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钱玄同新婚之夜,他坐在床边冷冰冰地对妻子徐婠贞说:“我不爱你,结婚只是没办法。”然而两年后,徐婠贞却接连生了六个孩子,其中一个更是后来我国原子能的奠基人,两弹一星的获得者。 1887年,钱玄同出生于浙江吴兴的一个书香世家,他是历史上吴越武肃王钱镠的后代,家学渊源深厚。他的父亲钱振常曾在北京做过小官,后来因厌恶官场黑暗而辞官回乡,专心于教书育人的工作。钱玄同是父亲的妾室所生,出生时父亲已经六十多岁,这使得他的童年获得了格外的宠爱。 然而,命运并不总是眷顾。钱玄同12岁那年,父亲去世,家境因此变得艰难。在这个困难时期,他的长兄长嫂成为了他的"监护人",对他关怀备至,甚至后来还送他去日本留学。这段经历让钱玄同养成了尊敬长辈的品性,也对他后来接受包办婚姻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日本留学期间,钱玄同接触到了大量西方思想和新文化思潮,这让他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开始向往自由恋爱,反对传统的包办婚姻制度。在这期间,他曾暗恋过一位志同道合的日本女学生,两人经常一起讨论文学和社会变革,但这段感情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无疾而终。这段经历成为钱玄同心中对自由恋爱的美好向往,也加深了他对传统婚姻制度的厌恶。 钱家曾经突遭变故,钱玄同被送到哥哥的朋友徐元昭家中寄养一段时间。徐元昭视钱玄同如己出,悉心照顾。随着钱玄同长大成人,徐元昭有意将自己同龄的女儿徐婠嫁给钱玄同。钱玄同的哥哥看徐婠温柔贤惠,也同意了这门亲事。 虽然钱玄同内心向往自由恋爱,但出于对哥嫂的尊重和对徐家的感恩,他最终接受了这门包办婚姻。1906年,钱玄同和徐婠完婚了。然而,新婚之夜,钱玄同坐在床边,冷冰冰地对妻子徐婠说:"我不爱你,结婚只是没办法。"这句话清晰地表达了他对这段婚姻的真实态度。 徐婠是一个典型的旧式大家闺秀,恪守传统礼节,与接受过新文化洗礼的钱玄同有着巨大的差异。婚前,她曾偷偷关注过钱玄同的才学与思想,对这位新式知识分子既有崇拜又有畏惧。面对丈夫的冷淡言辞,她没有反驳,只是默默接受,开始了她作为一个传统妻子的角色。这种沉默的接受,正是那个时代大多数女性的真实写照。 钱玄同虽然开始时对妻子没有太多感情,但他秉持着对家庭负责的态度,始终相敬如宾。他并没有像许多同时代的知识分子那样,因为追求自由恋爱而轻易抛弃包办婚姻的妻子。相反,他选择了尊重既定的婚姻关系,尽到一个丈夫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在日常生活中,两人逐渐建立起独特的相处之道。徐婠尊重丈夫的学术追求,为他营造安静的研究环境;钱玄同则感激妻子的体贴,开始关心她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婚后两年间,他们的关系从最初的冷淡逐渐走向了相互尊重和理解,这种转变不是激情的迸发,而是责任与陪伴中滋生的温情。 婚后不久,徐婠的身体状况开始每况愈下,常年体弱多病,这导致两人迟迟未能生育子女。面对这种情况,钱玄同非但没有怨恨,反而更加体贴地照顾妻子,甚至主动安慰她说可能是自己的问题,不要太过忧心。 在那个多妻制仍然普遍的年代,钱玄同的朋友们纷纷建议他纳妾以延续后代。然而,钱玄同却一口回绝了这些提议。他坚持"一夫一妻制"的进步思想,认为既然娶了徐婠就应当对她忠贞不二,不纳妾是对家庭负责任的体现,也是对妻子最基本的尊重。这种坚守,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与此同时,钱玄同还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探讨新旧交替时代的婚姻观念。他以自身经历为基础,阐述了如何在尊重传统的同时,赋予婚姻关系以新的内涵和意义。这些观点在当时的知识分子圈引发了广泛讨论,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婚姻制度的思考与探索。 在钱玄同的悉心照料下,徐婠的健康状况逐渐好转。两年后的惊喜是,徐婠接连怀孕生子,总共生育了六个孩子:五子一女。虽然其中有三个不幸夭折,但剩下的三个孩子都健康成长,并在各自的领域有所成就。 作为父亲,钱玄同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他将新文化思想融入家庭教育,鼓励孩子们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在他的培养下,子女们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学术精神,还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中,最为杰出的是他的儿子钱三强。钱三强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远赴法国巴黎大学深造,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居里夫人,攻读原子核物理。在这位伟大女科学家的指导下,钱三强在原子核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完成学业后,钱三强毅然选择回国效力,在清华大学物理系担任教授,并创办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他为中国核物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两弹一星"元勋之一。正如钱三强自己所言,他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父亲钱玄同的言传身教,正是父亲的学术精神和坚毅品格引导他走上了科学报国之路。
一个省政协副主席,借着酒意训斥当县长的儿子的醉话,发人深省,耐人寻味——你觉
【7评论】【14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