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池煜华和丈夫李彩莲成亲,夜里,她靠在丈夫怀里娇声道:“我们一辈子都要在一起。”丈夫憨笑道:“好好好,跟我一辈子。”说着,熄了灯。不料,三天后,丈夫送了池煜华一面铜镜后,便再也没了踪迹。 1920年,江西农村9岁的池煜华被姨母带到李家,和6岁的李才莲共同生活。 他们嬉戏打闹、捉蛐蛐、荡秋千,感情深厚。 1929年,池煜华和丈夫李彩莲大婚,夜里,她靠在丈夫怀里娇声道:“我们一辈子都要在一起。”丈夫憨笑道:“好好好,跟我一辈子。” 李才莲轻拂池煜华头发,她娇羞不已,回他一个腼腆的微笑。然后,关了灯。晚上,俩人抱着睡了一个好觉。 可大婚三天后,丈夫接到上级命令,要准备参加红军上战场,杀敌立功。 临走前,李才莲站在梧桐树下,握住池煜华手说:煜华,等我,我完成上面任务,很快就回来。 池煜华脸颊早已流下热泪,正不知所措,手中被李才莲塞入一面铜镜。 这是他们俩的定情信物,李才莲觉得池煜华跟着他没享过什么福,如今要分别了,他送给池煜华一面铜镜,自己不在身边,让她有个念想。 池煜华小心接过铜镜,用衣服擦了擦,生怕一个手不稳,将镜子摔碎。 她给李才莲整理完衣领、军帽,李才莲就跟着大部队走了。 丈夫参军后,李才莲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铜镜擦干净,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的,去村口望一眼,期待丈夫忽然出现的身影。 接下来的时间,池煜华照顾李才莲的父母,做饭,劈柴,挑水。肩负起了家庭的重担。 她哼着歌,喂好李才莲的马,洗刷马厩,等着丈夫回家。 过了一段时间,李才莲给池煜华寄信,信上写着:煜华,我安好,你注意身体不要着凉,若敌人来犯,注意转移。 可惜池煜华不识字。 池煜华便找教书先生给她念信中内容,给她代笔再寄到丈夫战壕中。 她觉得老是让教书先生代笔,自己的事,丈夫都还不知道,别人先知道了,很不妥当。 池煜华开始自学写字,刚开始学会写自己的名字,然后学会写李才莲的名字,渐渐地可以写一篇完整的平安书信了。 池煜华别提有多开心了,她终于可以自己跟李才莲写信了。 不久,前线却传来丈夫失踪的消息。 她好不容易学会写信,一时竟不知该将信寄到哪里。 紧接着,池煜华着急忙慌地抱着孩子跑到前线,到处寻找李才莲,鞋子都磨出了血泡,寻遍了整个赣南山区,都没看到李才莲的尸体。 池煜华以为李才莲还活着,逢人就问:你认识李才莲吗? 被问的人都摇摇头。 池煜华又颠簸了一阵,怀中孩子长期得不到营养而夭折。 丈夫没找到,孩子还没了。 她心如死灰,正准备跳河,一个妇女走得急碰了她一下。 她望着妇女走去的方向,就看到一群人围到一堵墙面前在看什么告示。 池煜华把孩子处理好后,擦干眼泪。走过去一看,她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些人看的是敌军发布的通缉令,上面赫然写着李才莲的名字。 李才莲还活着!池煜华激动得呼吸都乱了。 她重拾信心,一路捡着别人吃剩的汤饭回到老家,等着战争胜利。 我方反围剿胜利后,李才莲依然没有任何消息。 池煜华抚摸着手上的铜镜,口中一遍遍呢喃:才莲同志你到底在哪里…… 村民都劝池煜华改嫁,这样苦苦等候也不是个事啊。 遭到池煜华严词拒绝。 池煜华说要等她的李才莲回家,要是改嫁了,再也遇不到对自己这么好的丈夫了。 村民们见了,无不摇头叹息,真是个轴女人!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一大半,池煜华这一等就是72年,还是没有李才莲的任何消息。 于是,池煜华写信向上级请示寻找自己丈夫踪迹。 上级十分重视,专门成立寻找李才莲小组。 八十年代,上级找上门,送给了池煜华一份荣誉。 是的,池煜华没有等来李才莲,等来了他的烈士勋章。 原来李才莲很早就加入红军,从事组织工作,是我方高级将领。 1935年5月,李才莲带领士兵突围的时候,被身后叛徒抵住后脑勺打死,年仅22岁。 池煜华颤抖地接住李才莲的烈士勋章,口中依然坚定地对来访人员说:”才莲同志他一定会回来的,我们约定好的,他不会骗我的。” 来访人员小心翼翼告诉池煜华:”你丈夫已经死了” 池煜华流着眼泪说:”他没死,我要等他回来。” 她还拿出写满思念的厚厚日记本给来访人员看,其中一页写着:才莲同志,不过离别62年,也未曾见面。 在场的人无不落泪。 2005年,95岁的池煜华握着铜镜,闭上眼睛的那一刻,依旧想着丈夫归来。 她留下的遗言是:把自己和铜镜、烈士勋章埋在那颗梧桐树下,那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的地方。 池煜华去世后,终于可以和李才莲在那个世界重逢了。 池煜华认识李才莲10年,结婚3天,等待72年,这样的爱情实在是太伟大了。 这是那个年代的忠诚,男人为保家卫国前仆后继,女人为一份承诺守候一生。
是日,池煜华和丈夫李彩莲成亲,夜里,她靠在丈夫怀里娇声道:“我们一辈子都要在一起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4-02 09:00: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