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朗智能推出人形服务机器人XMAN-R1,加速具身智能商业化进程
中国服务机器人领军企业擎朗智能(KEENON Robotics)于2025年3月31日正式发布首款轮式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XMAN-R1,标志着其正式进军人形机器人赛道。该机器人以“岗位化、亲和力、安全性”为核心设计理念,旨在通过多形态机器人协作生态,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在商业场景的规模化落地。
---
XMAN-R1的核心亮点与技术创新
1. 岗位化设计:无缝融入服务场景
XMAN-R1模拟服务人员动作逻辑,可完成“点单-配餐-送餐-收餐”等长任务闭环,并与擎朗现有的配送机器人(如DINERBOT系列)、清洁机器人(KLEENBOT系列)协同工作。例如,在餐厅场景中,XMAN-R1负责取酒、倒酒等精细操作,随后通过任务调度系统将餐品交接给配送机器人完成送餐,最终完成桌面清理任务。
战略意义:擎朗首次提出“机器人岗位化”概念,通过标准化流程与评估体系,加速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落地。
2. 拟人化交互与情感设计
- 外观与交互:XMAN-R1参考人体比例设计,打破机械感,配备大语言模型(LLM)和表情反馈功能,支持多语言交互(如中文、英语等),增强服务亲和力。
- 技术支撑:结合多模态传感器(触觉、视觉、力觉等)和自主三维重建技术,实现360度高精度环境感知与动态避障。
3. 安全与可靠性
搭载11项多模态传感器及擎朗自主研发的智能避障算法,确保在复杂环境中安全运行,延续了擎朗服务机器人一贯的“安全基因”。
---
擎朗智能的战略布局与技术积累
1. 商业化落地经验:
擎朗深耕服务机器人领域15年,产品已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包括餐饮配送、酒店服务、医疗清洁等场景。其DINERBOT系列配送机器人曾占据全球餐饮配送机器人出口市场44.8%的份额。
2. 具身智能与AI融合:
XMAN-R1的发布与擎朗正在推进的“AI+具身智能”战略密切相关。公司正与微软Azure等大模型技术合作,提升机器人的自主决策与学习能力,未来计划扩展至更多垂类场景(如零售、医疗)。
3. 国际化与标准化:
擎朗产品已通过美国UL认证,并参与国际服务机器人标准制定。XMAN-R1的推出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尤其是在欧美、日韩等高需求地区。
---
行业背景与未来展望
1. 政策与市场驱动:
中国将具身智能列为未来产业,深圳等城市已发布行动计划推动相关技术研发与场景落地。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美元,服务机器人渗透率有望达到15%-20%。
2. 技术挑战与突破:
具身智能需融合感知、决策、执行三大模块,擎朗通过XMAN-R1验证了“大模型+机器人”的可行性,但其长期发展仍需解决硬件成本、算法泛化能力等问题。
3. 生态拓展:
擎朗计划推出更多形态的具身机器人(如腿式、仿生结构),并探索与自动驾驶载具、工业机器人等领域的协同应用,构建全场景服务生态。
---
总结:
擎朗智能XMAN-R1的发布不仅是中国企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重要突破,更标志着具身智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商业应用的拐点。通过岗位化设计、多机协作与AI深度融合,擎朗有望在服务机器人新一轮竞争中占据先机,推动全球智能服务产业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