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7年,新皇帝李亨给李隆基写信:父亲,你回来做皇帝,我依旧做太子。不料,李隆基回信说:我不回长安了,你把剑南道划拨给我,我就在此终老。李亨一听,就急了。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势如破竹。没有办法,玄宗李隆基带着太子李亨,杨贵妃还有宰相杨国忠等一众人开始逃命。 逃亡的路上生活很是艰苦,缺吃少穿的。出了长安没走多久,李隆基的爱妃就疲惫不堪了,她是又累又饿,不得已随从去路过的百姓家要了点吃食。 就这样走走停停,大家也是怨声载道。这天一众人走到了马嵬坡时,怨气达到了顶峰,跟随出逃的众多官员开始四处逃命,有一部分士兵也扔下了兵器不干了。 内部也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大家纷纷指责宰相杨国忠导致了现在的局面,安禄山起兵造反其中一个理由就是要杀掉,杨国忠这个昏庸无道的宰相。 太子李亨原本就对父亲李隆基借宰相杨国忠之手处处打压自己相当的不满,之前李隆基大权在握,李亨敢怒不敢言。现在安史之乱爆发,李隆基逃难至此,权利被大大的削弱。 为了改变现有的局面,不再受李隆基的控制,李亨联合自己的心腹李辅国和陈玄礼决定先将宰相杨国忠除掉,能将这个拥有很大权利的杨国忠除掉,现在的李隆基就很难威胁到自己。 于是陈玄礼开始借助之前大家就怨恨杨国忠导致了安禄山造反这件事,添油加醋,在军中散播杨国忠已经叛变了的假消息。 原本就对杨国忠心存不满的士兵听到这个消息更加的气愤,他们团结起来当场就将宰相杨国忠杀掉了。现在人都站到了太子这边,杀掉了杨国忠,将士们又逼迫李隆基把杨国忠的族妹杨贵妃处死。 都是因为你李隆基听信杨家这对兄妹的蛊惑才导致了现在的局面,之前有那么多人都上书认为安禄山要反,你李隆基偏偏听信一个杨国忠的话,还错杀了反对他的忠臣。 唐玄宗看着愤怒的众将士,又看看心爱的杨贵妃。虽然于心不忍,可是丧失权力的他,走投无路,不得不下令处死了杨贵妃。 这个时候的太子李亨算是彻底掌握了政权,李隆基也将天才大事都交给了李亨处理,并任命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李亨心存抱负,他不想继续南逃了,当即整顿了兵马,带着陈玄礼,郭子仪直奔灵武,要开始平叛之路。李隆基带着残余势力向南逃去。 在平叛的路上,太子李亨在众部将的拥簇下登基称帝。可是这个时候逃到四川的李隆基还没有退位,这下国家有了两个皇帝。 李亨的手下给他出了个主意,李亨派人给在四川的李隆基送过去一份信,在信中都已太上皇尊称李隆基。意思显而易见了,你退位安心做太上皇吧,别掺和这摊事了。 李隆基原本就是要传位给李亨的,事已至此愿不愿意都得接受,李隆基就将传国玉玺命人给李亨带了过去,并回信说道:朕称太上皇,军国大事早就应由皇帝处理了。 公元757年,李亨收复了洛阳和长安,想到自己的父亲李隆基还在四川成都,就给李隆基写信,说道:我现在已经平定了叛乱,父亲还回来做皇上吧,我做太子。 李隆基毕竟也不傻,知道这是李亨为了表现出忠义孝顺做样子的,现在兵权在李亨手中,就算自己回去皇上那也是个傀儡。 李隆基回信到:我儿能力出众堪当大任,我就不回去了,有你在国家定能重现盛世,不过希望你可以将剑南道划拨给我,我就在这里养老了。 李亨接到信自然是不愿意的,一来李隆基不在自己的控制之中,这对自己手中的权力始终是个威胁,二来还需要李隆基配合,呈现出一副父慈子孝的画面。 最终李隆基在李亨的极力要求下,还是回到了长安养老,并按照李亨的建议搬到了大明宫甘露殿,在这里的李隆基没有人陪伴,也在公元762年去世了。 有意思的是,李隆基去世没多久,唐肃宗李亨也驾崩了,一对父子的权力的斗争也落下了帷幕。
公元757年,新皇帝李亨给李隆基写信:父亲,你回来做皇帝,我依旧做太子。不料,李
趣叭叭呀
2025-03-30 16:30:06
0
阅读: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