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下目前自研智驾车载芯片的车企
蔚来:神玑 NX9031
24年7月流片成功,采用5nm车规工艺,支持32核CPU,一颗芯片性能等效四颗英伟达 Orin X,可以支持端到端自动驾驶算法。
小鹏:图灵芯片
24年8月流片成功,图灵芯片搭载40核处理器、2个自研ISP和2个自研NPU单元,一颗芯片性能相当于三颗OrinX,除了可以支持自动驾驶外,还可适配 AI 机器人、飞行汽车等,实现多模态任务融合。
理想:舒马赫芯片
采用台积电5nm工艺生产,原计划去年底流片,但没有成功,目前应该在重新调整阶段。
吉利:星辰一号自动驾驶芯片
采用7nm制程工艺,内置多个 CPU集群,NPU 架构原生支持 Transformer 大模型,NPU算力可达512 TOPS,计划在25年量产,26年广泛应用在旗下高端车型。
东风:DF30 芯片
刚宣布流片成功,可应用于动力控制、车身底盘、智能驾驶辅助等领域,预计明年量产。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宣布加入自研的,比如奇瑞。
不过能让我们看到的成功案例是少数,更多的已经默默放弃了。自研芯片对于车企而言并不是「最优解」,因为它不仅需要技术和资金的持续投入,而且可能长期看不到效果。
这就不得不提放弃自研的零跑。作为「价格屠夫」,零跑65%的核心零部件都是自研自产,之前也和大华团队自研过智驾芯片:凌芯01,但是后来朱江明认为投入产出不成正比,表示「除非自身规模能达到200-300万销量规模,手握充足预算,否则不会重启自研芯片项目」。
所以,自研芯片是一条很难的路,注定只有小部分人能跑通,大部分还是选择投入供应商的怀抱,但同时,这是一条「难而正确」的路,必须要跑通,就看最后的成功者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