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56年的一天,骊姬把剧毒涂在胙肉上,烹好端给晋献公,献公正要享用,骊姬突然惊呼:“君上,小心有毒!” 在晋献公的统治下,晋国实现了“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的壮举。此外,晋献公还彻底改变了晋国的内部权力结构,由公室转向卿大夫掌权的新时代。 晋国的权力更迭源自一系列复杂的家族权谋,曲沃桓叔的后代通过连番政变,终于将曲沃一脉推至主权的中心。晋献公即位后,便面临了与祖先相似的内部威胁。他深知,如果不能彻底剪除潜在的权力争夺,就无法稳固其统治。 晋献公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政变,消除了所有可能的内部威胁。最著名的事件是“绛之乱”,在这场精心设计的屠杀中,晋献公消灭了桓庄之族,几乎屠尽了除自己父系以外的所有晋国公族。此举在短期内确实统一了国内,但长远看来却导致了严重的权力真空,这种权力真空最终促使晋国权力逐渐分化,走向了“三家分晋”的局面。 晋献公在消灭了骊国之后,俘获了骊姬和少姬两姐妹,她们分别为他生下了奚齐和卓子。骊姬后来成为晋献公的宠妃,她年轻貌美,心思却极为深沉,她有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奚齐继承王位。 骊姬的计划开始于一个看似无害的建议。她先是秘密贿赂了两位献公的男宠,让他们向献公提出建议,应将年长的公子派往四方镇守,以此表现出国王的威严和功绩。献公被这一建议所说服,决定将太子申生派遣到曲沃,公子重耳派往蒲地,而公子夷吾则前往屈地,其余的公子们也被分派到其他边境地区。此举实际上清空了京城,为奚齐留下了空间。 然而,骊姬的阴谋不止于此。公元前656年的某一天,她向太子申生透露献公梦见了他的母亲,暗示申生应该返回曲沃祭祀。申生信以为真,不仅祭祀了母亲,还将祭祀的胙肉献给了献公。不幸的是,献公外出打猎,不在宫中。骊姬趁机在胙肉中下毒,企图陷害申生。当献公返回,正要食用胙肉时,骊姬提出应先测试是否有毒。 毒性立显,先是狗吃了之后死去,随后一个仆人也因食用而丧命。消息传来,申生立刻逃回曲沃,而愤怒的献公将申生的老师处死。申生面临弑父的不实指控,拒绝逃亡他国,最终选择了自杀。 骊姬的阴谋并未止步。她进一步向献公透露,其他两位公子也知晓了这起毒肉事件。此消息一出,正巧在京城的重耳和夷吾听闻后,立即逃回各自的封地。晋国的王位继承战,因骊姬的一系列操作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申生的意外自杀,令重耳与夷吾两兄弟的生活陷入困境。次年,晋献公受到骊姬的巧言令色影响,决定对两位公子的所在地蒲地和屈地发起攻击。 当兵临城下时,重耳迅速意识到蒲地难以抵抗强敌,遂选择逃离,最终寻求翟国的庇护。与此同时,夷吾认为屈地的防御尚可,决定留守,结果晋献公的军队未能攻克屈地,只得撤退。这场无功而返的战役,暂时让夷吾喘息,但暴风雨的阴影仍未散去。 重耳在翟国的日子并不安宁,但他的政治才能和口才得到了展现,成功赢得了秦穆公的支持。在秦国的帮助下,重耳终于回到晋国,登上君位,历史上尊称为晋文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另一方面,献公对屈地的野心未曾放弃。再次派军一年后,面对更加激烈的攻势,夷吾明白单靠屈地的力量难以持久,于是决定逃往梁国。起初他考虑和重耳一样逃至翟国,但考虑到同时在一处可能会增加风险,最终选择了梁国。 献公在公元前651年去世,他将王位托付给了大臣荀息,但荀息的统治并不平稳。在献公的葬礼上,军事首领里克支持重耳回国,安排了刺客暗杀新君奚齐。接着,荀息又立卓子为君,然而不久卓子在朝堂上被害。 这段历史最终结束于荀息的自杀和骊姬的投水自尽,两人都因为各自的策略和决定,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晋献公的一生,从继承曲沃三代基业开始,他将晋国推向了巅峰,但他的晚年却因宠信骊姬而显得昏聩,晋国因此步入长期的动荡时期。
公元前656年的一天,骊姬把剧毒涂在胙肉上,烹好端给晋献公,献公正要享用,骊姬突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2025-03-31 08:51:23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