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44岁张大千,看上女儿14岁的闺蜜徐雯波。徐雯波红着脸问:“伯父,我

墟史往事 2025-03-29 15:21:10

1943年,44岁张大千,看上女儿14岁的闺蜜徐雯波。徐雯波红着脸问:“伯父,我拜您为师学画行吗?”哪料,张大千却说:“不用拜师,做我太太,我就教你学画。” 徐雯波自幼对绘画怀有浓厚的兴趣,这一爱好在得知好友心瑞的父亲是著名画家张大千后达到了高潮。 机缘巧合之下,心瑞慷慨地带她前往张大千的工作室——大风堂,希望能够为她介绍这位大师。 1943年某个午后,徐雯波跟随心瑞来到大风堂。张大千的工作室坐落于一处幽静的庭院之中,两人隔着窗户望去,见到张大千正聚精会神地作画。心瑞轻声提醒徐雯波,张大千工作时不喜欢被打扰,她曾因无意中打扰父亲作画而被训斥。 当时的张大千正因没有灵感而感到烦躁,思考之时,他看到窗外站着自己的女儿和另一个女孩,于是张大千就把两人叫了进来。 当徐雯波走近时,张大千的视线被她清新脱俗的气质所吸引,他的眉头也随之舒展。他感觉到徐雯波的出现仿佛带来了一阵清风,为他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感受到徐雯波的热情与才华,张大千并没有急于继续他的画作,而是选择了与她简短交谈,并带她参观了画廊,分享了他对绘画的一些看法。徐雯波被这位大师的平易近人和对艺术的热情所感动。 兴奋之余,徐雯波抓住机会向张大千提出“伯父,我拜您为师学画行吗”的请求。然而,张大千却拒绝了徐雯波的请求,原因是他想要让徐雯波做自己的太太,而不是仅限于师徒关系。他提出一个替代方案,让徐雯波可以每天来大风堂,观摩他的作品,接受他的指导。 对此徐雯波感到非常开心,此后她便经常去大风堂请教张大千。 而张大千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看重徐雯波的美貌以及她给他带来的灵感和启发。 张大千擅长描绘美人,常以美女为伴以获得灵感。那时徐雯波外貌秀美,气质独特,身上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张大千被她深深吸引,并涌现出无数的灵感,让他想要继续画下去。 到了徐雯波十八岁时,张大千已无法掩饰自己的情感,向她提出了结婚的请求。这份突如其来的提议使徐雯波感到意外与欣喜,然而她的婶婶却坚决反对这桩婚事,她的家人对这位年长32岁的画家充满了顾虑,婶婶甚至贬称张大千为“为老不尊”。 后来徐雯波怀孕,姑妈最终只能同意了这桩婚事。 张大千的家庭对这桩联姻持强烈反对态度,认为巨大的年龄差异和徐雯波的低出身将对家族声誉造成损害。张大千的女儿张心瑞尤其反对,她无法接受自己的挚友将成为自己的继母。 张大千并不在意家族的想法,果断地和徐雯波结了婚。而他的女儿张心瑞对此十分愤怒,直接离家出走了。 婚后,徐雯波不仅成为了张大千作品的灵感源泉,她自身也从他的艺术创作中获得了极大的启发。尽管徐雯波在婚后遭遇了女儿的不幸离世,她依然坚强地继续生活,并有了另一个孩子张心健。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大千计划移居台湾。由于当时的情况限制,张大千只能购买到三张机票,这让他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在做出决定时,他选择了和徐雯波一同前往台湾,而将尚在襁褓之中的张心健托付给朋友照顾。但徐雯波选择护送黄凝素的女儿一同离开,尽管当时她和张大千已经离婚。 在与张大千的共同生活中,徐雯波逐渐影响了张大千,使他收敛了早年的风流习气。尽管二人之间存在明显的年龄差距,张大千公开承认他艺术生涯中的许多成就都是徐雯波的功劳,他在临终前将自己的大部分资产赠予了徐雯波。 张大千的艺术生涯中,徐雯波的影响在张大千的画作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在他们暂时分别的时期,张大千创作了《云山万众,寸心千里》,这幅作品后来成为徐雯波珍视的瑰宝。尽管在市场上这幅画的成交价未能达到张大千作品的最高记录,徐雯波却更看重这幅画背后的意义——它是张大千对她深厚爱情的象征。

0 阅读:0
墟史往事

墟史往事

人间只道黄金贵,不问天公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