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月,23岁女医护刘亚玲请假回家探亲,结果假期快到时间时,她给医院写信说不回去了,医院以党性要求她回去,谁料,刘亚玲却说:“哪怕开除我的党籍,我也不坚决回去,除非抬我尸体回去!” 1986年4月那会儿,老山战役在中国南方边境打得正激烈。战场上,好多战士受了伤,可医疗用品少得可怜。这时,有个23岁的女护士叫刘亚玲,她是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的学生。她心里明白,前线那些受伤的战士特别需要医生的照顾。虽然刘亚玲小时候挺苦的,一岁时爸妈就不要她了,还好舅舅收养了她,她也争气,书念得很好,考上了军医大学。1986年4月,刘亚玲请假回家看亲人。假期快过完了,她给医院写信说不想回去了。医院跟她说,作为党员得回去,但刘亚玲很坚决地回信:“就算开除我党籍,我也不回去,除非抬我尸体回去!”这可不是她脑子一热做的决定。还在军医大学时,刘亚玲就发现咱们国家的医疗水平和国外有差距,战场上伤员死亡率特别高。为了多救些人,她七次申请上前线,可都被拒绝了。于是,她就借着探亲的机会,偷偷去了老山前线。 到了前线,刘亚玲不光救了很多受伤的战士,还帮炊事班干活。有一次,一个战士腿上的静脉被弹片划伤了,情况很紧急,刘亚玲二话不说抬起担架就送他去团部做手术。在那么危险的战地环境里,她自己也挨了弹片,但为了不让大家士气低落,她瞒着伤情,自己把弹片拔了出来,直到伤口化脓感染了才被大家发现。在那之后的四年里,刘亚玲六次上前线,有三回都没得到批准。老山战役打完后,刘亚玲立了个大功,得了一等功。虽然回到医院被批评了,但她心里不憋屈,因为她觉得自己救了好多战士的命。后来,刘亚玲在医院当上了主治大夫,可她看到好多人因为没钱看不起病,就决定不干了,回老家办了个京丰医院,专门帮那些看不起病的人。刘亚玲的事儿,不光显示了她的个人勇敢,更重要的是,她特别看重生命,也敢于承担责任。她用自己的行动,让我们明白了啥叫真正的“医生的心肠好”。在那个到处打仗的时候,刘亚玲的决定看起来很果断,但正是这种果断,让她救了很多战士的命,成了他们心里的恩人。她的故事教给我们,遇到大事儿得按良心和责任来选,这样往往能让我们更有力量,看到更大的希望。
原来医院里也有江湖啊….
【23评论】【10点赞】
用户17xxx79
致敬刘亚玲,她在哪里办的京丰医院?
用户14xxx81
为了看不起病的人专门办个医院,她即便是个亿万富翁也不敢想吧?
飘渺
什么乱七八糟的,一会儿护士一会医生,护士当不了医生,医生不可能干护士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