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詹小注:
今天转载这篇文章,
作者名叫鱼眼镜话。
是老詹的复旦同学,
毕业后分配到深圳,
成了电台的台柱子。
退休后爱云游四方,
写一写游记和感想。
仓央嘉措是什么人?
不少人觉得很神秘。
鱼眼镜话作了分析,
看完文章就会明白。
面容模糊的仓央嘉措
鱼眼镜话鱼眼镜话
流连拉萨的八廓街头,你会看到一座绛红色大门、鹅黄色围墙的房子。房子的门楣上写着“MaKyeAme”。
这就是当今的网红打卡地:玛吉阿米餐厅。
餐厅装修的格调不错。坐在这里,俯瞰八廓街上的芸芸众生,也别有一番情调。不过,让这家餐厅爆红的,主要还不是因为这些。
现代资本包装了一位“情圣”,附会了一个哀怨的故事:说这是仓央嘉措和情人幽会的酒馆,私情暴露后,情人慷慨赴死,圣僧以诗消愁,空留千古惆怅。
玛吉阿米餐厅
来到这里到人,很少有不知道仓央嘉措的。
仓央嘉措,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公元1682年,西藏的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圆寂,由他的亲信弟子桑结嘉措执掌政事。根据罗桑嘉措的心愿和当时西藏的局势,桑结嘉措密不发丧,隐瞒了僧侣大众和当时中央的康熙皇帝,时间长达十五年之久。
不过,这些年里桑结嘉措可没闲着,他迅速派人到民间寻找转世灵童。寻找的地点,选在了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这里的人们大多信奉红教,如果诞生一个黄教教主,将有利于黄教势力的扩大。
仓央嘉措幼时故居遗址
按照当时的规矩,哪个婴儿抓取了前世达赖的遗物,即证明是达赖转生。就这样,农奴扎西丹增的儿子被选中。
被选中的孩子名叫计美多吉协加衮钦。后来取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藏语意为“梵音之海”。
1696年,康熙皇帝在平定准噶尔的叛乱中,偶然得知五世达赖已死多年,十分愤怒,致书严厉责问桑结嘉措。桑结嘉措一面向康熙承认错误,一面将多年前寻到并隐藏起来的转世灵童仓央嘉措自藏南迎到拉萨。第二年10月25日,仓央嘉措于拉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六世达赖喇嘛。
仓央嘉措本籍是门巴族,所以,他是唯一一位非藏族或蒙古族出身的达赖喇嘛。
布达拉宫
此时的西藏,政局动荡。当时,卫拉特蒙古和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的曾孙拉藏汗,与第巴(即藏王)桑结嘉措的矛盾日益尖锐。1705年,桑结嘉措买通汗府内侍,向拉藏汗饮食中下毒,被拉藏汗发觉,双方爆发了战争,藏军战败,桑结嘉措被处死。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拉藏汗向康熙帝报告桑结嘉措“谋反”,顺带奏称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不守清规,是假达赖,请予“废立”。康熙帝准奏,决定将仓央嘉措解送北京予以废黜。1706年,仓央嘉措在押解途中,行至青海湖时染病去世,终年24岁。
当然,他的去世也另有说法,不过,这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
拉藏汗画像
仓央嘉措短暂的一生中,主色调是灰暗的。在做喇嘛期间,他受到严格监督学经修道,种种的清规戒律、繁文缛节,让他难以适应。正式成为达赖喇嘛之后,他并无实权,只能作为桑结嘉措的傀儡存在。生活上遭到禁锢,政治上受人摆布,使得仓央嘉措内心抑郁,索性纵情声色,这既出于他对自由与爱情的向往,也是他对强加的戒律和权谋的故意反叛。
所谓诗人必“先穷而后工”,生活上的不如意,反而成就了仓央嘉措的诗歌。仓央嘉措,成为藏族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所写的诗歌驰名中外,不但在藏族人民中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在世界诗坛上也是引人注目的一朵奇花异葩。他的诗歌约66首,因其内容除几首颂歌外,大多是描写男女爱情的忠贞、欢乐,遭挫折时的哀怨,所以一般都译成《情歌》。
以上,是正史中记载的仓央嘉措。
然而,现实中的仓央嘉措,却变得有点面目不清。
明显的变化,似乎起自电影《非诚勿扰2》。影片中演绎了一首诗:“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一种说法不胫而走:这首《见与不见》为仓央嘉措所作。
尽管很快就被证明,这首诗歌,应名为《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作者为扎西拉姆·多多,是一位当代的女诗人。但传说的力量是强大的,很多人还是自觉不自觉地将这首诗和仓央嘉措联系到一起,由此知道了仓央嘉措这个人,喜欢上了他的诗。
可是,众多文青们喜欢的诗句,有多少是真正属于仓央嘉措的呢?
