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厦门一女子将床板放在过道晾晒半个月,保洁员当成废品卖了25块钱,女子怒不可遏,向保洁员索赔17万,法院的判决亮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1年,厦门某小区内,一块看似普通的床板引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纠纷,陈女士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珍视了三十年的床板,竟被保洁员以25元的价格当作废品卖掉。 怒不可遏的她将保洁员及其所在公司告上法庭,索赔17万元,然而法院的最终判决却出乎许多人的预料,让这场风波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画上了句号。 事情的起因并不复杂,陈女士家中有一张特殊的床板,三十年前,她与丈夫结婚时,公公特意选用名贵木材,亲手打造了这张婚床,这块床板不仅材质珍贵,更承载了一家人的祝福和她与丈夫几十年的婚姻记忆。 2019年,丈夫因病去世,这张床板成了她缅怀丈夫的寄托,意义愈发深重,为了保护这份回忆,她决定清洗床板,并将其搬到楼下的公共过道晾晒,她以为放在那里不会有问题,却未料到这一决定埋下了隐患。 半个月过去了,陈女士一直没去查看床板的情况,而在这段时间里,小区负责卫生的保洁员注意到了这块无人看管的木板,保洁员每天穿梭在楼道间,清理垃圾是她的日常职责。 小区里偶尔会有居民将闲置物品放在公共区域,她起初并未急于动手,可这块床板在过道里搁置了十几天,既没有标识,也无人问津,她便以为这是被遗弃的废品。 在一次例行清理中,她将床板搬到垃圾中转站,又等了几天,见依然无人认领,便以25元的价格卖给了废品回收站。 直到陈女士下楼准备收回床板时,她才发现东西不见了,震惊之余,她立刻报警求助,警方通过小区监控查明,床板是被保洁员拿走的,得知床板已被卖掉且下落不明,陈女士彻底崩溃。 她找到保洁员所在的公司,要求要么找回床板,要么赔偿损失,她认为,这块床板价值15万元,再加上精神损失费2万元,总计17万元的索赔合情合理,可保洁员和公司却觉得冤枉:一块放在过道半个月的木板,怎能想到如此贵重? 双方争执不下,陈女士最终选择诉诸法律,将保洁员和公司告上法庭,她在庭上泣诉床板对自己的重要性,情绪激动,而保洁员则解释,她每天要负责大片区域的卫生,公司规定垃圾必须及时清理,那块床板长时间无人管理,她实在无法判断其价值。 公司负责人也表示,若因正常工作就要承担巨额赔偿,今后谁还敢认真干活?这场官司看似简单,却让法官颇感棘手。 为了弄清真相,法院组织陈女士、保洁员、公司负责人和社区居委会一同前往现场勘察,那条沿街的过道一览无余,既没有围挡,也没有任何提示,确实不像是存放贵重物品的地方。 法官还了解到,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卫生全靠保洁公司负责,社区甚至有个垃圾巡查群,居民和保洁员常通过拍照提醒清理垃圾,在这种环境下,一块木板搁置半个月,确实容易让人误会。 经过细致调查,法院得出结论:保洁员在清理床板时,是按照职责行事,且职业经验范围内难以将其视为有主之物;公司也未占有床板,无法返还原物。 反过来,陈女士将贵重物品置于公共区域,既未标识也未及时收回,未能尽到妥善保管的责任,综合考量,法官最终判决驳回陈女士的诉讼请求,保洁员及其公司无需赔偿,这场持续数月的纠纷,就此尘埃落定。 判决结果出来后,社会反响不一,有人认为陈女士自食其果,贵重物品不该随意放置;也有人同情她的遭遇,毕竟那块床板承载了太多情感,无论如何,这件事暴露了公共空间管理的漏洞。 如果居民都能规范使用公共区域,保洁员也能多些沟通,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陈女士固然失去了珍贵的回忆,但保洁员也只是普通劳动者,拿着微薄的薪水,很难要求她在繁忙的工作中分辨每件物品的价值。 回过头看,这场风波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公共区域毕竟不是私人仓库,尤其是贵重物品,更需谨慎对待,陈女士若能早点收回家,或至少贴个纸条标明归属,可能就不会有这场误会。 保洁员的职责是保持环境整洁,她的行为虽无恶意,却也提醒我们,生活中的沟通多么重要,一块床板,25元的交易,17万元的索赔,最终以零赔偿收场,这不仅是一场法律纠纷,更是一堂关于责任与规范的公开课。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主要信源:光明网 2021-11-9 《通道里的床板被保洁员当废品卖了,厦门一女子索赔17万元》
2021年,厦门一女子将床板放在过道晾晒半个月,保洁员当成废品卖了25块钱,女子
如梦菲记
2025-03-29 13:32:36
0
阅读:528
用户94xxx22
送给我都不要太涨了,睡了死人的
可乐
[赞][赞][赞]
高空
图片上床板是普通杉木,那来1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