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苏东坡和王安石同游江南。旅途中,苏东坡颇有些恃才傲物,王安石看不过眼。 一

江樵品史 2025-04-02 16:09:10

那年,苏东坡和王安石同游江南。旅途中,苏东坡颇有些恃才傲物,王安石看不过眼。 一日,二人游玩镇江,王安石道:“子瞻,我有一副上联,你试对如何?”苏东坡立刻答应,谁知一听上联,他慌了。 苏东坡和王安石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在文学造诣上,是天才。可遇上同是博闻广识,但为人挑剔的王安石,二人相处间,便是火花四溅。 这年,二人相约同游江南,这一路上,苏东坡对于江南名胜古迹的典故,信手拈来,又随时赋诗一首,令王安石暗暗钦佩。 不过,隐隐间,苏东坡恃才傲物的性格,令王安石有点辣眼睛。他看不过眼,决定让苏东坡知道一下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这日,二人游览了镇江的金山、银山、玉山后,王安石瞧着对面悠闲踱步的苏东坡,笑道:“子瞻,你来,我想出一个上联,你试对如何?” 苏东坡双手笼袖,淡定自若道:“介甫兄,请出上联。” 王安石清咳一下嗓子,道:“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苏东坡一听有点慌,他双手下垂,来回踱步,竟然无法对出下联。要知道,镇江的古称,便是“铁瓮城”,而金山银山玉山,的确是三宝地,而金山银山,也另有寓意。 王安石淡然一笑,继续游览附近的风景,而苏东坡跟在他的身后,一路苦思冥想,均未想出下联,他一时间,心生惭愧之心。(这副上联,至今无人对出下联。) 隔日,二人来到了风景如画的苏州,游览了苏州园林中有名的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园林风景。 五步一景,十步一阁,移步换景间,令二人心生欢喜。之后,二人兴致勃勃出了金阊门去虎丘再访名胜古迹。 在中途路过了绵延七里之长的山塘街,二人在中途的半塘村休息了片刻。休息间,王安石再次灵感突至,他不由吟出上联:“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苏东坡一听,觉得这副上联可以轻易答出。他张口欲吟,谁知,又紧紧闭上了嘴巴。因为他发现,竟然找不出同时可以对应的数字与地点,来完好应和上联。 如此,苏东坡接连两天,无法对出下联,心中更愧疚了,他隐隐知道了王安石的用意,故而,收敛了一下他的不羁做派。王安石看到后,颇为欣慰。 后人假托乩语对出下联: 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之后的几日,二人暂时找地方居住,没有再外出。而苏东坡闷闷不乐,挑灯夜谈,誓要一雪前耻。 过了几日,王安石再次邀请苏东坡同游太湖,太湖水面辽阔,风景优美,湖水波光粼粼,围炉煮茶,心旷神怡,很是惬意。 王安石喟叹一声,长长腰,便半依草地而坐,眺望远方的美景。 苏东坡心不在焉,眼中不见美景,唯有苦恼。稍后,他一咬牙,跟王安石说:“介甫兄,之前在镇江、江苏,我均未对出下联。现在请你再出一联,我若再对不出,学生当闭门苦读三年。” 王安石一听,这好胜心,还是得磨一磨,他干脆拿起手边的《通书》说道:“今年的年份闰八月,年头年尾都有立春节。你便对这联吧!” 说罢,便吟出:“一年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苏东坡一听,冷汗直流,因为这副上联更为更为刁巧、难对。其中这个年份,真的很巧妙,对应的事物,他一时很难找出。而且,这“二、双、两”三个字,还要应合事物,更不易对下联。 苏东坡内心,泪眼如注。终于懂得王安石的用意,让他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有后人机缘巧合,对出下联: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之后,苏东坡心甘情愿认罚,收拾行装,回家闭门苦读三年。 王安石的良苦用心,让苏东坡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万不可恃才傲物啊! 以上这个故事出自典故在冯梦龙编的《警世通言中,《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其中的再难。 不过,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吧!”后来的苏东坡被一贬再贬,一生都在被贬召回中度过。 不过,苏东坡为人豪放不羁,纵使仕途不得意,他也能写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样的豪情满怀,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着实让人羡慕。      

0 阅读:3
江樵品史

江樵品史

往古者,所以知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