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在保李嘉诚?他一直在钻法律空子,买地皮建房捂着不卖,等十几年后翻好多倍才出手,比如御翠园就牟取了60倍暴利,中间国家依法收回他也不卖,新加坡前总统李光耀就曾直言他对中国毫无价值……
先看看老李的囤地战术,从北京御翠园到上海世纪汇,从广州御湖名邸到成都南城都汇,25年囤地不开发的操作堪称教科书级别,地方政府卖地时想着房企能及时开发带动城市发展,结果老李倒好,囤着黄金地块当传家宝,等周边配套成熟了再高价抛售,这哪里是做生意,分明是趴在城市发展红利上吸血的蚂蟥。
更绝的是,他总能精准拿捏政策空子,比如在土地出让合同里玩文字游戏,把动工期限变成无限期等待。这种钻法律空子的本事,估计连和珅看了都得喊声祖师爷。
说到保护伞,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地方政府。但仔细想想,哪个官员敢明目张胆包庇这种囤地行为?
别忘了2020年成都直接点名批评长实集团囤地16年,广州黄埔项目更是被通报25年未完工,地方政府其实也头疼,毕竟土地闲置会影响城市规划和财政收入,真正的保护伞,藏在更深层的利益链条里。
首先是资本集团的撑腰,李嘉诚能在全球范围内腾挪资产,靠的是汇丰银行等国际资本的支持。
当年汇丰砸钱帮他吞下和记黄埔,可不是做慈善,而是要打造一个资本收割机,香港回归后,他们联手吹大地产泡沫,让4万多家制造业企业倒闭,再通过出售资产把万亿财富转移到英国,这种操作,连张子强都忍不住吐槽:大家都是抢,只不过方法不同。
其次是国际势力的默许,李嘉诚三次接受英国爵位,却拒绝全国政协职务,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他把巴拿马运河港口卖给贝莱德,看似商业行为,实则触碰了国家战略安全。
美国政府表面上喊着国家安全,暗地里却纵容资本集团收购全球航运命脉,这种狼狈为奸的戏码,连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都看不下去:李嘉诚对国家的贡献只是九牛一毛。
最讽刺的是,老李总把在商言商挂在嘴边,却选择性忘记自己发家的根本,没有改革开放的政策红利,没有大陆市场的包容支持,哪来他今天的商业帝国?
看看曹德旺、任正非这些企业家,面对美国制裁宁肯砸钱搞研发,也不愿出卖国家利益,再对比老李,为了点蝇头小利就把战略资产拱手相让,简直是给爱国商人四个字抹黑。
好在国家已经出手了,市场监管总局用《反垄断法》卡住港口交易,港澳办连续发文痛批战略资产拱手让敌,《反外国制裁法》更是直指资本卖国行为,这些组合拳打下来,老李的囤地游戏要玩不转了。
但我们更要警惕的是,这种囤地模式背后的系统性漏洞,如果不对土地闲置征收高额惩罚税,如果不建立更严格的土地开发监管机制,难保不会出现下一个李超人。
说到底,真正能保护李嘉诚的,不是什么资本大佬,也不是外国势力,而是国家法律的空子和监管的盲区。当我们在批判他囤地炒房时,更要思考如何堵住这些漏洞,毕竟,土地是国家的命脉,容不得任何人当成私人提款机。
(来源:陈志华观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