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曾是军事机密,因为一场罕见天灾,毛主席决定公开

史晓生追寻历史 2024-08-01 23:39:28

现如今,人们收看、收听乃至查询天气预报,是极为平常的一件事情,方式也多种多样,十分的便捷。

但在六十多年前,天气预报曾经是军事机密,普通百姓是无法获得天气预报信息的。

但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让毛主席当即拍板决定,哪怕是有再大的风险,也必须克服掉困难,把天气情况向全国人民公开预报。

怎么回事呢?这得从新中国成立的次年说起。

1950年6月,新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气象机构,也就是军委气象局,向《人民日报》下达了一份通知。

通知的内容很简单,就是从即日起,要求《人民日报》不再在报纸上刊登天气情况和天气信息。

至于为何这么做?就得先说一说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从有文字记载开始,人们就逐渐意识到天气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性,而除了知道天气会影响生产生活之外,古人们也很早就感觉到天气会对战争的走向产生影响。

而经过对天气的研究,古人们也找出了不少利用天气变化,来达到趋利避害,甚至克敌制胜的办法。

这其中,有不少至今还流传的经典例子。

最出名的,莫过于《三国演义》里的赤壁之战,东吴大都督周瑜欲对曹军采取火攻,但由于江面上连日来一直刮西北风,这就导致曹兵的船只处在了上风口。

要是在这种情况下强行用火攻,那不仅烧不到曹兵,反而会烧到处在“下风口”的自己。

所以,周瑜为此事颇为头疼,而就在他无计可施的时候,诸葛亮前来献计,说“欲破曹兵,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此话一出,可把周瑜给气乐了,用火攻还用你诸葛亮说?难道我堂堂大都督不知道吗?并且,欠东风也用不着你提醒,问题是眼下去哪弄东风?

而诸葛亮则淡然一笑,对周瑜说,他能借来东风。

之后,诸葛亮“登坛做法”,果然没多久东南风骤起,借助这股东南风,周瑜迅速大破曹军,取得了巨大胜利。

实际上看过小说的人都知道,并非是诸葛亮会什么法术,而是他善于观察以及他对气象的研究,因此在通过观察之后他就推断,当年的十一月二十日是“冬至”,而冬至到来之前,如果长江沿岸阴气旺盛,那么就会刮西北风,反之则会刮东南风。

从这里就能看出,诸葛亮的做法,实际上就等同于天气预报了,他利用这种能力,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当然,《三国演义》只是小说,但在真正的古代历史中,因为天气而改变战争走向的事情也比比皆是。

比如王莽篡汉时,由于王莽军人多势众,绿林军被打的节节败退,一直退到了昆阳,眼见就要顶不住的时候,刘秀赶来救场。

而就在刘秀率军与王莽军杀得难分难解之际,突然狂风大作,天空炸雷一个接一个,大雨也倾盆而下,史料记载,“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

由于天气变化的太过突然,让王莽军迅速溃散,而刘秀乘胜追击,最终取得了昆阳之战的胜利。

这个例子说明,了解天气,并利用好天气,那么就可能在战场上创造出奇迹。

而这就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天气是会对军事行动产生极大影响的,正因为如此,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与军事行动、战争胜负休戚相关的天气预报和气候资料,就被列为了军事机密。

而在1950年的6月朝鲜战争爆发,这么一来,天气预报信息就更有必要列属军事秘密了,所以,军委气象局才会向《人民日报》下达不再刊登天气信息和天气预报的通知。

但我们都知道,天气除了会对战争产生影响之外,在老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当时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天气更是对农业生产有着极其关键的影响。

而为了预测天气帮助农业生产,我国的古人们发明了包括二十四节气在内的多种办法,另外还有根据动物反应、看风、看云等来预测天气。

但这些办法,始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没有现代技术预测出来的天气预报准确,所以,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报纸上的天气预报,是最具权威也最准确的天气信息。

但突然这么不再公布,就让百姓失去了能知晓准确天气信息的渠道。

而在195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让天气预报重新回到了人民大众身边,推动和决定这次改变的,正是毛主席。

1953年3月底至4月初,包括河南、安徽、山东、山西、陕西在内的170多个县,遭遇了罕见的晚霜冻害,由于气温过低,导致大量冬小麦以及春种黄豆、高粱等农作物被冻死。

事后据统计,当时全国农作物冻害受灾面积,高达758万公顷左右,而冬麦区的小麦减产,则达到了大约30亿公斤。

造成如此严重的灾害,除了因为这场寒流来的突然之外,也与百姓得不到及时、准确的天气预报有关。

消息传到北京,毛主席在得知农民受灾如此严重后,一连好几天都心情沉重。

毛主席太知道这些损失对农民意味着什么了,所以,在一次会议上,他对周总理等人就说,“过去老百姓是靠天吃饭,得看老天爷脸色过日子,这样的局面,应该改一改了”。

此话一出,周总理马上就明白了毛主席是在指什么,于是他说,“这次要是老百姓提前知道寒潮到来的时间,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损失就会小很多”。

毛主席正是这个意思,他转头就询问参会的军委同志,“我们的气象局,可不可以做到“未卜先知”呢”?

