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名刚入职武警济南支队仅一个月的大学生因表现突出荣立一等功,然而当他的母亲在颁奖现场接过奖章时,却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8年的一个冬日,山东莒南县鲁东南烈士陵园内,一场特殊的表彰大会正在举行,台上,一位母亲手捧着鲜红的国旗覆盖下的骨灰盒,旁边摆放着一枚沉甸甸的一等功奖章。 她泪水涟涟,低声呢喃着儿子的名字,声音中夹杂着无尽的悲伤与骄傲,台下,武警官兵、公安人员肃立默哀,三声枪响划破长空,仿佛在为这位年轻的烈士送行。 这位烈士名叫王成龙,一名刚从武警济南支队入职仅一个月的大学生士兵,他用23岁的生命,书写了一段短暂却震撼人心的传奇。 王成龙的故乡在山东临沂,那片浸染着红色精神的沂蒙大地,从小,他就听着父亲讲述红军的故事,那些关于牺牲与奉献的往事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种子。 高考那年,他以625分的优异成绩脱颖而出,这在竞争激烈的山东足以叩开许多名校的大门,然而当同学们纷纷填报重点大学时,他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武警工程大学。 亲友不解,甚至劝他三思,但他目光坚定:“我想当兵,为国家做点事。”正是这份执念,指引他走上了与众不同的道路,在军校的四年,他不仅保持学业上的优异,更通过刻苦训练弥补了体能上的不足。 每天清晨,当同学们还在梦乡,他已在操场上挥汗如雨,毕业时,他的综合成绩在全校1000多名指挥类学员中名列第六,站在毕业典礼的台上,他向远道而来的父母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那一刻,他不再只是父母的儿子,更成为了一名肩负使命的人民子弟兵,毕业后,王成龙被分配到武警济南支队,但他并未满足于此,他主动申请加入号称“闪电突击队”的特战中队,那是一支要求极高、任务艰巨的精英队伍。 入职不到一个月,他便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阳光开朗的性格赢得了战友们的信任,2018年9月,部队组织“魔鬼周”极限训练,这是一项考验体力与意志的艰苦任务。 王成龙作为第一小队的队长,总是走在队伍前列,提醒战友注意安全,他的努力和责任感让所有人看到了一个年轻士兵的担当,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份担当会在一次意外中绽放出生命的绝响。 9月12日凌晨四点,部队正在邹城市大束镇水河村附近进行25公里徒步行军,一辆严重超载的大货车突然从后方驶来,违规变道,速度不减,直冲向行进中的队伍。 黑暗中,王成龙最先察觉到危险,他大声喊道:“散开!”与此同时,他用力将身旁的战友曲鸿建推向一侧,货车呼啸而至,他却来不及躲避,被猛烈撞倒,左腿卷入车底拖行了数米。 战友们迅速将他救出,送往医院抢救,医护人员拼尽全力,但他的伤势实在太重,多处骨折和内脏损伤让这个23岁的生命终究没能挺过来,那一刻,训练场上的喧嚣归于寂静,战友们的眼眶湿润了,他们知道,若非王成龙的果断一推,牺牲的可能不止他一人。 王成龙的牺牲震动了部队,也让他的家人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他被追授为革命烈士,并荣获一等功,表彰大会上,当母亲接过那枚奖章时,她的手微微颤抖,眼泪止不住地滑落。 她想起了儿子临行前的话:“妈,济南离家近,我以后常回来看你们。”那时的他笑容灿烂,满怀憧憬,谁能想到这竟成了永别,奖章是儿子用生命换来的荣誉,是对他在生死关头无私选择的肯定,可对母亲来说,这却是她失去至亲的见证。 她哽咽着说不出完整的话,只是紧紧握着奖章,仿佛这样就能留住儿子的一丝气息,他的父亲则默默将儿子最后一个月的工资交作党费,用这种方式延续着他的忠诚,这对朴实的父母,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国家和儿子的双重支持。 王成龙的故事传遍了家乡沂蒙大地,送别那天,乡亲们自发站在道路两旁,含泪目送这位年轻英雄最后一程,他的生命虽短暂,却如同一道光芒,照亮了无数人的内心。 他的无私与担当,让人们重新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责任,他的选择不是偶然,而是从小到大对理想的坚持,是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爱,他的战友说:“如果再来一次,他还是会冲上去。”正是这种精神,让他在23岁的年纪成为了永恒的榜样。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2018-10-30《我的战友,毕业1个月,牺牲了》
2018年,一名刚入职武警济南支队仅一个月的大学生因表现突出荣立一等功,然而当他
如梦菲记
2025-04-06 11:35:16
0
阅读:448
用户17xxx79
致敬英雄!
用户94xxx78
天妒英才,向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