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保姆的抉择:钻戒面前,诚信照亮人生

姜涛来说事 2025-03-31 09:47:35

2004年,广州45岁保姆打扫卫生时,突然在沙发夹缝中找到一枚大钻戒,她小心翼翼将它装进自己的口袋。谁料,雇主回来后,她竟这样做。 李玉娟原本是服装厂流水线上的工人,2003年工厂倒闭后,全家都指着她微薄的积蓄生活。 丈夫在工地摔伤腿后找不到活计,儿子刚考上初中需要学费,45岁的她站在人才市场里,看着满墙“35岁以下”的招聘启事发愁。 邻居大姐看她实在困难,建议道:“现在好保姆比大学生还抢手,你做饭收拾家都在行,试试吧。” 第一次走进黄翠玲家时,李玉娟紧张得手心冒汗。 眼前这位穿着套装的女士正专注地看文件,听到动静抬起头,眼角笑出细细的纹路:“玉娟来啦?快坐下喝口茶。” 这个被称作“钢铁女王”的女老板,完全没有她想象中盛气凌人的模样,反而像邻家大姐般亲切。 客厅照片墙上挂着的全家福里,黄翠玲搂着儿子站在海边,阳光把母子俩的笑脸照得发亮。 三个月后某个午后,李玉娟正跪在地板上擦沙发底座,突然瞥见缝隙里闪过一点晶亮。 当她用毛衣针挑出那枚鸽子蛋大小的钻戒时,整个人都僵住了——这足够付清丈夫的医药费,还能给儿子买台学习电脑。 但当她摸着戒圈内侧刻着的“LC&HC”字母,想起照片里黄翠玲无名指上的婚戒,立即用纸巾包好放进了围裙口袋。 那天晚上,李玉娟把钻戒压在枕头下辗转难眠。 第二天经过金店时,她加快脚步逃也似的离开,生怕多看一眼就会动摇。 直到第七天黄翠玲出差回来,看到对方翻遍首饰盒焦急的样子,她才装作突然想起似的掏出那个小纸包。 黄翠玲颤抖着手接过钻戒,眼泪“啪嗒”掉在戒面上:“这是老周送我的最后一件生日礼物……” 从那天起,李玉娟发现雇主看她的眼神多了些特别的东西。 有天拖地时,黄翠玲突然说:“玉娟,你认得字吗?” 得到肯定答复后,她抱来厚厚一摞会计教材:“我教你打算盘看账本吧?” 李玉娟吓得连连摆手:“我哪是这块料!” “你连上百万的钻戒都能守住,还守不住几本账?”黄翠玲把算盘硬塞进她手里。 于是每个周末,客厅都会变成课堂。 黄翠玲把钢材生意的账本拆开来讲,用红笔圈出关键数字:“这些进项税就像你买菜要的发票,月底都能抵税。” 李玉娟在旧台历背面记笔记,有次不小心把茶水泼在账本上,急得直抹眼泪,黄翠玲却大笑:“正好考考你,被水泡过的凭证该怎么处理?” 两年后,当李玉娟颤抖着手接过会计证时,黄翠玲比她还激动,当即开车带她去商场挑了套职业装。 可当朋友公司抛来橄榄枝时,李玉娟却犹豫了——这些年黄翠玲手把手教她做账,连儿子出国读书都没耽误给她上课。 倒是黄翠玲先看穿她的心思,把辞职信拍在桌上:“再不走我扣你工资!记得每周回来吃饭。” 命运的红线在十年后再次收紧。 李玉娟查出乳腺癌那天,黄翠玲正在香港谈生意,接到电话连夜赶回广州。 化疗室外,这个在商海沉浮几十年的女强人哭得像个孩子,抓着主治医师说:“用最好的药,我有钱。” 而三年后黄翠玲自己躺在病床上时,李玉娟每天煲好汤坐两小时公交送来,把病房里的鲜花换成她最爱的白兰花。 如今两位老姐妹常坐在珠江边晒太阳。 李玉娟总说:“要是当年昧了那枚戒指……” 黄翠玲就会笑着打断她:“那我可就错过个好妹妹了。” 阳光照在她们交握的手上,那枚曾被遗失的钻戒闪着温润的光,仿佛在诉说:人生最珍贵的财富,从来都不是金银珠宝,而是困境中依然闪亮的人性之光。      

0 阅读: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