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一个40岁的木匠加入了苏联红军。谁都没想到,这个身材矮小只能帮护士打杂的士兵,日后竟然会成为一个让敌人闻风丧胆的神枪手。 木匠身材瘦小,而且不喜欢与人交流,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只能在医护站被人随意差遣。 护士们也把他当成工具人看待,他们谁也不会想到眼前这个瘦弱到不起眼的男人会让苏联红军名声大阵。 谢苗·诺莫科诺夫的家在苏联的边境,他的长相和苏联人深邃的五官不同,打眼看上去跟中国人倒是长得很像。 也正是这副和周围人截然不同的外貌,谢苗就更不受待见了,而且他的身高也没有其他人那样高大威猛,所以在苏德大战爆发的时候,他也只能去医护站帮忙。 从心底来讲,谢苗是想上战场的,他对枪很熟悉,只要给他一把枪,他一定能让德军吃不到好果子。 谢苗是苏联边境一个少数民族的猎手,他们这个村子仿佛是和外界隔绝的一样,很少有外人踏足这里,而这里的每个人都有一手好枪法。 谢苗的枪法是父亲传授给他的,那把不知道用了多少年的猎枪从父亲手中传到他手中,他靠着这把猎枪承担起了家庭的生活。 苏德战争爆发后,谢苗在医护站帮了几天忙,他每天的任务就是帮护士们抬动伤员,看着这些伤势惨重的士兵们,谢苗实在是无法在这里继续工作下去。 虽然他今年已经四十岁了,但他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上战场和敌人对抗,于是他离开救护站再次去到军营报名。 这次招兵的人同意他入伍,谢苗终于迈进了这个让他保家卫国的地方,新入伍的士兵们都会统一训练一段时间,否则他们去到战场上只会是敌人的炮灰。 新人训练中,谢苗的天赋是最高的,虽然同期的新人都用他的年龄打趣他,但他们无法否认的是谢苗的枪法实在是太准了。 同样是百米开外的靶子,谢苗一枪就能命中靶心,而他们还需要瞄很长时间还不一定能打中,负责训练谢苗的教官很快就发现了这个人才,于是他们对谢苗单独训练过后,便把他派上了战场。 谢苗常年在大山中奔跑,他的身手自然是不差的,到了部队后他拿到的自然也是狙击枪,这是上级对他的信任。 狙击枪可比他的猎枪好用多了,谢苗对这把枪爱不释手,他把这把枪和自己的命看的一样重要,部队在前面迎敌,谢苗就在后方为他们保驾护航。 他的枪法绝对不是吹吹而已,每一发从他手中打出去的子弹一定会落在敌人的头上,就算对面是和他一样的狙击手,也无法在谢苗手下讨到好处。 谢苗背着这把狙击枪隐藏在各个角落,和其他狙击手不同的是,谢苗的眼神要好上太多了,其他狙击手能依靠的只有枪上的望远镜,但谢苗就算是不用望远镜也能看到百米之外的人。 如果战事不太紧急的时候,谢苗就会拿出自己的烟斗闻上一闻,他不会在这种时候抽烟,他只是想闻闻这个熟悉的味道。 他会把每天击杀的敌人数量记在烟斗上,如果那天状态不佳击杀的人少了他还会觉得懊悔,随着烟斗上的数字越来越多,谢苗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特别是在他击毙了德军一个指挥官后,他的名声就彻底传了出去,那个德军指挥官曾下发过很多残忍的命令,有很多苏联百姓都丧生在他手中。 苏军知道谢苗的厉害后,就把射杀这个人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谢苗自然不会推拒这次任务,当部队确定好指挥官的行程后就立马告诉谢苗让他准备迎敌。 不过第一枪并没有打中,反而还暴露了他的位置,谢苗稳住自己的情绪,刚刚如果不是那个指挥官突然换了位置,他必定不可能失手。 他静心等了一会后,指挥官准备从人群中转移,就在这种混乱的关头,谢苗再次出手了,这次出手没有失败,那个让苏军憎恶的指挥官终于死了。 而谢苗也成了苏军口中的神话,在苏德战争中谢苗的名声一直是众人心中的镇定剂,有他在身后,苏军安心了许多。 战争结束后,谢苗也被授予“列宁勋章”,一个普通的士兵很难得到这个勋章,而谢苗注定不普通,他的传奇故事也被写进了苏联的历史记录中,他也将成为苏联人膜拜的榜样。
美国能熬死苏联,同样就能熬死中国?李显龙的一番话说到点上了,他认为如果美国想用同
【6评论】【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