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毛主席躲进了一个农妇家,没想到敌人搜查到农妇家时,农妇却说:“军爷,你们要找的共产党在我家。 1927年,在湖北黄安(今红安)的一个小山村里,吴菊喜第一次见到了年轻的毛主席,那时的毛主席正带领着秋收起义的队伍转战于大别山区,吴菊喜被这个年轻革命者的理想和热情所打动,毅然决定支持共产党的事业,就是在这次相遇中,毛主席与吴菊喜结为了"干亲"关系,这份特殊的情谊为日后的革命斗争埋下了伏笔。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吴菊喜的家庭逐渐成为了当地革命活动的重要支点,她的大儿子吴朝义在1930年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16军,成为家里第一个投身革命的子女,然而革命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不久之后,吴朝义在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这个噩耗本可能会击垮一个普通的母亲,但吴菊喜却选择了更加坚定地支持革命,她不仅将自己的家变成了地下工作者的安全屋,还鼓励其他子女参加革命队伍,在她的影响下,吴家的子女们相继加入了红军,为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1933年,是吴菊喜一生中最惊心动魄的一年,那年秋天,毛主席再次来到黄袍山,不仅是为了处理湖北党政府的事务,更是为了看望这位多年未见的"干妈",然而一个意外的变故打破了平静,有奸细泄露了毛主席的行踪,敌人很快包围了整个村庄,开始挨家挨户地搜查。 面对这种危急情况,吴菊喜展现出了惊人的智慧和勇气,她先是将毛主席藏在自己家中,然后开始思考如何将他安全送走,就在这时她注意到自己的二儿子吴朝炳与毛主席的体型和外貌颇为相似。 在敌人闯入家门的那一刻,吴菊喜做出了一个令人心碎的决定,她装出一副谄媚的样子,微笑着将敌人引进院子,然后指认自己的儿子吴朝炳就是他们要找的"共产党",吴朝炳理解母亲的用意,高喊着自己是共产党员,昂首挺胸地跟随敌人离去。 这一幕的背后,是一位母亲难以想象的痛苦和挣扎,当枪声在远处响起时,吴菊喜捧着敌人给的几块大洋,终于忍不住失声痛哭,然而她的牺牲并未就此结束,1937年吴菊喜最小的女儿也在革命斗争中牺牲,至此,她的五个子女全部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新中国成立后,吴菊喜的事迹逐渐为人所知,1959年她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以表彰她在革命中的卓越贡献,同年国庆节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亲自接见了这位"英雄母亲",嘱咐她要好好保重身体。 1971年恰逢新中国成立22周年之际,吴菊喜在北京溘然长逝,享年89岁,按照她的遗愿,她与五个为革命牺牲的子女合葬在一起,永远长眠于她深爱的土地。 吴菊喜的故事,将永远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朵绽放在烈火中的坚韧之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理想而奋斗,为信念而坚持。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和“点赞”,方便您下次看到更加精彩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感谢支持。 信息来源:咸宁市人民政府|《党史上的咸宁记忆》——英雄母亲黄菊妈
1933年,毛主席躲进了一个农妇家,没想到敌人搜查到农妇家时,农妇却说:“军爷,
青山绿水情难离
2025-04-02 16:54:39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