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我军一位司令不幸阵亡,为何粟裕亲自下发严令:封锁死讯 1946年6月,蒋介石不顾人民的反对,毅然挑起内战,向我党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其中,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对象便是苏中解放区,所幸粟裕大将率领的华中野战军在苏中战场巧妙与敌军周旋,取得了七战七捷的传奇战绩。 不过,在苏中另一条防线上,我军形势却岌岌可危。在国民党王派军队整编74师的强势攻打下,我军一位司令壮烈牺牲,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位司令阵亡后却被粟裕大将亲自下发严令封锁死讯,直到13年后才为他举行追悼会,令人唏嘘不已!那么这位牺牲的司令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何阵亡后被粟裕大将亲自下发严令封锁死讯呢? 一代名将谢祥军 这位在苏中战役中不幸去世的司令便是谢祥军,1914年出生于湖北大悟县的一个普通乡村。在红色革命浪潮的影响下,年仅16岁的谢祥军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自己的革命军旅生涯。 谢祥军加入我军不久,便参与了两次反围剿斗争和长征等重大军事行动,凭借自己过人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革命信仰,谢祥军在战斗中屡立战功,一路从排长升到了师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谢祥军被组织派到了抗大学习。学满一年后,有着战斗和理论双重经验的谢祥军便被组织调到了新四军中负责军队中的人才培养。在此期间,谢祥军为我党培育出了许多优秀的学员,这些学员在将来都成为了独当一面的悍将,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谢祥军司令在苏北战役中兵败牺牲 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谢祥军被中央调至华中军区任第五分区司令及第十纵队司令,他的直系领导正是华中野战军司令粟裕大将。战争初期,在谢祥军和粟裕大将的配合下,华中野战军取得了苏中七战七捷的傲人战绩,大大阻碍了国民党反动派进攻我解放区的步伐,为解放军的战略部署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苏中战场胜利后,华中野战军向北往苏北和山东战场进发,蒋介石等国军首脑为了扭转战争局势,决定派出国民党的王牌部队——张灵甫的整编74师参与战斗。 1946年10月,张灵甫率领整编74师往苏北进发,并迅速占领了淮阴、淮安等交通要道,切断了山东解放区与华中解放区的部分联系。张灵甫一战拿下要地之后,气焰嚣张至极,竟不顾总部要求回南京休养的命令,又率领74师继续进攻涟水,企图迫使华中解放军向北退往山东,进而实现对苏中地区的包围。 涟水乃苏北战略要地,涟水若丢整个江苏都会暴露在国民党的视野当中,山东解放区和华中解放区的联系也将彻底被切断,苏中七捷所赢得的胜利果实更是将彻底化为泡影。 1946年10月22日,张灵甫的整编74师正式向涟水发动进攻,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渡过黄河并占领了涟水南门的渡口,所幸守军第13团冒死堵住了缺口,暂时守卫住了涟水。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粟裕大将立即命令谢祥军率领第十纵队从苏中战场前往涟水,务必配合守军守住涟水。 谢祥军收到粟裕大将的军令后,仅仅用了十几个小时便率领第十纵队到达了涟水。此时正值张灵甫向涟水发起了新一轮攻击,谢祥军的及时赶到立即扭转了战场局势,将整编74师杀得措手不及。张灵甫实在未曾想到解放军的援军竟然来得如此迅速,不得已之下只能暂时撤出了战斗。 不过张灵甫的整编74师能够成为蒋介石的王牌部队,又岂是浪得虚名之部。当时整编74师全师共有3万多人,相当于普通兵团一个兵团的人数,且大部分的士兵皆是经历过抗战洗礼的老兵,作战经验十分丰富,再配以全副美式装备,俨然一股无敌之姿的风采! 实力悬殊之下,谢祥军的第十纵队在与整编74师正面交手中不断处于下风,抵抗得十分艰辛。 面对如此强敌,谢祥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能够获得敌军的攻城布防以便做出针对性部署,谢祥林决定亲自前往前线阵地上观察敌军部署。 为了掩人耳目,谢祥军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便出了城门,正当他拿着望远镜聚精会神地观察敌军阵地时,意外发生了,敌军一名斥候向谢祥军发起攻击,躲避不及的谢祥军被扫中了肚子当场牺牲,一代名将就此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谢祥军牺牲后被粟裕下令封锁死讯 粟裕大将得知谢祥军阵亡后悲痛欲绝,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粟裕大将却严禁任何知情人士给谢祥军举行葬礼,甚至直接封锁了谢祥军死亡的消息,就连他的家人也未曾告诉。 许多人可能会觉得粟裕此举有些不近人情,可粟裕确实也是无奈之举,如若谢祥军阵亡的消息被传开了,涟水守军和第十纵队的军心绝对受损,原本就岌岌可危的涟水防线更将陷入崩溃的境地。 同时,当敌军知道谢祥军的死讯后,定会趁此机会加大对涟水的攻击力度,那么涟水防线将一击即溃,整个战争局势也会再次逆转!当第十纵队政委接到粟裕的命令后,只能将谢祥军的遗体秘密安葬,然后对第十纵队的将士宣称司令正在医院养伤,自己代替司令指挥战斗。 正是对谢祥军阵亡的保密,华中野战军在接下来半个月的战斗中大败张灵甫,歼敌八千余人,粉碎了敌军占领涟水的计划,为接下来对国民党的全面反攻打下了基础!
抗战中,八路军营长让战士们反冲锋,不料冲到半山,营长却让他们赶紧把日军尸体背上山
【4评论】【3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