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2年,69岁康熙病重,他把隆科多叫到畅春园:“你给朕陪葬吧。”隆科多一把抹

1722年,69岁康熙病重,他把隆科多叫到畅春园:“你给朕陪葬吧。”隆科多一把抹去额头上的汗,赶忙跪倒在地:“奴才领旨谢恩。”

康熙帝一生之中,子嗣众多,共有三十五个儿子,其中能活到成年的有二十位。他的长子胤礽曾被立为太子,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胤礽逐渐树立起自己的势力,并与康熙的意愿产生冲突,父子之间的裂痕不断扩大,终至关系破裂。这种状况让康熙异常疲惫,心力交瘁。

在康熙帝的晚年,隆科多在朝中的地位本来就引人瞩目,他的动向常常被解读为皇后家族的政治意图。康熙在处理皇位继承的问题上,不得不将隆科多的立场和行为纳入考量。

隆科多作为孝懿仁皇后的弟弟,孝懿仁皇后不仅是康熙帝的贤后,还曾亲自抚养过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因此隆科多与胤禛之间也有着一层特殊的联系。

隆科多的家族背景极为显赫,但他的父亲曾在太子胤礽尚在时,支持另一位皇子——八皇子胤禩,这一行为在当时被视为对康熙帝权威的公然挑战。隆科多本人却与其父截然不同,他在朝中以其沉稳的政治行事风格著称。尽管家族中出现过支持对立皇子的举动,隆科多依旧被康熙看重,并被赋予重任。

康熙帝的统治手腕非常高明,他不将隆科多父亲的政治倾向视为隆科多个人的政治态度。康熙并没有将怒火泼向隆科多或其家族,反而进一步提拔隆科多,任命他为九门提督,这是对其忠诚和能力的高度认可。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太子胤礽失势后,满朝上下的视线开始转向了曾被隆科多父亲支持的胤禩。康熙帝对此感到不悦,而八皇子胤禩在一次为母亲祭奠后未能即时前来朝见康熙,反送来一只死鹰,更是激怒了康熙。康熙帝对此极为愤怒,曾当众怒斥胤禩是出自“辛者库贱妇”。

康熙帝的权力绝对,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关系到无数人的命运。某日,他突然下旨要隆科多陪葬,这一决定震惊了朝内外。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命令,隆科多感到既迷茫又无助。为了寻求解决之道,他找到了雍亲王胤禛,雍亲王对隆科多的陪葬命令感到不解,难以理解康熙帝为何会做出 如此决定,尤其是在隆科多如此得宠的情况下。

雍亲王决定亲自为隆科多求情。他精心准备了一番话语,希望能够说服康熙帝收回成命。次日一早,他前往皇宫,心中充满了既定的策略和话稿。在康熙帝面前,雍亲王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隆科多的贡献,试图让皇帝重新考虑这一重大的决定。

当康熙帝的驾崩在即,宫中的紧张气氛触动了每一个人的神经。在这关键时刻,隆科多正焦急地等待着雍亲王带回的消息。终于,在一天黄昏时分,雍亲王找到了隆科多,告诉他康熙帝收回了陪葬的命令。隆科多听后,深感雍亲王此举恩重如山,于是当场向他深深一拜,表示感谢。雍亲王见状,他提醒隆科多,两人不仅是朝中的同僚,更像是一家人。

康熙帝去世的那个清晨,隆科多被指派为宣读皇帝遗诏的大臣。遗诏中,康熙的心意和国家的未来被娓娓道来,而隆科多作为非皇子的大臣,能承担此责,足见其在康熙晚年的信任和重用。

随着四皇子胤禛即位,改年号为雍正,清朝迎来了新的篇章。胤禛即位后,他没有忘记那些在他争夺帝位过程中曾给予帮助和支持的臣子。隆科多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政治生涯因此水涨船高,得到了新皇帝的进一步重用。

在雍正的治理下,他终于明白了康熙当初让隆科多陪葬的深意。这不仅是对隆科多个人的考验,更是对朝中忠诚与力量的一种考量,是皇权游戏中的一步棋。隆科多的忠诚和能力,以及雍正与他之间的深厚关系,都在这段历史的转折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切,都是康熙晚年政治布局的一部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曾受康熙帝和雍正帝看重的臣子,逐渐变得嚣张跋扈,结党营私,频繁犯错。他们甚至开始与雍正帝对抗,挑战他的权威。雍正帝最终无奈,定下41条罪名,将隆科多投入幽禁,结束了他的朝政生涯。

0 阅读:54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资深历史痴,十几年商海沉浮,历史总能激励、启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