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0年,14岁的汉昭帝赐姐姐鄂邑长公主自尽。临死前,公主长叹:“我代替你母

爱吃凉拌菜 2025-03-31 17:23:36

公元前80年,14岁的汉昭帝赐姐姐鄂邑长公主自尽。临死前,公主长叹:“我代替你母亲抚养你7年,如今你却要杀我!”昭帝痛心地回:“姐姐视我如己出,那又为何要密谋除掉我呢?”公主无言以对,喝下了昭帝赏赐的毒酒,撒手人寰。   汉武帝晚年,发生了巫蛊之祸,太子刘据自刎身亡。年仅7岁的刘弗陵被立为太子。   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此时只有二十岁出头,“子幼母壮,必乱朝纲”,汉武帝脑海中闪现出了这一念头,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赐死了钩弋夫人。   祸福相依,刘弗陵得到了皇位,却失去了母亲。这样的遭遇,让刘弗陵从小就懂得政治的残酷,生在帝王家的无可奈何。   公元前87年,汉武帝驾崩,第二天,8岁的刘弗陵登基,为汉昭帝。   汉武帝活着的时候,任命了霍光、上官桀、金日磾和桑弘羊为辅政大臣,辅佐昭帝,让鄂邑长公主进宫,照顾年幼的刘弗陵。   这个娃娃皇帝,不但没有成为傀儡,在国家危难的时候,还能够力挽狂澜,保住自己的政权。   14岁的他,公元前80年,不得已赐死了自己的姐姐——鄂邑长公主。这对情同母子的姐弟,是怎样走到这一步的?   这位长公主,史书记载得非常少,就连他丈夫是谁都争论不休。她奉命抚育幼帝时,已经守寡多年。   那时,封建思想对中国妇女的束缚还不是那么深,女人改嫁再婚司空见惯。   像身份尊贵的公主也一样,只要男方能够封侯,就可以娶公主。在汉代,没有显赫的战功,是无法封侯的。   可鄂邑长公主的情人丁外人,只是鄂邑长公主儿子的门客。汉昭帝了解这些后,为了成全鄂邑公主,特让丁外人专门伺候她。   汉昭帝对姐姐的各种照顾,也证明了皇帝对姐姐的关心和感激。   不幸的是,汉昭帝没想到姐姐后来做的事情会让他龙颜大怒。   公元前83年,刘弗陵12岁,鄂邑长公主看到皇帝渐渐长大了,决定为他挑选妃子。   上官桀之子上官安想让自己年仅六岁的女儿上官氏成为皇后。儿子有这样的想法,上官桀不仅不反对,还认为儿子有追求。   搞定了父亲的上官安,便又去恳求岳父霍光,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上官氏虽然是霍光的外孙女,但霍光还是以其年纪太小,拒绝了。   没有得到霍光支持的上官安,仍然不死心,他于是找到了与自己交往甚密的丁外人,承诺只要能够帮助女儿成为皇后,将来自己必然会确保丁外人封侯,这样就可迎娶鄂邑长公主了。   丁外人马上来到皇宫说服鄂邑长公主,长公主点头答应了。   终于,年仅六岁的上官氏踏进宫门,先封婕妤,后晋封皇后。上官安也因此升任车骑将军,封桑乐侯。   上官氏成为皇后之后,上官父子为了酬谢丁外人,主动为其请封。   上官桀虽然与霍光是亲家,但霍光不愿看到上官家族权势太大,断然拒绝为丁外人封侯,上官父子、鄂邑公主为此与霍光结仇。   上官桀与霍光同为辅政大臣,双方结怨之后,上官桀便联合其他大臣与霍光抗衡。他们与鄂邑长公主结成同盟后,又拉拢与霍光有怨的燕王刘旦。刘旦幻想在诛灭霍光之后,能扶立自己称帝。   公元前81年,上官父子、燕王刘旦等经过商议,终于定下除掉霍光的计谋。   先以燕王刘旦的名义上奏昭帝,举报霍光私自调兵,且暗中勾结匈奴,意图谋反。   他们选择在霍光休沐时,由上官桀将刘旦的奏疏送到昭帝手中,然后借昭帝之手除去霍光。   然而,汉昭帝接到奏疏后,并不予理会它,还特意将霍光召进宫,对他说,将军如果要调动兵力,根本用不了十天,远在封地的燕王刘旦又是怎么知道的?况且如果你要推翻我,又何妨如此大动干戈。   没想到,上官父子等人精心布局的阴谋,却被年仅十四岁的汉昭帝刘弗陵戳穿了。   戳穿他们的伎俩后,汉昭帝立刻抓捕那些上奏之人,对于上官桀等人的无中生有,更是恼羞成怒。   结果,上官桀等人不但没能诛灭霍光,反而使得汉昭帝对霍光更加信任,真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公元前80年,失去理智的上官桀等人决定铤而走险,想一举杀死霍光,接着,进一步废掉汉昭帝,拥燕王刘旦做皇帝。   他们先让鄂邑长公主设宴招待霍光,趁机将其杀害,然后逼宫迫使汉昭帝让位。   然而,他们精心设下的计谋并没有得逞,得知真相的汉昭帝、霍光先下手为强,将上官父子等密谋叛变的大臣全部捉住,灭了全族。   临死前,鄂邑长公主向汉昭帝打感情牌不成,自知难以幸免,与燕王刘旦先后自杀身亡。

0 阅读:97
爱吃凉拌菜

爱吃凉拌菜

自我拉扯的孤独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