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未婚妻一句话,戴望舒选择出国留学。回来后,他却当众甩了苦苦相恋8年的

裂谷长河 2025-04-02 10:12:49

1935年,未婚妻一句话,戴望舒选择出国留学。回来后,他却当众甩了苦苦相恋8年的未婚妻一大嘴巴子,转身迎娶了另一个女人。 戴望舒出生于富裕之家,从小接受各种文化教育,尤其热爱阅读。考上大学后,因热爱文学戴望舒结识了施蛰存、刘呐鸥等人,还一起发行杂志,创办了旬刊《璎珞》。 戴望舒经常会去施蛰存家中交流创作问题,第一眼看到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时,就爱上了她。 因为戴望舒小时候得过天花,病好后,面部留下了一脸麻子,让戴望舒自卑不已。成年后即使有一米八几的个子,才华横溢,也不喜欢出现在公开场合,更不敢接触异性。 当时施绛年还是一个学生,青春靓丽、活泼热情。她对于自卑木讷戴望舒来说就是一缕暖阳。 戴望舒为了追求施绛年,把创作的诗集当做礼物送给她,还通过诗歌来表达爱意。施绛年无动于衷,碍于哥哥的情面,她总是委婉拒绝。导致戴望舒心存一线希望,不断的表白。 戴望舒终于无法忍受恋爱折磨,要跑去跳楼,吓坏了年仅17岁的施绛年。在哥哥和家人的相劝下,施绛年选择与戴望舒订婚,条件是他必须出国留学,获得博士文凭就嫁给他。 为了抱得美人归,戴望舒前往法国留学。施绛年却与一个冰箱推销员谈起了恋爱。 戴望舒留学归来后,发现未婚妻喜欢上了别人,气愤不已。当着施绛年父母的面,戴望舒扇了她一巴掌,结束了这段感情。 失恋后的戴望舒悲痛不已,好友穆时英担心他,便说:“他施蛰存的妹妹算什么,我的妹妹比她好看多了,我给你介绍!” 于是,穆时英把妹妹穆丽娟介绍给戴望舒认识。穆丽君端庄秀丽,善解人意,在容貌上也比施绛年好看。 穆丽娟受哥哥影响,经常会阅读古典书籍和近代小说、诗歌,因为哥哥的关系,她对戴望舒早有耳闻,仰慕他的才华。 一来二去,戴望舒和穆丽君的感情越发浓厚,相恋一年后,便向她父母提亲,不久,戴望舒娶了比自己小12岁的穆丽君。 婚后,戴望舒感受到了人生的美满,开始在事业上有了更高的追求。 不仅翻译了《唐吉坷德》,还学习了俄语,译了叶赛宁和普希金的诗篇。在此期间,还写出了大量诗歌。而穆丽娟一心支持照顾丈夫。 起初,夫妻两人生活非常和谐,一起外出跳舞、看电影、交流文学。戴望舒经常带穆丽娟去新亚茶室和文友们喝茶、聊天。穆丽娟和相伴而来的女士们坐在一旁听着或低声细语的交流。 之后,穆丽君生下了长女戴泳素。 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戴望舒的事业陷入了低谷期,带着妻女前往香港。 夫妻两人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戴望舒一直把比小自己12岁的妻子看做小孩子,家中事情均有他做主。 而且平时在家,戴望舒几乎不跟穆时英说话,不是在看书就是在写文章。20来岁的穆丽君渴望浪漫和温情,对于丈夫的沉默寡言烦闷不已。 穆丽娟越来越无法忍受戴望舒的漠视,对朋友抱怨说:“他是他,我是我,我们谁也不管谁。” 两个人生活的越久,戴望舒的缺点暴露的越多,对妻子缺少关怀,做事冲动。最难以置信的是,戴望舒能够写出文笔优美且浪漫的诗歌,但是平时说话粗俗。 一次,穆丽娟母亲肚子痛的厉害,她前往照顾了一夜,一些好友也前往探望。第二天一大早,戴望舒赶来不是关心岳母,而是当着好友的面,大骂岳母,还强行拖走穆丽娟,理由是女儿无人照看。 夫妻两的感情因此越来越疏远。 直到穆时英被害,两个人的感情彻底破裂。穆时英投靠日军,戴望舒就不准穆丽娟回来给哥哥奔丧。穆丽娟母亲因痛失爱子一病不起。岳母病逝后,戴望舒还隐瞒这个消息。 纸包不住火,当穆丽娟得知真相后,痛哭流涕,伤心欲绝。在独自回到上海后,直接寄给戴望舒一封离婚协议书。 戴望舒后悔不已,甚至又以死相逼,但是穆丽娟对丈夫彻底绝望,无奈之下,他还是签了离婚协议书,结束了五年婚姻。 37岁的戴望舒经历了两段感情,但都没有学会如何与爱人相处,又急匆匆的投入到了下一段感情。 1942年,戴望舒与同事杨静相识,之后展开热恋,并在香港结婚。 杨静比戴望舒小21岁,婚后,两个人之间的代沟颇深,生活理念、兴趣爱好截然不同。 这样的婚姻来得快去的也快,杨静移情别恋,提出离婚,戴望舒坚决不签字,杨静干脆与情人私奔了。 此后,戴望舒没有沉浸在痛苦中,而是一心放在工作上,翻译外国作品,创作诗歌。 戴望舒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雨巷诗人”。他的诗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追求浪漫主义爱情。 但事与愿违,戴望舒把所有的浪漫都致力于诗歌创作,以至于爱情在现实和理想之间脱节,造就了一生情路坎坷。 戴望舒也是一个伟大的战士,当时与穆丽娟离婚后,被日军抓入监狱,遭受重刑拷打,也不透漏“文协”会员的名单。 在各方的努力下,戴望舒出狱了,挥笔写下了著名的爱国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把自己的一生投入到救国救民中,成为了一个优秀的爱国主义诗人。  

0 阅读:48
裂谷长河

裂谷长河

裂谷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