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赵本山对原配葛淑珍说:“我们离婚吧!”葛淑珍很平静:“离婚可以,但你得让我生活”,赵本山说:“行,我有多少给你就完了,我自己再去挣,”说完,丢下25万和车房,净身出户了!
在辽宁一个小村庄里,葛淑珍和赵本山的故事就像是一部乡村戏剧的缩影。两个同样出身于农村的人,因为命运的安排而走到了一起。结婚初期,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也有着彼此的陪伴和支持。
赵本山的艺术之路并不平坦。为了家庭,他四处奔波,演出赚钱。葛淑珍则在家默默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两个孩子的抚养成了她生活的中心。随着赵本山名气的日渐增长,他开始在外界的诱惑中迷失方向。
1991年的一天,赵本山提出离婚,这对葛淑珍来说既是震惊也是解脱。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她展现出了非凡的坚韧和独立。她没有哭泣,没有哀求,只是平静地要求保障生活。
赵本山丢下25万和车房,净身出户。留给葛淑珍的财产虽然不多,但对于当时一个农村妇女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资金。葛淑珍没有选择依赖这些财产过日子,而是决定自力更生。她将钱存入银行,自己则外出打工,通过辛勤劳动维持生活。
几年后,葛淑珍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她的女儿考上了大学,这对她来说是莫大的骄傲和欣慰。为了更好地支持女儿的学业,她搬到了大连,并在那里开了一家小饭店。这家饭店虽小,但葛淑珍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经营得有声有色。
葛淑珍的新生活开启于一个简朴的决定: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她将离婚时分得的资产谨慎管理,没有奢侈浪费,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艰辛但稳定的道路——自己出去工作。
起初,葛淑珍的工作并不稳定,她在不同的地方尝试了多种工作,从田间劳作到城市中的清洁工作,没有一份是她不愿意尝试的。每一份工作都是对她意志力的考验,但她从未退缩。她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充满了尊严和自信。
随着时间的推移,葛淑珍开始考虑更长远的生活规划。她想到了开一家小饭店,这既可以利用她擅长的烹饪技术,也可以为自己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于是,她开始积极学习餐饮管理知识,了解市场需求,并搜集各种美食的制作方法。
开饭店的准备工作并不容易,葛淑珍需要找到合适的地点,购买必要的厨具和原料,还要处理各种营业许可证的申请。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但她没有退缩,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
终于,葛淑珍的小饭店开业了。她精心准备的家乡菜受到了顾客的喜爱,饭店的生意渐渐红火起来。葛淑珍亲自掌厨,每天忙碌于各种烹饪活动中,虽然劳累,但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和幸福。
饭店的成功不仅仅是经济收入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它给了葛淑珍一种成就感和社会地位。她用自己的能力证明了女性同样可以在商界取得成功,不需要依赖于任何人。
随着饭店生意的不断扩大,葛淑珍开始雇佣更多的员工,她对他们既严格又关心,赢得了员工的尊敬和爱戴。她的饭店不仅是一个吃饭的地方,更像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为这个家庭的繁荣而努力。
葛淑珍的故事在当地传开了,她成了邻里间的榜样。许多人都被她的故事所鼓舞,开始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困难和挑战。葛淑珍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无论遭遇什么样的困境,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年复一年,葛淑珍的小饭店已经成为了一个地标,而她本人也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成长为一个成功的女企业家。尽管经历了无数的挑战和困难,但她始终没有放弃过,她的故事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