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东的贡献:
一、徐海东跟吴焕先拉扯由几千个半大孩子组成的二十五军踏上了长征。结果在长征路上威猛无比,一路上越打人越多钱也越多装备也越精良,长征路上还顺便建立了两个根据地。到达陕南,听说主力红军在过草地,就主动留下以便迎接策应。等了半个月眼看国民党大军就要合围,主力红军仍然联系不上,于是就转向陕北跟刘志丹汇合,建立与巩固陕北根据地。
二、党中央在结束长征后能够快速在陕北立足,就是因为徐海东在之前已经打下足够牢靠的基础。徐海东率领的红25军作为第一支完成长征的部队,在陕北地区建立并不断扩大红色根据地。当时的中央红军在经过长征之后,就是需要有一个稳定的落脚点进行恢复,而徐海东所建立的根据地完全能够满足中央的需要。
徐海东的这种战略意识大局观主动性无人能比。关键是徐海东作战勇猛,人称徐老虎,蒋介石称“文明祸害”。他手下的二十五军人才辈出,是后来38/39军的主体。猛将韩先楚就在解放海南岛时也表现出来非凡的大局观和主动性。
三、徐海东本来刚到陕北也是一穷二白,没想到遇到东北军两个装备精良的精锐师,当时都准备最后一战了。东北军九一八之后撤到关内,连士气都崩了,那简直变成“蒋介石运输大队长”了,专门送温暖。徐海东红二十五军长征苦战后都快垮了,遇到东北军按照国内标准算武装到牙齿的部队,都已经绝望要做最后战斗了,结果直接一次冲垮东北军,徐海东叫花子部队打完了以后一个连标配九挺轻机枪不说,还得额外带上几挺没人用的轻机枪。给中央红军的那5000块大洋也是在那一仗打得来的。
四、中央红军长征终于到了陕北,部队只剩下几千多人,饥饿、劳累、衣衫褴褛,士气低落,物资告罄,真正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然而,这时徐海东却主动派人来和中央会师了。为表诚意,毛泽东表示要亲自到二十五军团司令部,这时徐海东本来在张驿村前线指挥战斗,闻听消息,立刻停止战斗,骑马返回,130里的道路,中间还隔着两座山,他三个小时就赶到,只为迎接毛主席。中央红军没钱没粮,已经揭不开锅,于是毛主席写了借条,向二十五军团借2000大洋。徐海东大手一挥,要什么借条,二十五军团家底共有7000元经费,送5000元给中央红军。
五、徐海东不仅目光远大,而且还有很强的大局观。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有着最纯洁的革命道德与革命理想,也是那一辈那一批批的革命先烈怀揣着质朴的革命理想前扑后续。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我们今天扬眉吐气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