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23岁的女干部李玉枝嫁给了一级伤残战斗英雄,新婚之夜二人同房时,她竟然拿布条把自己和英雄绑在了一起,这是为何呢? 1965年8月5日清晨的台湾左营港。两艘猎潜舰:"剑门号"和"章江号"正准备出航。船上出现了7个身着解放军服装的神秘人,引起了一阵骚动。原来,这是蒋介石派出的特务,他们的任务是袭击解放军雷达站、搜集情报并抓俘虏。 凌晨两点,"章江号"率先发现我军舰艇,炮火密集地砸来,巨大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我军慌乱地还击,却因黑暗中难以瞄准。 关键时刻,汕头水警区副司令员孔照年果断下令:"停止开炮!"他知道,要打赢这场仗,必须近身肉搏。 护卫舰悄无声息地逼近"章江号"200米处,孔照年一声令下:"开炮!" 就在战士们兴奋之际,危机降临。611护卫艇中弹,船底进水,动力舱受损。生死存亡之际,麦贤得深知,这是他们的最后机会。 战斗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611护卫艇上的麦贤得和战友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船底中弹进水,动力系统受损,他们随时都有沉没的可能。 但是,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只有迎难而上,才有可能扭转战局。 此时此刻,麦贤得没有时间害怕。他爬起来,拼命跑向后左主机,准备启动机器。就在这时,两声巨响撼动了611护卫艇,两枚炮弹准确无误地落在前后机舱。 所有战士被气浪掀飞,重重摔在船舱内。麦贤得只觉得头部传来剧痛,随即陷入昏迷。直到一发炸弹在舰艇附近爆炸,他才被震醒,却发现自己已无法站立。 时间倒回到几个月前,麦贤得正在进行一项特殊训练——"夜老虎"。这要求士兵在漆黑环境中,用手触摸611舰艇上的每一个零部件,直到熟悉它们的位置和状态,最终达到即使在黑暗中也能准确判断机器运转情况的程度。没人想到,这项训练竟在生死关头发挥了关键作用。 班长黄汝省赶到麦贤得身边,眼前的一幕让他震惊:一块弹片穿过麦贤得的右前额,刺入大脑,鲜血和脑组织不断流出。随行医生断言,如不及时治疗,麦贤得随时有生命危险。 但麦贤得顾不了那么多。凭着惊人的毅力,他忍着剧痛站起身,血水模糊了双眼,他只能靠手触摸,摸索着爬到前机舱。 一个螺丝、一条管道、一个阀门……麦贤得细细检查,疼痛和困意交织袭来,但他的手始终没有停下。 终于,他发现了问题所在:一颗拇指大小的油阀螺丝被震松了。他迅速拧紧螺丝,用身体顶住移位的波箱,双手用力压住杠杆,推进器复原,机器重新转动,611护卫艇恢复了动力! 在麦贤得的努力下,中国海军发起了第五次、第六次冲击。在猛烈的炮火声中,"章江号"爆炸沉没。8月6日清晨,解放军快艇放出鱼雷,命中"剑门号",这艘巨无霸也沉入海底。 历时3小时43分钟的海战,以中国海军的胜利而告终。毛主席称这场战役为"蚂蚁啃骨头"。战斗结束后,麦贤得终于支撑不住,昏倒在甲板上。一块长7厘米、宽2.5厘米、厚2.5厘米的弹片嵌入他的大脑,造成右侧偏瘫,脑组织严重损坏,生命垂危。 周恩来总理得知情况后,特意嘱咐医院全力抢救。医生们为麦贤得进行了4次手术,修补脑脊液漏口和受伤颅骨,在左右额弹孔处植入有机玻璃,保护脑组织。经过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麦贤得终于从死神手中被救了回来。 1966年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麦贤得"战斗英雄"称号,立一等功。1967年,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海军代表时,还特意在小会客厅单独接见了麦贤得。麦贤得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苏醒后的他面临着新的挑战。肌肉僵硬萎缩,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几乎全部丧失,智力水平相当于一个10岁的孩子。作为领导人,最关心的就是帮他找到一位贤惠的妻子,照顾他的生活。很快一个叫李玉枝的姑娘出现了。 1972年"六一"儿童节,在所有人的祝福下,麦贤得和李玉枝结为夫妻。然而,婚后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麦贤得的病情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他会因为一点小事大发脾气,甚至动手打人;严重的癫痫发作更是让李玉枝始终处于担惊受怕之中。 即便如此,李玉枝从未后悔自己的决定。她向医生学习护理知识,悉心照料丈夫的饮食起居,陪他进行语言和肢体训练。为了能及时发现丈夫的异常,李玉枝每晚都会用细绳将自己的腿和丈夫的腿拴在一起,只要丈夫有个风吹草动,她都能立刻苏醒过来。 在李玉枝的悉心照料下,麦贤得的病情逐渐好转。语言表达能力恢复,身体行动基本正常,原本一天发作几次的癫痫,竟几年都不会复发。主刀医生刘教授惊叹于麦贤得的恢复情况,称之为"医学奇迹"。 如今,麦贤得和李玉枝恩爱依旧,形影不离。他们有一双儿女,儿子麦海斌被分配到一线作战舰艇,女儿麦海珊成为一名军医,两人在部队表现优异,都荣立三等功。 退休后的麦贤得夫妇,从未停下奉献的脚步。2020年,他们悄悄捐出积蓄,只署名"一名老兵"。2017年7月28日,在北京八一楼,国家最高领导人向麦贤得颁授"八一勋章",这是我国军队的最高荣誉。
1971年,23岁的女干部李玉枝嫁给了一级伤残战斗英雄,新婚之夜二人同房时,她竟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2025-03-31 08:57:00
0
阅读: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