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婉容把太监孙耀庭叫来闺房:“伺候我洗澡!”她刚脱下衣衫,孙耀庭突然低头:“奴才肚子痛,伺候不了您了!”没想到,他才出门,就听到一阵笑声:“明明不是男人,还害羞个什么劲儿!”
1902年,天津郊区的一户贫困家庭迎来了新的家庭成员——孙耀庭。孙家虽有两间破旧的房屋和七分地,但这些远远不足以维持六口人的生活。
不过,孙家所在的村落里有一个富裕的大户人家,拥有七八十亩耕地,孙家靠着为此家庭务工勉强保持温饱。孙耀庭的童年,也因此大部分时间是在这个大户人家里度过,他在那里接受了四年的基础教育。
时光迅速流逝,四年的稳定生活很快就结束了。这个大户人家遭遇了生意上的重大损失,无法再提供工作和食物。孙耀庭一家陷入了困境,他们不得不开始乞讨为生。面对如此困境,孙耀庭在绝望中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他决定进宫,成为一名太监。 太 监生活固然艰苦,且意味着必须放弃生育后代的可能,但孙耀庭看到的是这一选择中的生存机会。然而,当他准备好进宫时,政局发生了巨变。清朝末年的政治改革风波中,宣统皇帝溥仪签署了“退位诏书”,孙耀庭的皇宫梦想破灭,他不得不返回家乡,继续过着贫困的生活。
1916年,命运为孙耀庭带来了转机。宣统皇帝在民间重新征集太监,这一次,孙耀庭在一位熟人的推荐下成功进入了皇宫。进宫后的生活并非想象中的那般光鲜。作为一名新进太监,孙耀庭从最低等、最辛苦的工作做起,他负责打扫卫生、搬运重物,每日劳作至深夜。然而,他的勤奋和机智很快赢得了上级的赏识。最终,他被选中服侍皇后郭布罗·婉蓉。
此后,孙耀庭的日常职责变得愈发严苛。他必须在皇后的起居室外,从清晨等候,直至夜幕降临。每日清晨,当皇后婉蓉醒来时,孙耀庭需迅速呈上温热的清水,用于她的洗漱。水温和水量的控制,需要精确到极致,以符合皇后的喜好和需求。洗漱后,他还需整理皇后的梳妆台,每一件物品都要摆放得恰到好处,以符合宫廷中的严格规范。
进入午后,孙耀庭要负责皇后的日常安排,包括她的饮食和休息。每道菜肴在进入皇后的寝宫前,都需由他先行检查,确保味道与温度均符合要求。而在皇后午休时,孙耀庭则需守在外间,确保一切安静,防止任何微小的噪音扰乱皇后。
皇后的沐浴则是一件极需精心准备的事务。婉蓉在沐浴时,孙耀庭需确保浴室内的水蒸气适宜,水温恒定。他负责调配香油,确保其香味符合皇后的偏好。此外,他还需要监督宫女们的服务是否恰当,确保她们的动作轻柔而高效,以适应皇后的需要。
每当夜幕降临,孙耀庭还需检查皇后的寝宫,从窗帘的闭合到床榻的铺设,每一细节都不能有失。只有确认一切就绪后,他才能稍作休息。
在婉蓉的身边,孙耀庭见识了许多宫外的人未曾一窥的珍宝和秘密。宫内藏有数不尽的艺术品和珍稀物件,每件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复杂的来龙去脉。他还见证了许多宫廷内部的仪式和庆典,这些活动常常富丽堂皇。
然而,孙耀庭的这种生活并未持续太久。服侍皇后仅一年多时间,宫变突然发生。冯玉祥的反叛彻底改变了皇宫的命运,他率领的军队攻入宫中,将皇帝和众多宫内人员驱逐。孙耀庭的太监生活由此结束,他被迫离开了这个充满权力和神秘的地方。
这段经历虽然短暂,却在孙耀庭的记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他所见所闻,包括宫廷的日常与节庆,皇后的个人生活,以及宫变那一刻的混乱和恐惧,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里。孙耀庭离开宫廷后,决定将这些记忆整理成书,希望能为后人提供一窗了解古代皇宫生活的机会。
他晚年写下的《中国最后一个太监》成了重要的历史文献。在书中,他未有任何夸张和美化,只是平实地叙述了一个太监在皇宫中的日常生活以及他所目睹的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