而军委的一位同志回到说,“目前是可以做到的,我们有专业的设备,再参考历史资料,能够研判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

但在说完之后,军委的这位同志顿了一下又说到,“现在气象信息事关国防、军事,所以,目前是只向军事单位提供的”。

其实军委同志想表达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技术上可以预报天气,但若是公开,就会在国家安全上带来隐患。

但毛主席没等军委的同志说完,大手一挥就斩钉截铁的说,“气象部门要把天气常常告诉老百姓,国民党不管老百姓死活,而我们是关心老百姓的。”

至于如何克服在公开气象信息后有可能会带来的不利影响,毛主席只说了四个字,“克服困难”。

就这样,在毛主席的决定下,天气预报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

当然,在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之前,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做的,第一是为了更准确的预报,第二是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象信息不可能一致,所以,相关的设施设备以及人员,都要跟得上。

但因为有了毛主席的指示,各方面工作进行的相当快。

比如从取消加密到拟编气象电码和区站号,再到确定使用明码预报,前后仅仅用了八天完成了。

之后,在全国各地建立气象观测站,以及培训气象观测人员的工作也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最终,在1956年,曾经是军事机密的天气预报,真正的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当年6月,中央气象局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下发了一份通知,通知中要求各地的人民广播电台和广播站,在当月开始,每日定时预报天气。

并且,通知中还提到,各地应当经常去收集群众对于“天气预报”节目的意见,做到及时反馈处理,以改进天气预报的工作。

而在天气预报正式公开播报的第一天,全国到处都能看到一种热闹的景象。

城市里,有收音机的人家,挤满了左邻右舍,每个人都认认真真的盯着那台小小的收音机,聚精会神的听天气预报,唯恐错过一个字。

而在农村,一些地方专门在高处架设了喇叭,通过转播,向乡亲们播放天气,而每当天气预报的播报时间快到时,大家都会停下手中的活计,专心致志的听完。

与此同时,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多家主流报纸,也会在当天的报纸上,刊登次日的天气预报。

当然,在这个阶段,我们还处在“听”天气预报的地步,真正从“听”到“看”,则要到70年代末期了,而这其中,还有一段有意思的小故事。

1979年时任中央气象台副台长的王世平,前往日本考察气象事业,而在他入住的宾馆房间里,他看到了天气预报的另一种不一样的播报方式。

当时他就注意到,日本的电视台会每隔一段时间播报一次天气预报,同时,主持人是指着日本地图,一个地区一个地区的进行预报。

这个发现,让王世平十分激动,用电视机来播报天气,可比单纯的语音播报直观多了。

当时王世平就想,既然国外能搞,那我们一定也能搞,并且还要做的更好,带着这个想法,王世平回到了国内,并迅速把他的想法写成报告上交。

最终,王世平的想法得到了上级的批准,而中央气象台,也开始与中央电视台达成了合作协议。

但达成合作协议之后,问题就出来了,毕竟这种预报方式以前从没有人弄过,大家也都没有经验,怎么办呢?

最终,气象台和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达成一致,先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然后等到经验充足和时机成熟了,再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方式。

经过准备,在1980年7月7日,《天气预报》节目首次在央视一套亮相。

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天气预报的第一次直播时长只有两分钟,并且,节目的制作也比较粗糙。

比如,当时主持人背后的拍摄背景,也就是我国的地图,是工作人员手绘的,而上面各个省份的天气情况,也是手绘的卡片贴上去的。

但就算是这样,依然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眼光,值得一提的是,最早的电视播报天气,是没有背景音乐的,还是到了1984年,中央电视台从浦琦璋老师改编演奏的《渔舟唱晚》中,选取了1分33秒到2分42秒这一段,开始作为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

而这首背景音乐,一直用到了现在,承载了许多人的回忆。

与此同时,天气预报节目也在不断改进,从手绘背景画面和图片改为了播报某个城市时,该城市在地图上的所在位置亮灯,使得观众能更直观和准确的看到相应城市。

再往后,也就是1986年,天气预报又采用了“单色动态卫星云图”,而到了当年10月,单色云图又升级为彩色,其中还增加了包括太阳、云朵、雨点等示意图案,使得整个画面看起来更加的生动。

而到了1989年,天气预报从新闻联播中单独剥离出来,成为了一个单独的节目,并在新闻联播之后,准时准点播出。

经过之后的不断变化和改进,最终成为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

时至今日,获取天气预报的渠道多种多样,距离气象信息解密也过去了将近七十个个年头,但从军事机密转变为走进寻常百姓家,背后是毛主席等老一辈领导人的对人民的关怀,更是一代代气象人的不懈努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