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复盘是快速进步的秘诀

新梅评小说 2025-03-26 23:17:25
找一个喜欢的角落,拿出一个本子一支笔,和自己聊聊。 写下当下的思考、情绪,还有那些一闪而过,随时都有可能与我们不辞而别的灵感火花。 不用管句子是否通顺,不需要去评价是非对错,更不用想着去展示。 写下来就好,这是一个与自己对话的树洞,它只属于我们自己。 · 以前的我每天忙碌,可除了满身疲惫,并未留下太多。 在《曾国藩传[搜索高亮]》,看到曾国藩写日课,觉得他真棒。 我也去效仿,可日课内容不少,压力好大。 后来,我试过写日记。结果写成了流水账,看着它就烦。 倒是这种随手记的文字,不用每天都写,而是想要与自己对话时才写。正如《子弹笔记》说的那样,空白本身也有意义。 · 凌乱地写下自己想要说的话,哪怕以后的自己,看不懂当时写的内容也没关系——它不是给未来的我们看的,而是让当下的我们舒心。 · 创造了一个与自己对话的树洞后,很多事都发生了变化。 知道自己的时间花在哪里,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不轻易吐槽“时间不够用”。 会为忽如其来的小灵感而感到欣喜,还会把一些小惊喜放进生活里。 尤其是,有时候,答案就藏在问题里,写出问题,答案也会顺着思考,浮出水面,让我不再烦心。 · 在这个过程中,我持续阅读。 输入不是为了更好地输出,而是为了更好地思考。 同样的,记录当下也一样。 好玩的是,当我一边记录一边阅读,反而对书中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从今年1月起,我在阅读传播学书籍,我写下的日常思考里,有很多内容与自媒体有关,于是我调整了账号运营的方向。 前段时间,另一个号出了2.3万阅读量的文呢。 · 看书时,我还惊喜地发现,这种写作方法叫做“表达性写作疗法”,通过非结构性的写作,把坏情绪留在纸上,从而缓解压力,重建认知。 · 而当我们看见自己的成长时,也会减少很多的焦虑和内耗。 · 如果你也想开始记录,但不喜欢用纸笔,也可以考虑笔记软件哈。

0 阅读:0