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拯救无数生命,国内却鲜有人知!
在布鲁塞尔,有条“钱夫人路”。欧洲人对她耳熟能详,可在国内,这位传奇女子却少有人了解。她,就是钱秀玲,一个值得被铭记的中国人。
1912年,钱秀玲出生于江苏宜兴的书香门第。儿时的她,在宜城明城小学读书,后入苏州女中,又进上海大同大学预科。17岁那年,满是求知欲的她,独自前往比利时求学。1930年,她考入鲁汶大学主修化学。凭借天赋和努力,1935年,她拿到博士学位,成为鲁汶大学获此荣誉的shou位中国女性。
本想归国建设的她,因抗战爆发,无法回国。同时,欧洲战火燃起,钱秀玲只好与丈夫逃到小镇,开小诊所为生。
1943年5月,小镇青年罗杰炸毁德军铁路,被抓后将被绞死。罗杰父母四处求助,连比利时国王说情都没用。关键时刻,钱秀玲站了出来。她发现德军驻比利时北部长官冯·法肯豪森,是堂兄钱卓伦的好友。于是,她不顾危险,带着堂兄书信和照片,奔波160公里到布鲁塞尔,找到冯·法肯豪森,成功救下罗杰。一个中国女子救了连国王都救不了的人,这事轰动欧洲。
1944年6月7日,厄运再临。因抵抗组织杀了3个德国盖世太保,德军报复,抓走90多名小镇无辜青年,威胁游击队,否则就每批处死15人。当时身怀有孕的钱秀玲,又一次挺身而出,向冯·法肯豪森求情。蕞终,在她努力下,青年们重获自由。
战争结束,钱秀玲不炫耀荣誉,转身投入科研。1951年,她进入联合国核能科学研究所,做了5年化学分析工作。她还心系文化传播,捐款创办比利时第 一所中文学校——中山小学,还担任第 一任董事长和校长,让中华文化在异乡开花。
比利时人感恩她,艾克兴市将市中心大道命名为“钱夫人路”,她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比利时的母亲”。
可钱秀玲为人低调,别人提她的事迹,她总说忘了。她觉得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1998年,96岁的她在布鲁塞尔离世,留下“忘记我”三个字。但她的勇敢、善良、谦逊,早已刻在人们心中,她是中国人的骄傲,是世界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