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伤脑,无论多少!远离酒精,全身收益

保健时报 2021-11-06 10:45:23

喝酒伤脑,无论多少

本报记者 董超

酒过三巡后,很多人会有这样的体验,头疼、头晕、恶心,甚至会“断片”,行为不能自制。可见,酒精已经伤到了脑袋。综合一系列研究的结果显示,一次醉酒伤脑会持续6周,而且即便是少量饮酒也会对大脑产生伤害,滴酒不沾是最安全的饮酒量。

0 1 一次醉酒伤脑6周

此前,西班牙神经科学研究所和德国中央心理健康研究所的联合研究小组,将90名酗酒者的大脑磁共振成像同36名不饮酒者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到酗酒者大脑白质的持续退变过程。大脑扫描结果显示,酒精对两个大脑部位的影响最大,一个是海马体,另一个是前额皮质。记忆、情感、决策以及行为等均受这两个部位控制,因此上述功能会受到损伤。

与滴酒未沾的人相比,醒酒两周后,饮酒者大脑内神经元的电活动仍然明显偏少,这种影响会在停止饮酒后持续6个星期。该研究结果还表明,酒精显然使青少年的脑子偏离了正常发育轨迹。由于大脑前额叶区是最晚成熟的,因此前额皮质灰质影响最为明显。额叶皮质是负责执行功能的大脑区域,包括认知过程。大脑前额叶皮层的加速衰退会导致认知功能的加速损伤。酒精对这些区域造成的损害,还可能会影响判断力、决策力、自制力等。

另外,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对英国约2.5万人的酒精摄入量与大脑受影响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牛津大学高级临床研究员安雅·托皮瓦拉表示,经过对被调查者脑部扫描结果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饮酒对大脑的灰质有影响。灰质是大脑中组成“信息处理重要部位”的区域,“喝得越多的人,他们的灰质就越少。”

喝酒的确会“上头”,一口酒下肚,一分钟内,就会有20%的酒精进入大脑,影响我们的行为、情绪和睡眠。如果大量饮用,酒精就会变成麻醉剂,通过影响神经中枢来麻痹感觉、蒙蔽思维。

0 2 但凡饮酒都会伤脑

酗酒会伤脑,那么少量饮酒是不是不会对大脑健康造成影响呢?此前发表在《科学报告》上的一项研究也发现,即使是适度饮酒也会导致脑容量下降。为了了解饮酒对大脑的影响,研究人员对300名年龄在39~45岁的人进行了调查。大多数参与研究的人的饮酒量为中等或低风险水平。即使是这样的饮酒水平,脑部扫描也显示他们的脑容量与平均相比有所减少。

另据《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长达30年的队列研究显示,每周摄入30单位(1单位约为8克酒精)酒精的参与者海马体萎缩的风险最高,是不饮酒者的5.8倍;适度饮酒者(男性:7~21个单位/周,女性:7~14单位/周)右侧的海马萎缩的风险是不饮酒者的3.4倍;轻度饮酒(1~7单位/周)也不能预防海马体的萎缩。

喝酒伤大脑,有三个关键期。《英国医学杂志》刊登澳大利亚和英国研究人员联合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从出生到死亡,饮酒与大脑健康受损都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大脑动态变化的三个阶段对酒精的神经毒性特别敏感:妊娠期(从受孕到出生)、青春期后期(15~19岁)和老年期(65岁以上)。在这些敏感时期,饮酒都会伤害大脑。孕期即便少量饮酒,也会导致胎儿酒精谱系障碍,大脑结构异常,进而增加脑容量减少和认知障碍风险;青春期狂饮(一次饮酒超过60克乙醇)会导致大脑皮层体积与功能连通性减弱,大脑发育异常,引起认知功能低度或中度障碍;中老年人群中,很多人经常少量至中等量饮酒。研究已证实,老年人脑萎缩与饮酒有关。65岁后,脑萎缩进程加速,饮酒过量必然会增加老年痴呆症(特别是早老性痴呆)风险。即便适度饮酒也会导致中老年人脑容量受损,增加脑萎缩和大脑认知障碍风险。

0 3 远离酒精全身受益

饮酒不仅伤脑,还会危害全身健康。今年8月发表在《内科医学年鉴》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团队发现,仅一杯葡萄酒就会迅速且显著增加饮酒者房颤的风险。这项研究提供了第一个证据,证明饮酒会在几小时内大幅增加出现心律失常的几率。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可能与人们普遍认为的酒精可以“保护心脏”的观点背道而驰,也与“房颤与大量饮酒有关”的普遍观点相反。因此,减少或避免饮酒将有助于降低有害影响。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领导的一项新的全球大型研究披露,2020年新增74.13万例癌症病例与饮酒相关,约占全球新发现所有癌症病例的4%。英国剑桥大学研究小组曾发布一项研究指出,饮酒会增加体内有害化学物质产生,造成DNA损伤,有助于癌症发展。研究显示,酒精消费与癌症风险紧密关联。

世界卫生组织称酒精是一种有毒物质。《2015-2020年美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饮酒应适度,同时不建议不喝酒的人开始饮酒。美国心脏协会也有类似的建议,声明“适度是关键”,同时也警告,不喝酒的人还是要坚持不喝酒。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建议,对于饮酒者应限制每天酒精摄入量。肝肾功能不良、高血压、心房颤动、怀孕者不应饮酒,糖尿病患者不推荐饮酒,不建议不饮酒者通过少量饮酒预防心血管病。但目前,人们对“适度”饮酒没有明确的共识,最安全的方式还是滴酒不沾。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 董超 万涛 值班主任 || 范宏博||
0 阅读:208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