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49年,李世民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看着25岁貌美如花的武则天,不放心地问道:

史说畅谈呀 2025-03-29 10:29:43

公元649年,李世民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看着25岁貌美如花的武则天,不放心地问道:“朕死了之后,你当如何?”聪明的她,只回了8个字,便保全性命,最终成就一番霸业。   面对李世民的询问,武则天知道这一关要是过不去,自己的命运也就到头了,于是,武则天说道:“青灯古佛,了此余生。”

这样一来,既打动了李世民的心,又避免了引起其他人的怀疑和敌意。李世民听后十分感动,便对身边的人说:“朕若有不测,汝等勿忘此言。”   李世民死后,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按照惯例,武则天应该与其他没有子女的嫔妃一起入感业寺为尼。

但是李治对武则天情有独钟,不愿意与她分离。于是,在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帮助下,武则天再次入宫,并被封为昭仪。

王皇后和萧淑妃本以为可以利用武则天来打击对方,但没想到武则天很快就取代了她们在李治心中的地位,并开始参与朝政。   武则天入宫后不久,就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事件。永徽五年(654年),武则天生下一个女儿,并取名为安定思公主。但是在公主出生后一个月左右,公主突然暴毙。

据《新唐书·武则天传》记载,“皇后至,则天抱公主以示之。皇后去未久,则天掩其面以绝气。”也就是说,武则天故意掐死了自己的女儿,并嫁祸于王皇后。   永徽六年(655年),李治正式废除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这一事件引起了朝野的震动和反对。   许多大臣都上书劝谏,认为武则天出身低微,品行不端,不配为皇后。李治不听,坚持己见,甚至杀戮或贬谪了一些反对者。

他还下诏说:“朕以武氏为皇后,非为私欢,乃是为了国家大事。武氏有才智,能辅佐朕治理天下,是朕的贤内助。朕与武氏同心同德,共享患难,不可分离。朕已决定了,不要再有人多言。”     武则天成为皇后后,开始积极参与朝政。她与李治一起听政、议事、制度、赏罚、任免等。她也开始树立自己的势力,拥护她的大臣都得到了提拔和重用。   她还开始削弱李氏宗室的权力和影响,还利用自己的亲族和姻亲,如武三思、武攸暨、武崇训、薛绍等人,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她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亲生儿子李弘和李贤,以及自己的姐姐武顺和妹妹郭夫人等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武则天作为皇后,在政治上有着积极的一面,也有着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是她能够辅佐李治处理国家大事,继承和发展了贞观之治的遗风,在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都有所建树。   消极的一面是她野心过大,手段残忍,不择手段地铲除异己,造成了朝政的动荡和社会的不安。     永淳元年(682年),李治因病卧床不起,无法处理政事。他便命令武则天与太子李显一起听政,并称之为“二圣”。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女性参与听政的情况。从此以后,武则天就成为了唐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永淳二年(683年),李治去世,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但是他并没有真正掌握权力,而是由武则天作为皇太后垂帘听政。中宗只能在名义上尊重母命,并没有实际上的发言权和决策权。   中宗在位期间,并没有表现出什么突出的才能和作为。他只是一个温和而无能的皇帝,对于政治和军事并不感兴趣,只是沉溺于酒色和游乐。

他也没有能力和勇气与武则天争夺权力,只能任由武则天摆布。他对于武则天的残酷和专横,也只能默默忍受,没有任何反抗。   武则天作为皇太后垂帘听政,开始了她的独裁统治。她不断地废立皇帝,先是废黜了中宗,立自己的幼子李旦为皇帝,是为唐睿宗;后又废黜了睿宗,立自己的孙子李重茂为皇帝,是为唐少帝。

她还改变了国号和年号,从唐改为周,从龙朔改为天授。她还大肆诛杀和贬谪了许多忠臣和义士。   除此之外,武则天还任用了一批奸佞和酷吏,如许敬宗、张易之、张昌宗、韦后、安乐公主等人。她还大兴土木,修建了许多宫殿和寺院,耗费了国家的财力和民力。她还滥用刑法,滥杀无辜,造成了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但无论如何,武则天以一介女子之身,能窃取神器,实属千古一奇。

0 阅读:99
史说畅谈呀

史说畅谈呀

雾里看花,历史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