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28年,在那个网络通讯并不发达的年代,许鹿希独自一人操持家里家外等待着邓稼先回来。 上世纪五十年代那会儿,中国就像个大工地,到处等着咱们去添砖加瓦,“国家好不好,咱也有份儿”这话,在知识分子心里头跟唱歌似的响亮。邓稼先和许鹿希这对小两口,在那个打电话都得扯嗓子、买东西得排队的年代,愣是把对彼此的思念藏得比沙漠里的沙子还深,就为了国家大事,连家庭聚会都舍得扔一边。鲁迅先生说了嘛:“不管多远的人,多少的事,都跟我有关。”他俩用实际行动,给“大义”这俩字儿做了个漂亮注解。 二十八年的光景,许鹿希一个人在家又是当爹又是当妈,就等着她那在戈壁滩上搞核武器的老公邓稼先回来。邓稼先这人,从小看着日本人欺负咱中国人,心里就憋着股劲儿,后来考上了牛气的西南联大,又跑到美国学了最先进的科技,心里头就一个念头:回国干大事!1963年,聂荣臻元帅一说要研发氢弹,他立马卷起袖子就上。周光召、于敏这些科学大佬,跟他一块儿没日没夜地干,汗水跟血水似的流,难关一个个被啃了下来。三年后,“砰”一下,热核爆炸试验成了,第二年氢弹也跟着出炉了——这可是咱们中国科研史上的大戏,也是给国家长脸的事儿! 可这些风光背后,邓稼先那是真豁出去了。1979年那次核弹事故,他愣是不听劝,直接往核弹掉的地儿冲,结果被辐射给整趴下了。就算这样,他还硬撑着工作,一直到没法再干。许鹿希呢,这么多年一句怨言没有,她知道老公的选择有多重要,自己也扛起了那份责任。虽然两人一个在天涯一个在海角,但心里那股火,烧得比啥都旺,照亮了咱们民族的希望。 1986年,邓稼先走了,但他的魂儿还在。他给杨振宁写的那封信,读起来就跟昨天写的一样:“为了咱祖国的明天,咱们还得接着往前奔!”
整整28年,在那个网络通讯并不发达的年代,许鹿希独自一人操持家里家外等待着邓稼先
盼南
2025-04-03 00:31:0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