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面前,谁在行动?谁在表演?缅甸地震撕开国际援助的虚伪面纱。
地震72小时生死竞速,中俄救援队冲锋陷线,美印欧仍在"开会讨论"。中俄擎起生命之光,西方承诺成空谈,缅甸地震照出世道人心。
3月28日,缅甸7.9级强震撕裂了无数家庭,也让国际社会的真实面孔在瓦砾堆前暴露无遗。当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国政府"深切关切"的声明时,3月29日一大早中国救援队已经开始在仰光降落开始救人了。这次看得出国际社会各国能力和人性。
第一,出钱出力的,中俄扛起国际道义大旗,这才是真正的有担当的大国,是人类之光。
中国政府在震后第一时间响应缅甸求援,于3月29日派遣多支救援队,包括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等共82人携带20余吨物资飞赴灾区,此外还有蓝天救援云南队16人携带装备从瑞丽出境前往缅甸木姐市救援、公羊救援队16人赴震中区域搜救、云南救援医疗队37人携带专业设备飞抵缅甸、厦门曙光救援队23人前往执行任务。还拨款一亿人民币。中国政府紧急划拨的1亿人民币专项资金,这是真正的人类良知。
与此同时,俄罗斯的IL-76运输机载着120名曾参与土耳其地震救援的"老兵"直奔灾区。这些带着搜救犬和热成像仪的救援者,在俄乌冲突持续消耗国力的背景下毅然出征。中俄这两个常被西方妖魔化的国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二类是出钱没有出力,数字背后的温情与局限。
比利时法兰德斯大区的10万欧元、新加坡红会的15万新元、联合国500万美元应急资金......这些数字在财务报表上或许微不足道,却还是国际社会善意的基本盘。新加坡"狮心行动"救援队随时准备出发、虽然慢了,至少证明亚洲邻邦的情谊尚未完全被功利主义吞噬、此外印尼也表示要援助。但相比中俄成建制的专业力量,资金援助终究难以替代现场救援的黄金72小时。
第三类是嘴炮救援的,人道主义面具下的政治算计太过明显,令人不耻。
美国发言人宣称"正与缅方保持密切沟通",印度外交部则表示"随时准备提供必要帮助",欧盟委员会强调"将在评估后采取行动"。这些救援队伍不给,连钱都不及时给,就给嘴炮,灾区民众听到的不过是空洞回声。
这些把"民主价值"挂在嘴边的国家,将人道主义援助异化为政治筹码。阿三能力有限,嘴炮正常,欧美日韩则太慢了。他们既要表演道德优越感,又对军政府治下的缅甸心存芥蒂。这种既要...又要...的虚伪姿态,在生死攸关的灾难面前显得格外刺眼。
人道主义加入他们大量的计算,显得犹犹豫豫,非常令人不齿的。
缅甸地震像一面照妖镜,让西方阵营国家精心打造的"人权卫士"人设轰然崩塌,所谓意识形态之争在生命面前显得何其渺小和垃圾。真正的国际主义不该是记者会上的嘴炮,而是行动。真正的人道主义和先进价值观那是将生命尊严置于首位,这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文明。毫无疑问,这次中国给西方阵营做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