“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在途中与你相遇”、“我问佛……佛曰……”、“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如果你的摘抄本里恰好有这几句诗,后面还标注着“仓央嘉措”,只能遗憾地告诉你,这都不是他写的:第一句出自朱哲琴演唱的《信徒》;第二句出自网络拼凑诗《问佛》,其中一句系电影《青蛇》插曲歌词;最后一首,只有“第一”“第二”是仓央嘉措所作,其后都为网友演绎。
如果你的收藏夹里有一个名为“仓央嘉措最美诗句”的帖子,里面有“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为了今生遇见你,我在前世早已留有余地”、“用一朵莲花商量我们的来世,再用一生的时间奔向对方”、“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很抱歉,它们也与仓央嘉措没有太大关系。这些句子出自一本《仓央嘉措诗传》。书作者之一向媒体承认,这些诗他没有经手,“不是翻译,也不是自己的创作。”
甚至就是他真正的藏文原作,也免不了被误读。
就以“仓央嘉措情诗”来说,到底算不算“情诗”?在藏语中,原文是“仓央嘉措古鲁”,是“道歌”的意思。藏语里没有叫“仓央嘉措情歌”,是汉族人解读成了情歌。
“住在布达拉宫中,我是雪域最大的王,在拉萨的大街上流浪,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被认为是他夜会情人的写照。
其实,原文相当收敛:“住在布达拉宫中,我是持明仓央嘉措,住到拉萨宫殿下,我是浪子宕桑旺波。”
有藏族文学研究者统计,仓央嘉措的诗歌中,随着翻译版本的不同,意趣也大相径庭。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七言绝句形式,出自文学家曾缄的手笔。
而仓央嘉措的原文,远没有那么华丽——“若要随彼女的心意,今生与佛法的缘分断绝了,若要往空寂的山岭间去云游,就把彼女的心愿违背了。”
仔细品读,两者间的意味,是不一样的。
诗歌被误读,仓央嘉措的风流韵事更是疑点重重。
在许多文章中,他的私生活被描写得无比浪荡,从为初恋痛哭到为情人买醉,细节刻画得比明星八卦还生动。
但这些描绘都有夸大和杜撰的嫌疑。他到底有没有情人,至今还存在争议。
西藏社科院的蓝国华先生就指出,仓央嘉措作为戒律森严的格鲁派宗教领袖,不可能拥有传言中那种肆无忌惮的夜生活。根据史料记载,只能说他曾经有过相对叛逆的行径,并被政敌作为把柄。
当年的他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至今没有定论。是现代人的想象,造就了一个为情寻死觅活的情僧。
仓央嘉措被废黜之后,拉藏汗新立了一个达赖喇嘛,在位十二年,始终不得民心。矛盾之下,康熙只好废黜了拉藏汗所立的达赖,承认仓央嘉措的转世灵童“确是达赖后身”。仓央嘉措的身份,又得到重新承认。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仓央嘉措在藏区的影响。
有藏传佛教高僧这样评价仓央嘉措:他的诗歌净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他用最真诚的慈悲让俗人感受到了佛法并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特立独行让我们领受到了真正的教义。
与此同时,仓央嘉措的一生,也存在许多盲点。有关他的种种,很多是难以考证的谜团。被政治漩涡裹挟一生的仓央嘉措,也许只是一位身不由己的孤独活佛。
但后人,似乎对真实的仓央嘉措并不感兴趣。甚至,就是许多的研究者,也都以猎奇的心态,把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塑造成了文学人物。
仓央嘉措被造成了神,但相信这不是他的愿望,因为他的叛逆本身,就否定了造神运动。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