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提倡剪辫子

正瑜河套 2024-06-20 06:59:56

阎锡山成为山西都督后,他的首要任务是大力推广教育普及,积极倡导在全省各地广泛建立学校。为了尽快实现这一目标,即便是缺乏校舍,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搬走庙里的神像,以腾出空间作为教室。然而,这一行为自然遭到了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因此,在那个时期,一首民谣迅速在三晋大地上流传开来:“初三、十三、二十三,河边出了个阎锡山。灰拾翻,剃了辫子留了洋、搬了神像立学堂。”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五台县石村也迎来了学校的建立。学校选址在关帝庙,尽管搬走了两廊厢房里的神像,但正殿里的大塑像却安然无恙,各村的情况也都如此。校长徐明性,因为排行第七,人们亲切地称他为七秃子,他勇敢地剪掉了自己的辫子。然而,大多数老师和学生仍保留着辫子。徐校长在学校里积极宣传剪辫子的好处,他批评辫子如同猪尾巴一般,是清朝的陈规陋习,应当予以摒弃。尽管他的宣传言辞激烈,但真正付诸行动的人却寥寥无几。

一年后的大年那天,学校院坝上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学生们和村里的许多人都以为来了戏班子,纷纷涌向学堂想要一睹为快。然而,就在这时,大门突然关闭,徐校长庄严地宣布要剪辫子:“谁要出去,剪了辫子再走!”几个青年人手持剪子守在大门口,严格执行这一命令。有些大人惊恐万分,有的哭泣,有的闹腾,但无论他们如何反抗,一旦进入学堂,辫子都难逃被剪的命运。那时的人们对辫子有着深深的顾虑,害怕清朝复辟后会因此遭受杀身之祸。

原本,男人们留辫子都是将头的四周剃光,只在后脑勺上留下一片头发,即所谓的辫盘子。待长大后,这些头发才会编成辫子。而现在,辫子从脑后一剪而断,辫盘子上还留着一些长发,无法再编成辫子,只好用一段铁丝卡在头上,以防头发散乱。这便是剪辫子后人们的独特发型。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剪去辫子。到阎锡山后来推行“六政三事”时,五台县人的辫子都已消失不见,象征着时代的到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