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浙江,修车店老板因为排污不到位,本以为要罚款,结果政府帮忙改造。不需要老

哄动这史记 2025-04-01 10:06:37

3月5日浙江,修车店老板因为排污不到位,本以为要罚款,结果政府帮忙改造。不需要老板出资,全部由政府承担。老板点赞杭州政府: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见政府主动当“冤大头”!   这两年,浙江各种便民利民的“神操作”屡屡登上热搜。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这句儒家经典的思想,在浙江政府得到了生动具体的诠释,甚至政府还能比民众更快一步了解到他们的需求和痛点。   也难怪有网友笑说:“也只有浙江才有这个觉悟啊,以后只许浙江官员外调,不准其他官员调往浙江!”   浙江各地政府的举措,让不少人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这些年这么多人尤其是创业者都乌泱泱的涌入浙江。   崔老板也是深有体会的受益者。   四十七岁的崔老板是一名从山西来到浙江杭州创业的修车店老板,他的店在2018年的时候搬到了萧山区江悦茗小区的南面。   原本店铺主要负责修车业务,但他发现客人洗车的需求很大,于是他便将店铺一分为二,一半用以修车,另一半负责洗车。   此时的他正忙着指导两个亲戚家的年轻人冲洗车辆。店门口的施工围栏尚未完全拆除,新铺设的排污管道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   可一个多月之前,崔老板还在为洗车污水排放不达标可能面临的罚款发愁,如今却成了政府全额出资改造排污设施的受益者。   面对镜头,这位山西汉子用浓重的乡音感慨:“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见政府主动当‘冤大头’!”   去年十一月的一天,崔老板发现有城管人员来到了他的修车店前,观察了一圈后便在本子上记录排污情况。   这个动作让崔老板心头猛地揪紧——他的洗车区域仅用简易沉淀池处理污水,泥沙沉积严重。   这让他的店铺前总是堆积着发黑的泥沙,洗车废水直接漫到人行道上。   按照《萧山区污水处理费征收公示》标准,这类违规商户需缴纳数千元罚款,改造费用更可能高达五六万元。   这让崔老板心里一凉,罚款加上改造,免不了又是一次大出血,辛苦大半年又得白干了。   崔老板本来都做好了被处罚的心理准备,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他不仅没有收到罚单,在今年春节刚过不久的时候,就有城管队的人带着测绘仪器在店门口忙活了一下午。还细心的问他平时洗车量、废水去向,连厨房洗碗池的排水管都查了。   没过两天就有施工队便带着材料主动上门,帮着他升级了三级沉淀池,安装了隔油板和智能监测设备,连排水管都包上了防冻棉,还将排污口接入市政管网,确保洗车污水合规处理。   更让他意外的是,这些数万元的施工和设备费用竟然全部由政府买单。   而这背后是萧山区2024年启动的“污水零直排”提质增效工程政策。   与以往发现违规再处罚的模式不同,政府主动对全区小微商户展开排污设施普查,将修车行、早餐店等民生业态纳入改造清单。   而且这项政策,对于2019年前开业的老店实行“历史问题政府兜底”, 改造费用全额由政府专项资金承担。   政府通过摸排全区二十八个单元,重点改造洗车店、餐饮店等排污设施。   光是崔老板所在的北干街道,就涵盖了各大小区周边1130户居民,政府在摸排之后发现强烈的洗车需求与滞后的排污能力矛盾尤为突出。   这些带有浓烈温度的利民政策,在不知不觉间转化为城市吸引力,使得大量的外来创业者来到这里成为“新浙江人”。   或许这才是一个人民服务者该有的姿态。   主要信源:人民日报2025年3月6日《修车店老板点赞杭州政府:排污不到位本以为要罚款,结果政府出钱出力帮忙改造》

0 阅读:11

猜你喜欢

哄动这史记

哄动这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