宽敞明亮的阅览室里,整齐的书架上不仅有军事理论书籍,还增添了大量文学、历史、科技等方面的读物。

团里的这种做法很快在军区内引起反响。其他部队纷纷派人来186团参观学习,借鉴经验。

到1983年年中,军区已有十多个团级单位建立了类似的图书室。这些单位都把186团作为标杆,学习他们的管理模式和育人经验。

在这个过程中,186团的政工干部收获了意外之喜。他们中有多人在军区组织的业务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

团里的指导员在各类军事比武中也常常表现出色。他们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实践能力也明显优于其他单位的同行。

1983年底,军区专门召开现场会,推广186团的经验。与会代表参观了图书室,听取了工作汇报,对这里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会议期间,方唯若副主任再次来到图书室。看到当初那批赠书发挥了如此大的作用,他十分欣慰。

军区决定在全区范围内推广186团的做法。他们要求各部队都要建立类似的学习场所,加强基层政工干部的培养。

这一决定极大地推动了军区基层文化建设。到1984年初,军区已有八成以上的团级单位建立了自己的图书室。

186团的探索也引起了更高层的关注。总政治部派人专程来团里考察,了解基层政工干部培养的经验。

考察组对186团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他们认为这种从基层实际出发、注重干部成长的方式很有推广价值。

1984年中,186团的做法被总政治部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军推广。这个始于一次赠书的故事,产生了超出预期的影响。

随后几年,全军掀起了加强基层政工干部培养的热潮。各部队纷纷建立图书室,开展系统化的学习培训。

到1985年,186团的图书室已经发展成为军区基层文化建设的一面旗帜。这里不仅是学习的园地,更成为了培养军队基层骨干的重要基地。

军区专门成立了以186团为核心的基层政工干部培训网络。这个网络把军区内的优质教育资源整合起来,为基层培养更多的优秀干部。

186团的经验证明,基层建设要从实际出发,抓住干部的成长需求。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比简单的"输血"更有效果。

这个始于1981年的图书室建设,从一个基层单位的小创新发展成为推动军队基层建设的重要经验。它印证了一个道理:只要真心实意为基层着想,再小的火种也能燎原。

方唯若副主任当年的那批赠书,不仅改变了一个团的面貌,更推动了军队基层建设的进步。这个故事也成为了军队基层建设史上的一段佳话。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