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优先”对等关税政策,正刺痛美国低收入家庭
美国曾宣称,不需要来自亚洲的廉价商品,认为这与“美国梦”背道而驰。然而,现实却给了这种傲慢言论一记响亮的耳光。在物价高企的当下,很多美国家庭连基本的衣物、婴儿用品都难以负担,物美价廉的亚洲商品实际上早已成为支撑他们日常生活的关键。但美国推行的关税政策,却让低收入群体的生活雪上加霜。
零售行业领导协会负责人哈登指出,关税对零售行业的冲击极其严重。仅仅一年时间,一双原本售价33美元的鞋子,如今飙升至51美元;一件越南制造的婴儿衬衫,价格涨幅更是高达78%。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分析显示,关税导致每个美国家庭每年损失3800美元。
从美国劳工统计局2023 年的数据来看,按十分位统计,D1家庭年收入23141美元,D3家庭年收入34879美元,D5家庭年收入58673美元。这意味着,有一半美国家庭月收入不足5000美元。在扣除住房、交通、食品等必要开支后,家庭财务状况捉襟见肘。对于年收入不到2.5万美元的三口之家而言,更是身处贫困线挣扎。
不仅如此,美国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政策,对中国小包裹征收30%的关税,或每件25美元,自6月1日后,更是提升至每件50美元。此前,每天有400万个中国小包裹发往美国,这些小包裹多为价格亲民的生活用品,免税政策的取消,无异于给低收入家庭沉重一击。
值得关注的是,投票给共和党的群体,普遍学历与收入较低,如今也成为关税政策的最大受害者。而美国决策者却试图安抚民众,声称这些痛苦是实现某种目标的必要代价。但对于在生活成本重压下苦苦挣扎的美国家庭而言,这种安抚显得苍白无力 。
流水
美国正式启动通货膨胀的发动机,美元贬值的窗口时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